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精衛填海神話故事作文150個字(精選5篇)
精衛填海神話故事作文150個字 第一篇
精衛填海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īng wèi tián hǎi
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后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是古人頌揚善良愿望和鍥而不舍精神的神話故事。
出處:《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傳說,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炎帝十分喜歡她。一天,她走出小村,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趴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女娃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壞了,欺負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女娃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女娃面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么人?竟敢來管我!”女娃說:“龍王的兒子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是神農的女兒呢,以后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干。”
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后少管小爺的閑事。”說著動手就打。女娃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并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
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女娃當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
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女娃,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過些天,女娃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現了。他游過來,對女娃說:那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
女娃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么錯。”
龍王的兒子見女娃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女娃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了,永遠不回來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靈變化做了一只小鳥,名叫“精衛”。精衛長著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大小有點象烏鴉,住在北方的發鳩山。她被悲恨無情的海濤毀滅了自己,又想到別人也可能會被奪走年輕的生命,因此不斷地從西山銜來一條條小樹枝、一顆顆小石頭,丟進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基于不同的研究視角,人們把“精衛填海”神話歸于不同的神話類型。顯然“精衛填海”神話屬于典型的變形神話,且屬于變形神話中的“死后托生”神話,即將靈魂托付給現實存在的一種物質。不僅如此‘精衛填海”還屬于復仇神話,女娃生前與大海無冤無仇,但是卻不慎溺水身亡,如此與大海結下仇恨,化身為鳥終身進行填海的復仇事業。
有研究者認為:“中國上古神話中記錄了很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其中的意外讓今人看到了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無能為力,同時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女娃的死就是一種因事故而亡,展現出了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強大。著名作家茅盾則認為:“精衛與刑天是屬于同型的神話,都是描寫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這是屬于道德意識的鳥獸神話。
精衛填海100字
傳說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女娃,有一天駕駛一葉輕舟東游大海,不幸小船被東海突起的風浪打翻,女娃被大海吞噬.但她不甘心被水淹死,她的精靈變成一只美麗、勇敢的小鳥,她飛翔時總叫著“精衛!精衛!”所以她被叫成“精衛”.
精衛住在發鳩山上,一心要填平可恨的東海,每天從西山銜一枝樹枝或一顆小石子投入東海.大海嘲笑說:“小鳥兒,就算你干上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精衛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就算干到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干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將你填平.”從此,精衛更加不停息地往返,把西山樹枝和石頭銜投東海.
“精衛填海”比喻堅毅不拔,不畏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女媧補天故事100字還有精衛填海(100字)
女媧補天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水神共工造反,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被祝融打敗了,他氣得用頭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人類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精衛填海說的是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的鳥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經》記述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精衛.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
精衛填海的故事50字
精衛到東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靈化作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后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精衛填海故事詳情如下: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發鳩山,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柘樹。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著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精衛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游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精衛填海神話故事作文150個字 第二篇
三萬年之后精衛變成了機械精衛鳥力氣變大了。它來到了海邊對海說:“我終于可以報仇了!”
海說:“別得意忘形想填平我沒門!”
精衛說:“我要送你到老家——太空!”
海說:“什什么?!哈哈哈哈……”
精衛說:“我用超級生物波把臭氧層弄破把你吸入太空你玩完了!”
海瞧不起地說:“開始吧!”
精衛用超級生物波把海變成山形的水山。
海說:“你吸呀!”
大海源源不斷地流到太空。
三天之后……
天上下起了狂雨海又回來了。海水從精衛的頭上澆灌下來機械精衛生銹了。
海說:“你才玩完了呢。希望你下輩子變成水鳥!再不會被淹死了。”
精衛填海神話故事作文150個字 第三篇
炎帝有個小女兒,名字叫作女娃。女娃天天閑著沒有事,就想去東海玩,于是說去就去。
女娃到了東海,發現那里有許多可以玩的,女娃一會兒捕魚、一會兒玩沙子,一會兒劃小船。女娃在捕魚的時候不知道什么時候下起了暴雨。女娃剛想上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上不來,因為下雨的時候水壓可以把人壓下去,最終大海把女娃給淹沒。
女娃死后化作一只不死鳥,叫作精衛。精衛為了不讓后代被大海淹沒,于是精衛就每天用西山的石頭和木頭來填海。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其中東海還嘲笑他說:“我是那么寬廣,你是那么渺小,你不可能把我填滿的。”精衛沒有理它,繼續銜西山的木頭和石頭。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精衛還應該在填東海呢!
精衛填海神話故事作文150個字 第四篇
假期里我讀了《精衛填海》這個神話故事。
這個神話故事講的就是:在古時候有一位皇帝的女兒,叫精衛。她在海邊玩耍的時候不留意掉入海里,被大海奪走了她的生命,但就是她不甘心大海奪走她的生命,氣魄化為一只小鳥。小鳥天天對著大海發泄自我的氣憤和不甘。它望著大海立誓要填平大海。不再讓無辜的人們被它奪走生命。每一天,這支被人們稱為精衛的小鳥叼著石子,樹枝,鍥而不舍的開始了她的填海工程。
無邊的大海就是不能這樣填平的,但就是鍥而不舍的精神,卻就是每一個有志的人要學習的信念。我認為我不需要學習精衛這種行為,但要學習這種為了理想,堅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精衛填海神話故事作文150個字 第五篇
神話的起源
中國古代神話出現的客觀根源是上古人民的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
上古人民的現實生活首先是生產勞動,因為生產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也是上古神話出現的第一個根源。
其次是生育繁殖,生育繁殖是整個人類生活的又一個基本條件,也是上古神話出現的又一個根源。再次是社會斗爭,人類社會充滿了各種斗爭,包括人類與大自然的斗爭。所有這些都共同維系著人類的生存,促進著人類的發展與繁衍。
上古人民所處時代及其生活現實產生了上古神話,也決定了上古神話的性質具有不自覺的藝術性。
決定了上古神話的內容是當時人們的全部社會生活;上古人民在與自然斗爭中所表現的偉大精神,決定了上古神話的繁富多采及上古神話的崇高美。
神話故事精衛填海130字
《山海經》記述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精衛。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晉代詩人陶淵明寫詩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后來人們常用“精衛填海”這句成語,比喻按既定的目標堅毅不拔地奮斗到底。
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
精衛本來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是個沒成年的小姑娘。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這個小姑娘,大伙兒都叫她“女娃”。
炎帝不但管太陽,還管五谷和藥材,因此,他的另外一個名字叫“神農”。有時候,人們把他的兩個名字連起來,叫他“神農炎帝”。神農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東海去指揮太陽升起,一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
女娃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她常常穿著一雙小紅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頭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田野里看著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高高興興地沐浴著陽光,欣賞著周圍的一片生機。
萬物在陽光下生長,鳥獸在陽光下歡騰,她感到很自豪,因為大地的光明和溫暖是她爸爸帶來的。有時候,她跑到東海邊上去看日出,當她看到霞光萬道、光芒四射,一輪紅日從海面上跳出來的時候,她喜歡極了。
因此很想去看看東海以外太陽升起的地方。可是,女娃太小,炎帝不能帶她去。因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在東海以外幾億萬里的“歸墟”,那地方很熱很熱,小孩子受不了。女娃老是因為這件事生氣。神秘的歸墟太吸引人了。
有一次,她不聽話,等爸爸走了以后,自己跳到東海里向歸墟游去。游啊,游啊,起先她很快活,游得很起勁。后來越游越遠,不料,一陣風浪襲來,把女娃吞沒了。女娃沉入了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可是,女娃的精魂沒有死,她恨海中的惡浪,她的精靈化作小鳥,頭上的野花化作腦門的花紋,腳上的小紅鞋變成了紅爪,她發誓要填沒東海!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精衛就和海燕結成配偶,繁衍后代,讓自己的精神世世代代流傳下去,以繼續填海的事業,直到把大海填平為止。
精衛和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的就像精衛,雄的就像海燕。精衛鳥一刻不停地從西山銜來石子和樹枝,往東海扔。早也扔,晚也扔,今天也扔,明天也扔,即使遇到狂風暴雨,它也在風雨中穿行。
有時候,它離水面太近了,海上的惡浪又一次把它吞沒,可是,它仍然不罷休,還有新的精衛鳥繼續來填海。精衛填海的事驚動了天神。水神共工很佩服精衛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沖進大海,把海水都攪黃了。于是,人們把東海北部發黃的海域叫做“黃海”。
當大海發覺自己真有被填平的危險時,趕緊采取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邊,泥沙在岸邊沉淀下來,就形成了海涂。海涂厚了、大了,人們就把它匡圍起來,改造成良田。
人們忘不了這片土地是精衛填海而來的,就教育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要愛鳥、護鳥,學習精衛精神,矢志不渝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去奮力拼搏。
成語:精衛填海
讀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出處:《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譯文:炎帝的小女名叫女娃,女娃在東海玩耍時沉溺于海中,變為了精衛鳥。精衛鳥因自己是被淹死于海中所以每天都去西邊山上銜來石塊,投于東海之中要想把海填平。
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后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近義詞:矢志不移 移山倒海 愚公移山 堅韌不拔
反義詞:虎頭蛇尾 有頭無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