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精選5篇)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篇一)
立意確定:
1、時代大有可為,青年要有作為。每個時代都給了青年有所作為的機遇,為青年提供了可為的空間,當代青年更要抓住機遇,勇敢作為。
2、堅信可為才能建立夢想,堅持可為才能實現夢想。堅信可為可以幫助青年建立遠大夢想,有了夢想之后,更加需要通過實踐去實現夢想。
3、傳承優秀精神,激揚青春夢想。當代青年可以向優秀前輩學習,如xxx、方志敏等,吸收過去的先進文化和偉大精神,從而樹立遠大目標,實現自己的青春價值。
技巧運用:
1、議論文可采用“總—分—總”結構布局,使文章脈絡清晰,也不容易偏題。
2、可以學會化用歌詞、詩句、名人名言等,既能增加文章色彩,又能精準表達自己的論點。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篇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島上,有很多綠海龜孵化小龜的沙穴。一天黃昏,一只幼龜探頭探腦地爬出來。一只老鷹直沖下來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發現了它,連忙跑過去趕走老鷹,護著小龜爬進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龜魚貫而出——原來,先出來的那幼龜是個“偵查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縮回去,現在它安全到達大海,錯誤的信息使幼龜們爭先恐后地爬到毫無遮擋的海灘。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時機的老鷹又飛回來了,其它老鷹也跟過來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 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做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篇三)
一個印記鮮明的巴掌,一個愛意滿滿的吻,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牽動著無數中國考生的心。于此,筆者深有感觸的同時不禁嘆惋,何苦系一家之憂樂于區區之分數?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數論”,且讓孩子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的口號雖喊得震天響,但長久以來家長以及學校仍難逃“分數至上”觀念的桎梏。且說100分與98分有何顯著差別?區區兩分便能評定孩子素質高下嗎?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在不合情理。再看那從55分進步到61分,鼓勵與表揚理所應當,然而孩子若拼盡全力考得55分家長也不應苛責,分數與素質間從來沒有天然的等號,切莫受“分數決定論”的蠱惑。
應試教育下,考試成為孩童快樂成長的負擔,壓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長的陽光。“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流傳多年的戲言折射出中國兒童的現狀,來自考試的壓力讓孩子逐步犧牲掉娛樂時間,緊盯著試卷上鮮紅的分數,千方百計的爭論分數,而來自家長的壓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補習班、奧賽班、堆積成山的輔導書……在“分數至上”的大環境下,兒童不得不壓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繼地坐在書桌前刷題。反觀國外,歐美從不以分數作為評定高下的標準,主張順應兒童天性,鼓勵孩子發展個人興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讓他自由發展,健康成長。不以分數論成敗,還孩童以快樂童年,此當今之急也。
當分數成了風向標,學習目的偏離了求知的本質,也削弱了孩子的創造能力。錢學森曾問到:“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創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國考生,汲汲于分數,則必將標準答案奉為圭臬。以分數為學習的終極目標,必會削弱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卻鮮少跳出標準答案的桎梏、審視、質疑答案,也難怪中國缺乏創新型人才了。不如將灼灼目光從分數上移開,關注點放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精神上,那創新型社會、中華之復興可計日而得矣。
誠然,從中國現狀來看,考試仍是選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徑,但“唯分數論”之弊甚多矣,我們是不是可以逐漸消去一昧追求分數的功利之心,而漸漸以更多元的角度評價兒童?
蔡元培曾說:“若想有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欲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從現在、從身邊做起,拒以分數論成敗,還孩子健康成長之藍天。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篇四)
“詩歌只與詩人有關的想法是反詩歌的。”馬爾克斯如是說。尤其到了革命時,藝術的種子似乎滿戰場撒播。猶記得鏗鏘的《馬賽曲》響徹巴黎,《自由引導人民》的畫作擎起戰旗,然而法國國歌作曲詞者魯熱,不過是個上尉,甚至在戰爭的后程抵觸革命,像個懦夫一樣度完余生;畫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國革命的種子”,自信勇敢,連素描的筆觸都不愿收斂,作品的格調趣味驚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確是云泥之別,可見藝術,從不是人品忠實的鏡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傳,必有其的批判標準。肥沃的黑土,美麗的紅壤乃至貧瘠的黃泥,因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長出哺育人性的大麥、稻谷與青稞。
作品的格調趣味未必與人品一致,卻一定與內心的追求吻合,國家危亡之時,懦夫魯熱的筆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國的兒子!”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與人計較、抬杠的牛頓才俯首為真理海邊拾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絕,語帶機鋒;書法的恣意中,好順手偷人字畫的米芾瀟灑揮毫,盡是大家之風。
因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與美,作品才被稱為藝術,而追求,從來不由人品決定,忠實于內心的藝術家當然可以字如其人,言為心聲,而被生活的茍且壓彎了腰,被人性的陰暗絆住了腳,依然追求著正直與光明,不正是藝術烈痛苦的詩意嗎?
藝術家一生都在難以實現的格調與人品的一致中掙扎,而他們因為同樣高尚的追求覓得一致的歸途。
我雖然知道這條路難找也難走,但也愿南轅北轍。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讓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攜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歸途。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篇五)
饒美紅(杭州市建蘭中學)
被比作鯤鵬的人才們從各行各業展翼,直擊長空。這是建國七十余年結出之碩果,也是疫情漫漫長夜后晶瑩向陽的晨露。
回顧作文題目所提及的行業,飛行員、工匠、科技研究團隊,他們是大國的底氣,也是大國的浪漫。這也提醒著我們,國家仍處在追趕者的地位,年輕人仍在拼搏奮斗的前線,尚不能醉倒在無休之西湖歌舞中。
張新強(溫州市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
從材料來看,概說“新時代浙xxx年,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開拓創新”,和后面所舉的95后姑娘徐楓燦、90后青年工人楊杰、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團隊等,以及“……”所代表的更多的事例,說明無論你未來發展的定位是什么,都可以有話可講。這道作文題所涉及的其實是一個同學們耳熟能詳的話題——“生涯規劃”,這個生涯規劃,既要與你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相一致,更要與浙江的未來乃至中華民族的未來相同步。審題的難度不大,但要寫得精彩,寫出高度,那就與考生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水平有密切的關系了。
如果要論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題還有什么“浙江元素”的話,與全國卷相比,題后那條“不得寫成詩歌”的要求,算是給作文題留下的一個“浙江印記”吧,但毫無疑問,2023年我省學生語文實行全國統一試卷后,這條“尾巴”也會隨之消逝。
蔡筱慧(溫州第二高級中學高級教師)
恰逢這是浙江省最后一年自主命題,抓住這個機會發揮浙江特色,實現與全國卷的完美接軌成了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向。考生在審題上不存在太大問題,但是想要寫出一篇有深度的、有思想的文章確屬不易。
第一,考生要“讀懂”命題材料的內容,抓住材料主要內容來立意。
第二,考生要“讀清”材料,利用材料資源來構思。
一定要抓住“人才”“創新”這兩個關鍵詞,書寫作為一名浙xxx年,未來將如何通過創新科技成為人才。這樣寫在思考上比常規的要深入一些。
浙江卷已經成為過去式,關注的意義并不大,對于高一高二的考生來說,更應關注的是全國卷,相對浙江高考的作文,全國高考作文在審題上會容易一些,它更關注時代,關注國家時事。但是想要文章出彩,并得到高分也不是太容易,考生除了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之外,在文章結構上還需要有巧妙的設計,這樣才有可能獲得高分,因此從現在開始,需要有針對性地練習。
新高考以來浙江歷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2021年
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全國I卷:材料作文,以人的理想自己命題寫一篇議論文
全國II卷:論理想與家國情懷
全國III卷:根據一段給定的材料進行寫作,作文題目為《可為與有為》
2020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2019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里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2018年
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
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
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2017年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注意】①題目自擬。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今年是浙江省高考語文自主命題的最后一年,不難看出,題目中蘊含了對浙江新一代青年人才的殷切期望,浙江乃至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與他們的前進軌跡是分不開的。2022年高考是“雙減”政策發布之后的首次高考,除了浙江卷外,其他卷試題也在強調深化基礎,充分釋放服務“雙減”改革的鮮明信號。可見今后的高考,全國試卷將逐漸統一化,并逐步引導教學依據課標授課,引導減少“機械刷題”,向“雙減”改革靠攏,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 上一篇:孝道作文(精選6篇)
- 下一篇:地震作文(精選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