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伏龍風景作文(精選5篇)
伏龍風景作文 第一篇
今天,天氣格外晴朗,太陽高高地掛在天空中,涼爽的秋風輕輕地吹著,我們準備去爬山。
我們準備好相機和一些零食就出發了,我們來到山腳下,開始登山了,我們一起往前走著,一路都是美麗的風景,我們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吃著可口的零食,真是舒服極了。
看,那柔和的陽光斜掛在蒼翠的樹枝上,顯得那么安靜,各種各樣的樹上,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歡迎我們。遠處,太陽照耀在前面的那條小河上,一片金光閃閃,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再遠的地方就云霧繚繞了,就像是茫茫的大海。
秋天的山上,到處都是野果,那些野果子藏在樹葉里,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不讓我們看見它們,我還看見了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伸展著小葉子,襯托著那些野果子,真是美麗。
我們爬上了山頂后,迎著涼爽的風,踏著平整的水泥路,我們來到了伏龍禪寺,走進寺里,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金光閃閃的佛祖,顯得那樣的莊嚴而端詳,旁邊還有許多的佛祖,有的披著金黃色的衣衫,有的拿著自己的兵器,威風凜凜,我們買了柱香,虔誠叩拜,拜完了佛祖,我們就下山了。
今天,我們玩得非常開心。
伏龍風景作文 第二篇
今天是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好天氣,也是個郊游的好日子。一早我們就準備去伏龍山。
來到伏龍山山腳,車子盤曲而上,那一棵棵生機勃勃的大樹筆直地站在路的兩旁,仿佛是伏龍山的守護者。來到山頂,放眼向下望去,不遠處就是那遼闊無際的大海,在那迷霧之中,還看到海上有不少小島,近處川流不息的車輛像一只只螞蟻在搬東西,那一座座房子看起來就像是積木搭建而成的。眼前呈現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面,真是讓人心曠神怡。那里還有一片綠草如茵的大草坪,躺在那個草坪上,那金燦燦的陽光就猶如一條溫暖的被子,帶給你溫暖,感覺舒服極了,絕對不亞于家里的席夢絲床。當我正躺華考范文在草坪上享受那美好時光的'時候,天空中出現了一個滑翔傘,上面還載著一個人,原來有人在玩滑翔傘,在山崖一頭又有人要起飛了,只見他順著風把滑翔傘打開,好家伙,打開的滑翔傘差不多有十來米長,下面還有十多根線,組成一個象雨傘一樣的滑翔傘。他先退到大約十米后的草坪,接著又開始慢跑,當跑到懸崖時縱身一跳,就在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中慢悠悠地飄來飄去。我們吃著從家里帶來的零食,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真是一種享受啊!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太陽下山了,我們也要回家了,在車子上我還依依不舍地回頭望望被拋在后面的伏龍山。心想:我一定會回來的——伏龍山!
伏龍風景作文 第三篇
今天清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伏龍山。
伏龍山坐落在慈溪市龍山鎮,因形似巨龍赴海而得名,海拔僅282米,卻是三北平原上許多靠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現因灘涂向外延伸而成為平原孤丘。
汽車沿著崎嶇的公路盤山而上,公路兩旁樹木郁郁蔥蔥、樹下的草叢中點綴著五彩斑斕的花兒,一派生機勃勃。來到山頂,在一塊刻著“東海佛國”的巨石旁下了車,我拿起手機,拍下景觀介紹和景觀導游圖,當仁不讓地當起了“導游”;而爸爸媽媽跟在我的身后當起了“游客”。
拾階而上,茂密的樹林、花兒的芳香、小草的清新、鳥兒的鳴唱與我們一路相伴。首先我們來到了“千丈巖”。它是一處高達200多米的懸崖絕壁,從側面看去崖壁呈黃褐色,上面鮮有綠植,光禿禿的。崖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各種顏色交織在一起。遠處便是一望無垠的.大海了,有四、五艘漁船在近海捕魚作業,希望他們能滿載而歸。而我們站立的腳下隱藏著一座唐末明州刺史黃晟所始建的“刺史橋”。它是由塊石壘疊而成的石拱橋,拱洞下溪水潺潺流淌著,斑駁的古橋仿佛在跟我們訴說著千年的風雨。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蓮花池”。蓮花池并不是它的形狀像蓮花,也不是里面有蓮花。民間流傳數百年而不衰的《安知縣除蛇妖》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蓮花池”由此得名。安知縣和蛇妖斗智斗勇,驚心動魄,最后除掉蛇妖。民間傳說在媽媽口里娓娓道來,而我們也來到了蛇妖最后喪命之處—“蛇打滾”,那是一塊方圓五十米呈圓形的空地,上面寸草不生,而四周卻是郁郁蔥蔥的樹木,顯得十分特別。我眼前仿佛出現了蛇妖在這里痛苦地劇烈翻滾,做著垂死掙扎,最后把這里變得如此的荒涼。在這塊空地正中處三個小洞一字排開,中間那個是正圓形的,兩旁呈橢圓形,這里便是傳說中的“掏米洞”,那個每天在這里掏米的小沙彌,似乎又跪在這里,雙手不停地在圓洞里掏米。最后我們來到了有1200多年歷史的浙東名剎—“伏龍禪寺”,黃墻琉璃頂的寺廟宏偉壯觀,讓人心生敬畏。
兩個多小時后,我的伏龍山之旅也結束了,汽車盤山而下,我的心里久久無法平靜,為眼前的美景,為精彩的民間傳說,為勤勞勇敢、充滿智慧的人民,而我也為是其中的一員而驕傲。
伏龍風景作文 第四篇
清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伏龍山。
汽車沿著崎嶇的公路盤山而上,公路兩旁樹木郁郁蔥蔥、樹下的草叢中點綴著五彩斑斕的花兒,一派生機勃勃。來到山頂,在一塊刻著“東海佛國”的巨石旁下了車,我拿起手機,拍下景觀介紹和景觀導游圖,當仁不讓地當起了“導游”;而爸爸媽媽跟在我的身后當起了“游客”。
拾階而上,茂密的樹林、花兒的芳香、小草的清新、鳥兒的鳴唱與我們一路相伴。首先我們來到了“千丈巖”。它是一處高達200多米的懸崖絕壁,從側面看去崖壁呈黃褐色,上面鮮有綠植,光禿禿的。崖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各種顏色交織在一起。遠處便是一望無垠的大海了,有四、五艘漁船在近海捕魚作業,而我們此刻站立的腳下隱藏著一座唐末明州刺史黃晟所始建的“刺史橋”。它是由塊石壘疊而成的石拱橋,拱洞下溪水潺潺流淌著,斑駁的古橋仿佛在跟我們訴說著千年的風雨。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蓮花池”。蓮花池并不是它的形狀像蓮花,也不是里面有蓮花。民間流傳數百年而不衰的《安知縣除蛇妖》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蓮花池”由此得名。安知縣和蛇妖斗智斗勇,驚心動魄,最后除掉蛇妖。民間傳說在媽媽口里娓娓道來,而我們也來到了蛇妖最后喪命之處—“蛇打滾”,那是一塊方圓五十米呈圓形的空地,上面寸草不生,而四周卻是郁郁蔥蔥的樹木,顯得十分特別。我眼前仿佛出現了蛇妖在這里痛苦地劇烈翻滾,做著垂死掙扎,最后把這里變得如此的荒涼。
最后我們來到了有1200多年歷史的浙東名剎—“伏龍禪寺”,黃墻琉璃頂的寺廟宏偉壯觀,讓人心生敬畏。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沒能進寺院里參觀,卻聽到了師傅們早課誦經聲,他們也一定在為我們祖國祈福,愿疫情早早結束,國泰民安!
兩個多小時后,我的伏龍山之旅也結束了,汽車盤山而下,我的心里久久無法平靜,為眼前的美景,為精彩的民間傳說,為勤勞勇敢、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而我也為是其中的一員而深感驕傲!
伏龍風景作文 第五篇
伏龍山因為象巨龍赴海而得,海拔282公尺,是三北平原上諸多瀕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據說“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的民間傳說就發生在這里.山上有較為著名的“八景”,分別是竹、塢、煙、云、管、江、潮、汐.這八景中,唯有管景最為獨特,原來伏龍山草木豐茂,牧童每每跨在牛背上吹著竹笛上山放牧,這管景便從此而出,叫做“橫玉叫天”。
伏龍山的一處景物最令我難忘.她在伏龍山東面約三五里地方,那有一座小山,狀如猛虎臥地,故名蹲虎山。在伏龍山和蹲虎山之間的平曠地段建有一座土城,那便是在明代抗擊倭寇中有過赫赫戰功的龍山所。城雖不高,但十分規整.從城中心到四方城墻距離均為240丈.四周風光鐘靈秀,地形得天獨厚.
另外,伏龍山的東側、千丈巖北側的山腰,有一座由歷代文人以山水、宗教題材為內容的摩崖石刻露天展覽館。它和懸崖絕壁、觸手可及的云霄,四周的天籟以及不遠處風雷般轟鳴的滄海怒濤,構成一種蒼茫而深邃的境界。伏龍山石刻位于伏龍山東側、千丈巖北側的山腰,從東往西長約50米,是一座由歷代文人以山水、宗教題材為內容的摩崖石刻露天展覽館。它和懸崖絕壁、觸手可及的云霄,四周的天籟以及不遠處風雷般轟鳴的滄海怒濤,構成一種蒼茫而深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