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精選30篇)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一篇
哇!哇!烤糊啦!救命啊,著火啦!教室傳來一陣陣尖叫聲。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別急,讓我跟你慢慢道來。
上課了,彩虹老師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張黃色信封,在同學們面前晃了又晃,面帶微笑地說道:我這有一封信,是給班上的某一位同學的。說完,彩虹老師又在每位同學面前神秘地晃了兩下。哼!里面不會什么都沒有吧?再說了,彩虹老師肯定不會給我的。我在心里小聲嘀咕著。同學們在心里面的猜測各種各樣。有的說,肯定是彩虹老師寫給自己的;有的說,里面應該是隱形字;還有的
停!彩虹老師讓同學們停止討論。不緊不慢地打開信封,后面的一幕讓同學們大吃一驚。你們猜,怎么著?里面的信紙是空白的,再看看反面,也是一片白茫茫的,什么字都沒有。我心想想:字會不會是隱形的吧
正當我好奇之時,只見彩虹老師擺平那張紙,接著拿出打火機和一根蠟燭,點燃蠟燭,小心翼翼地在紙下左右快速地搖晃。過了好久,紙上終于出現了一個小黃點,隱隱約約地出現一個彩字。哇,好神奇,真的有字,真的有字出現了。我激動極了。又過了好久,呀!彩虹老師把紙烤了一個洞。可是我心急如焚,我好擔心啊!彩虹老師急忙換了一個姿勢,繼續在紙下用蠟燭烤。這次彩虹老師加快速度了。又過了很久,紙上出現了字:彩虹老師是個膽小鬼!哈哈!彩虹老師居然自爆缺點。出乎我的意料呀!
你們知道這封神秘的信是怎么做的嗎?原來只需要一點檸檬汁在紙上寫字,然后等待風干,寫上的字就會像施了魔法一樣消失了!怎么樣,你想不想嘗試一下?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篇
聽說一根筷子可以提起一個裝滿米的礦泉水瓶子。有那么神奇嗎?我今天想做個實驗。
首先我從家里的米盒子拿了一些米出來,放到我早已準備好的礦泉水瓶子里,接著我拿出一根細長細長的筷子,小心翼翼的把筷子插進米里面,想看看能不能提起來,結果失敗了,我又試了好多次還是沒有成功。
當我正準備放棄的時候,我仔細想了想,是不是我哪一步沒有做,才會失敗,我不想自己做一個輕易放棄的人,于是我又接著做實驗。
我再次拿出筷子,在大米里面來回摩擦,還不停的在米里面打轉,我的速度有像陀螺旋轉的速度一樣快。之后我用手用力的把筷子再次壓進米里面,停頓幾秒之后,我像許愿一樣心里默念:“成功,一定要成功!”由于我一直堅持,終于迎來了成功的那一刻,我興奮的一蹦三尺高,我拿著筷子怎么搖晃礦泉水瓶子都不會掉下來,太神奇了!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三篇
多彩的寒假過后,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因為我們是畢業班,所以在新學期的第二周我們進行了緊張的學習。在四門主要課程中,科學是最有趣的。
科學實驗經常給我們帶來許多驚人的發現。周四,科學老師讓我們為第二天的實驗帶一些實驗材料。
我和周分工合作。我帶了淀粉,他帶了碘。聽張老師的描述,往淀粉里滴一滴碘會產生一系列反應:淀粉和碘會一起溶解,變成藍色。老師還沒說完,我們兩個就準備好了。
最后,是我們嘗試的時候了。我在塑料袋上倒了很多面粉。周打開瓶蓋,滴了一滴碘酒。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滴碘看起來像一個淘氣的小精靈,從淀粉“山”的頂部滑下來,拒絕溶解在粉末堆里。
我們倆都很困惑。我們怎么能與其他小組的測試結果不同呢?所以我們又做了一次實驗,結果一次又一次都一樣,但是沒有溶解。失敗后,我忍不住問他,“這是你帶來的碘嗎?”經過確認,確實是碘。這讓我們更加困惑,所以我們邀請了張老師,他讓我們再做一次,或者說是這樣。張老師拿著周的那瓶碘酒,端詳了一會兒,對我們說:“這瓶碘酒過期了。”
我們很驚訝,拿起瓶子仔細看了看。已經過期了。難怪碘滴到淀粉里時不會溶解。我們不得不從其他小組那里借幾滴碘,然后把它們滴在面粉上。真的很奇怪。面粉立即溶解,逐漸變成一種新的藍色物質。
經過幾次測試,我們還發現碘可以用來檢查各種食物是否含有淀粉。許多常見的食物,如土豆、土豆、玉米和其他蔬菜含有淀粉,而蔬菜、洋蔥、胡蘿卜和其他蔬菜不含面粉。
科學實驗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收獲,實驗過程也很有趣。新發現給我們帶來新的樂趣!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四篇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本書,有個小實驗我挺感興趣的。就決定自己去做一做。
我準備了一個蘋果,兩個碗,其中的一個是裝了鹽水的碗。我先用小刀把蘋果皮削下來,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一半放在空碗里,另一半放進鹽水里。
大約過了兩分鐘,我看了看兩個碗里的蘋果。空碗里的蘋果已經開始變得有點淺褐色了;而鹽水里的蘋果卻還是原來的顏色。如果讓它們放置的時間再長一點兒又會怎樣呢?
又過了十分鐘,我再去看蘋果。發現空碗里的蘋果已經完全變成茶色了,像換上了一件生銹的衣服;而泡在鹽水里的蘋果仍然跟原來一樣,什么變化都沒有。
我做的實驗果然跟書上描述的一樣。在空氣中的蘋果之所以會變色,是因為蘋果含有酚類化合物,這種物質接觸到空氣就會氧化,導致蘋果變色。而鹽可以防止蘋果氧化,所以就不會變色了。
這個小實驗真有趣,讓我又掌握了一個科學知識!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五篇
今天,我做了一個小實驗---摩擦起電。實驗需要準備一把塑料尺子、一張紙和一把剪刀。
我先用剪刀把紙剪成比較小的紙屑,把這些紙屑放在桌子上,接著把塑料尺子放在頭發上摩擦一會兒,因為過于興奮用力有點猛,感覺頭皮都有點麻木了,最后迅速將摩擦過的塑料尺子靠近紙屑。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心里既緊張又期待,終于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紙屑都爭先恐后奔向塑料尺子,粘在了上面。有的像跳高一樣,跳一下就下來了;有的在上面停留了兩三秒,就像雪花一樣緩緩飄落下來;還有的好像留戀高處的、風景似的,干脆不下來了。看著這些小紙屑,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為什么經過摩擦后的塑料尺子能吸引紙屑?因為摩擦后的塑料尺子產生了一種電,叫靜電。因為靜電,塑料尺子才能吸起紙屑。
這個小實驗真是太有趣了!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六篇
午時的科學課上,教師笑盈盈地走上了講臺。她用清脆的聲音說:“同學們,今日我們來做一個高錳酸鉀在水中溶解的實驗。”說著,她便發給每組一個很多杯、一個小量杯、一小瓶紫黑的亮晶晶的高錳酸鉀。
實驗開始了,我拿了一把小勺,盛起一點高錳酸鉀,細心翼翼地拿到量杯杯口,輕輕抖了兩下,高錳酸鉀便掉入水中。霎那間,一絲絲的紫紅色從高錳酸鉀的“身上”漂了出來,像綢帶一樣在水中輕盈的舞動。我又用攪拌棒伸到杯里,來回攪拌,慢慢的,杯里的水變得紫紅紫紅的,漂亮極了,同學們都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這時,教師走過來,對我們說,“高錳酸鉀是能夠溶解在水中的。可是,做實驗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沾到手上,否則,手上的皮膚會潰爛的。”我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看來,科學不光趣味,并且有些實驗還存在一些危險性,做實驗的時候可必須要細心哦!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七篇
一天放學,我和同學在學校里打乒乓球。打到激烈的時候,球飛了出去,撿球時,同學一不小心,一腳把球踩扁了。我心想:今天乒乓球是打不成了,回家還得重新再買個乒乓球。但又一想,爸爸媽媽不是說把扁的乒乓球放在水里,乒乓球就會變回原樣嗎?說干就干。我找來了一個杯子,放了些自來水,把乒乓球放了進去。過了一會,乒乓球還沒變回原樣。我又一點一點地加水溫,加到滾燙滾燙的時候,乒乓球終于變回了原樣。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一回到家,就馬上去問媽媽,媽媽說:“你加熱水泡乒乓球,乒乓球內的空氣會受熱膨脹,乒乓球當然就變回了原樣,而你加自來水不會變回原樣,是因為自來水是冷的,乒乓球內的空氣不會膨脹,所以乒乓球當然就不會變回原樣。”噢,原來是這樣。我聽了連連點頭。
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我舉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好奇的心,向科學家一樣去探索這美妙的世界。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八篇
前幾天,科學曹教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小實驗,詹教師叫我們寫一篇作文。為了更好地觀察實驗,我決定重新做一遍。
星期六,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和母親一起去買蘇打粉。我們走了很多店都有沒找到有賣蘇打粉的,最后我們在菜場買到了蘇打粉,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一到家,我就把蘇打粉放在桌上,然后馬上沖到廚房,向外婆要了白醋,想也沒想,就準備開始下面的步驟。可是母親提醒我要看著書做。于是我把書拿過來,快速地看了一遍,就開始做了。我先倒了三勺白醋,然后,再倒一勺蘇打粉,只聽見“嗤--嗤”的聲音,好像肉放進油鍋里的聲音。一眨眼的功夫,清澈的白醋馬上變成牛奶一樣的白色,立刻又變得很渾濁,而且這個液體越來越高,冒出了像肥皂泡一樣的氣泡,氣泡越來越大。這時,我死死地用手蒙住玻璃杯口。慢慢的,液體開始下降,渾濁的液體變清澈了。這時我點燃一根火柴,放進杯口。當火柴放進杯口三厘米左右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火熄滅了!我想這是因為白醋和蘇打粉混合產生的二氧化碳的緣故吧。
實驗做完了,我突然看見,杯底還有一塊一元大小的沉淀物,它還不停地冒氣泡呢!從上面看下去,像旋渦,從側面看,冒出的氣泡像一股龍卷風。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九篇
教師讓我們上課時每人帶一顆胖大海,我想:這東西不是中藥嗎?教師不會生病了吧?我家也沒有胖大海啊,還是去作文班之后再說吧。
第二天,我去了作文班,問了問同學才明白原先是要做實驗。上課了,教師給我們每人發了胖大海和杯子。開始了,我們把胖大海放入杯子中,教師在杯子里倒入開水,我們的眼睛死死地盯著胖大海。
“發生變化了!發生變化了!”“真的!”王皓軒興奮地說。確實,胖大海變大了,成了游泳高手嘍。我激動地說,“胖大海變化可真大!”一會兒,我們的胖大海就快占滿杯子了,水也變黃了。這時,教師說:“水有點黃,是能夠喝的。”我們聽了半信半疑地輪流喝,到我的時候,我先用舌頭沾了一點,覺得很好喝,又喝了一口,還夾了一點點胖大海,吃進嘴里,藥味好濃,我想吐,可是教師說能治病,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咽了下去。
這次實驗可真趣味,我期望我的知識也像胖大海一樣擁有膨脹力。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篇
記得有一次,崔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科學課,如何用電池讓小燈泡亮起來,于是我回家就做了這個實驗。
我先找了一根鐵絲,然后找了兩個有電的電池,最后找了個小燈泡。
我利用我們上課所學的知識,我做起了實驗――我先把電池并聯起來,然后把鐵絲放在電池的下面,用電池把鐵絲壓緊,用鐵絲的另一頭把小燈泡的下面夾緊,然后用電池的正極的小燈泡的側面連接起來,沒想到,小燈泡居然亮了起來,我的實驗成功了。
我又利用上課所學的知識――怎樣用兩個電池串聯起來發出電,讓小燈泡發光,我用兩個電池,把他們串聯起來,然后又用兩個電池發光的原理,又用兩個電池串聯起來把小燈泡亮了起來,可是,兩個電池串聯起來的光要亮得多,差不多有了并聯起來的一倍。
兩個電池串聯起來的現象較串聯,兩個電池并聯起來的現象叫并聯。
這個電池使我知道了電的知識。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一篇
今天下午放學回到家我寫完作業后,想想玩點什么呢?做個小實驗吧。于是,我配制了幾種神奇的“水”。它的配方是:某物(保密)加水2比1,成漿后再加某物即可。一下子我制作了好幾種顏色的水。
一開始只有兩個小瓶,裝不下。之后,我跑進廚房拿了幾個小瓶過來,我把紅色水到進了攪桶里,又到進8滴綠色水。晃了晃攪桶,里面突然“噼啪”一聲,這兩種顏色的水混在了一起,變成了黃色。我趕緊拿了一個小瓶,把攪桶里的水倒了進去,小心翼翼地倒了進去。第二次是我往攪桶里倒了幾滴黃色水,倒了幾滴綠色水,一搖攪桶,“噼啪”一聲,這兩種顏色的水竟然變成了白色水,我又拿了一個小瓶,把白色水趕緊裝進去。就這樣,我一共制作了八小瓶神奇的水,最后我把東西收了起來。再一看廢水盆里都快成滿了廢水。“不會吧,這短短的十分鐘時間我就失敗了那么多次?”
通過這個小實驗,我懂得了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二篇
今天放學回后,母親帶我一起到菜場買菜,順便幫我買了半斤雞蛋,還買了兩包鹽,因為我要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兩個玻璃杯,把兩個杯里的水都裝滿,其中一杯是清水,另一杯清水加入兩勺鹽。然后我開始用筷子慢慢地攪拌著這杯有鹽的的水,等杯里的鹽融化了,我把雞蛋輕輕地放進有鹽的杯子里,另一個雞蛋放進沒有鹽的清水里,這時候,奇跡出現了,放鹽水杯的雞蛋居然浮了起來,而沒有放鹽的杯子雞蛋卻還是靜靜地沉在最底下。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查了電腦,原來鹽水密比水大,鹽子濃度與其密度成正比,當鹽水密度達到雞蛋密度時,雞蛋就會浮起來了。
做了這個實驗,使我明白了,當雞蛋放入有鹽的杯子里,雞蛋沒有浮力就會沉下去。我以后要經常動手做一些既好玩,又增長見識的小實驗,因為它不僅有趣,而且還能使我動手又動腦。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三篇
一名叫洛倫斯的猶太生物學家做了一個證明生物“追隨現象”的實驗:
他將一些剛剛出生不久的小鴨子與它們的媽媽分開,讓他們分布在自己的周圍,他在小鴨子周圍踱步。后來,當他故意走開始,那些小鴨子都會跟著他走。原來,這些小鴨子把他當成它們的“媽媽”了。此后,再把他們的母親放出來,盡管母鴨對小鴨百般“示愛”,但小鴨子卻“視而不見”,不再理睬它們的媽媽了。
原來,小鴨子存在一個認親的關鍵期,這個關鍵期是小鴨子出生后的十幾個小時,在這個關鍵期內出現的動物會成為它們的“媽媽”。這就是動物的“追隨現象”。,
人的這種現象更強烈。出生后的一個階段接觸誰,就和誰親,而且會“全盤吸收”這個人身上的`優缺點。所以,孩子出生后,最好要自己帶,并且要不斷的完善自己。如果有極特殊情況,非得別人幫著帶,這個人一定要品格高尚、性格良好且熱愛學習。否則,把孩子帶壞了長大改起來很困難。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四篇
在這個不一樣的春節里,爸爸實在是太無聊了,就拿著兩個土豆走到我前面。我很好奇地看著爸爸,問:“爸爸,這是要干什么呢?”爸爸神秘的說到:“我要給你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實驗終于開始了,首先爸爸拿出了兩個裝滿清水的盆子,又拿出兩個土豆,我看到爸爸先把一個土豆放進清水里,只見那土豆就像石頭一樣“咚”的一聲沉了下去。接著他把鹽加入到另外一個盆里,然后用筷子攪拌了幾下,把另外一個土豆放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奇跡發生了,讓我目瞪口呆的是,土豆真浮起來了!
這時候我一直纏著爸爸問:“為什么土豆會浮起來呢?”然后爸爸告訴我:“因為鹽水密度比清水大,所以土豆能在鹽水中浮起來。”我不禁感嘆到:“科學真是太奇妙了!”
這下,爸爸消除了自己無聊的時間,又讓我知道了很多的科學知識,讓我知道,原來科學這么有趣!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五篇
走馬燈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于燈籠的一種,常見于除夕、元宵、中秋等節日。今天,咱們幸運星的小記者就做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實驗——制作走馬燈。
老師提來了一大袋走馬燈零件,依次發給我們,并給我們講解走馬燈的安裝步驟。
制作走馬燈的材料有:頂棚、頂扣、雙面膠、走馬燈的主體,立柱、套管,還有一塊底板,一小盒蠟燭。
首先按照頂棚的壓痕折疊側邊和頂棚的葉輪,再扣上頂扣,別看前面兩步步驟簡單,難點就在第三步!第三步是在頂棚的側邊貼雙面膠,看似簡單,可要消耗不少體力,這可把我們難倒了。我費了好大的氣力才把它貼上去,可貼得皺皺巴巴的。
這時,老師來到了我的身旁,耐心地給我講解,還告訴我訣竅:把邊沿拆下去再貼雙面膠就很簡單了。我照做了,貼上去的雙面膠不再那么皺皺巴巴的了。剩下的步驟再簡單不過了。繞上黏貼好的走馬燈主體,在木板上插立桿,套套管,最后對應好位置放上主體,一個精致可愛的走馬燈就做好了。
點燃蠟燭,放在做好的走馬燈的底板上,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走馬燈轉起來了!且由慢到快,主體上的馬匹一匹匹從眼前晃過,就好在你追我趕一樣,也許這就是“走馬燈”名字的來由吧!
實驗結束后,老師還給我們講解了走馬燈轉動的原理:當燈罩下的蠟燭點燃后,空氣變熱膨脹,密度變小,熱空氣上升,形成的氣流推著葉輪旋轉,于是燈罩隨輪軸轉動,燈罩上的騎馬人的動畫也轉動起來了。
啊!多么神奇的走馬燈啊,小實驗大道理,今天真是收獲滿滿啊!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六篇
最近,我做了一個叫“會跳舞”的火柴棍的科學小實驗。
我先端來一盆清水,又拿來一根火柴和一瓶“萬能膠”。我在火柴上涂了一層厚厚的“萬能膠”,最后,小心翼翼的把火柴放入清水中。等了一會兒,沒見什么反應。我靜下心來,耐心等待。過了幾分鐘,“奇跡”果然出現了!只見火柴直立在水中,一搖一擺的跳起舞來了。可是,沒過半分鐘,火柴又漂在水面上,又過了幾分鐘,火柴又跳起舞來了。如此循環了七八次,火柴再也不動了。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驅使火柴“跳舞”呢?我帶著這個疑問去翻書探究。原來,當“萬能膠”與火柴頭的磷接觸后,就會產生一種氣體。氣體越聚越多,就會使火柴直立起來;氣體揮發時,火柴便被帶動著“舞蹈”起來。一會兒,火柴頭最外面的氣體揮發完了,火柴也就不動了。再過一段時間,氣體又聚集起來,火柴便再一次“跳舞”。此時此刻,我恍然大悟地說:“啊!火柴棍能”跳舞“,原來是這么回事呀!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七篇
在課堂上,我看見王老師做了一個小實驗,在一個有水的透明杯里放入一只雞蛋,又在杯里倒幾勺鹽,雞蛋就會浮起來。我決定自己也做個小實驗。
今天,我準備了透明杯、一只雞蛋、一袋鹽、一根筷子、水。先往透明杯里灌水,水要到一半左右,我又把雞蛋放進去,這時,雞蛋娃娃睡覺了,沉到了下面,然后我放了幾勺鹽,用筷子攪拌,突然,雞蛋娃娃像陀螺一樣,它浮起來了,我再放幾勺鹽,攪拌了一會兒,雞蛋慢慢浮到水面。哦,真神奇!
怎么會這樣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爸爸,爸爸說:“根據阿基米德定理,物體受到的浮力是物體排開的水的重力。因為當雞蛋沉在水中時,它排開的水體積與雞蛋相同,但鹽水密度比雞蛋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大于雞蛋受到的重力,所以雞蛋會浮起來。”“哦,原來是這樣的啊”。
科學真是太奇妙了,它又像一種神奇的魔術!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八篇
一片落葉可以浮在水面,那一枚硬幣放在水面上,也會浮在水面上嗎?你一定會說,硬幣那么重,肯定會沉到水里啦。可爸爸說他就有辦法讓硬幣不沉下去。我覺得好奇,這怎么可能呢?
只見爸爸裝了半杯水,把軟鐵絲的一頭彎成一個環,把硬幣放在環上,慢慢地平放到水里,再輕輕地取出鐵環,小硬幣真的浮在水面上了!我開心極了,馬上又找來幾枚一毛的,五毛的硬幣試驗起來。可是,不管我怎么小心,五毛的硬幣都不能浮起來。
爸爸取出杯子中的硬幣,往杯里放了一勺洗衣粉,攪拌均勻后讓我再做這個實驗。這一次我發現一毛的硬幣也不容易浮起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爸爸告訴我,水的表面有張力,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加入洗衣粉后,改變了水的張力的大小,輕一些的一毛硬幣也不能浮在水面上了。啊,原來小小的實驗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呀!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十九篇
科學,是神奇的。是它,促進時代的發展;是它,解決了人們不知道的謎團;是它,激發了人類無窮的智慧。
因此,在這個寒假,我參加了一個科學實驗班,探索科學的奧秘。今天,惲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起初,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請問一張A4紙有哪些用途呢?”“畫畫!”“寫字!”“折紙!”……五花八門的答案從同學們口中吐出。惲老師點點頭,偷偷笑了笑:“我告訴大家,我可以用一張普通的A4紙托住燒杯里的水。”同學們面面相覷,有的半信半疑,有的探出頭想看個究竟,有的好想知道答案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我也很奇怪:這里面一定暗藏玄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實驗在三十多雙的眼睛的注視下開始了,老師先是在燒杯里灌滿水,然后取出一張A4紙,輕輕蓋在燒杯口上,抹了抹平,然后緩緩倒轉燒杯,再小心翼翼地把壓在燒杯口上的手輕輕移走,動作是那么嫻熟。正當我們以為老師面前兩位的同學將會光榮地成為落湯雞時,奇跡發生了,柔軟的紙牢牢抵住了水的下漏,同學們無一不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足可塞下一個雞蛋了。這是,惲老師挪了挪眼鏡,得意的笑了。
正當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真正的幕后使者是無處不在的大氣壓,因為杯中裝滿了水的大氣壓比較小,而杯子外面的大氣壓較大,所以,A4紙像一堵墻,堵住了杯子里的水,不讓它漏下來。老師科學嚴謹的解釋,讓我們茅塞頓開。
原來,生活中也隱藏著很多普通有鮮為人知的秘密,世界上從不缺少科學,缺少的是實踐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當你解決了這個秘密時,便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哦!原來如此!”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篇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游戲中的科學》和《有趣的實驗室——電磁》。書里有很多簡單有趣的實驗故事,我看得眼紅,也想大展身手。
需要的實驗器材隨處可見:一盆水,若干牙簽,方糖,肥皂。首先我把牙簽放在水的中央,再投入一塊方糖。慢慢地,牙簽緩慢地靠近方糖。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方糖會吸收水分,會產生水流。所以牙簽會像長了腿似的,隨著水流,游向方糖。多次試驗,發現方糖吸收水分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隨時更換方糖。
然后拿出方糖,放入肥皂。因為牙簽會緩緩沉入水底,影響試驗效果。所以也要及時更換牙簽。當把肥皂投入時,奇跡出現了,牙簽居然被肥皂推開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投入肥皂時,水的張力較大,所以牙簽就像魚兒看到敵人一樣,向反方向緩慢離開。
在俞老師的指導下,為了呈現更加明顯的效果,我們又嘗試了多次實驗,一次比一次清晰。
實驗既可以提升動手能力,又可以培養思考能力。讓我們多多思考,發現藏在生活中的科學小知識吧!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一篇
今天,我有幸到浙江省科技館去看了浙江省第二屆趣味親子科學實驗比賽。總共有12個家庭參加比賽,內容十分豐富:有能抓住氣球的杯子、簡易測試儀、水力馬達、竹簽穿氣球、神奇泡泡、牛奶與洗潔精……每個家庭的表現都很出色。
我最喜歡的是神奇泡泡這個實驗,它利用了干冰的特點。
神奇泡泡的家庭組合上場了,他們是母子倆。他們先把干冰放進水里,很快,水里就開始冒泡了,隨著干冰的增加,霧氣越來越多,籠罩了整個臺面,像仙境一樣好看。最好玩的是后面,當他們把浸濕的布條在罐子上前后拉動,神奇的事情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泡泡展現在我們眼前,那泡泡停留了幾秒鐘后,就爆炸了,化作了濃濃的煙霧。我忍不住拍起手來,太精彩了!
“當牛奶遇到洗潔精,會發生什么事?”當11號家庭中的小姐姐向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我覺得很奇怪:這兩樣東西看上去完全沒有關系,難道會爆炸嗎?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繼續觀看。“第一步,把牛奶倒進碟子里;第二步,滴幾滴顏料在牛奶中;第三步,把沾滿洗潔精的小棉簽放進碟子里。”小姐姐介紹并操作著。啊,奇跡發生了!盤子里瞬間出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它不停地在往外擴散,畫面也不停地變換,我看得入了迷。這個結果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甚至比我想象中要神奇得多。這是為什么呢?我正奇怪著呢,小姐姐告訴了我們實驗的原理,原來它利用的是液體的表面張力。牛奶里含有脂類,而添加的洗潔精,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它是一種“雙親”分子,既有親水的基團,也有親油的基團……雖然我還聽不太明白,但是我很努力地去聽懂它,因為科學實在是太有趣了!
如果有機會,我也很愿意上臺與小伙伴們分享科學實驗的快樂!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二篇
今天我和爸爸去鄭州科技館參觀,科技館里有各種各樣的科學小游戲,讓我興奮不已。
在二樓有一張神奇的鐵床,床上沒有被褥,只有無數個小洞,洞里有一枚一枚的釘子,它的枕頭就是開關。有個姐姐先躺上去實驗,我用手悄悄的摸了一下,好像沒事,于是我也想躺上去試一試。身體躺好后,頭往下一枕,所有的釘子都升起來了,尖尖的釘子扎在身上一點也不疼,還很舒服。我真是不明白,為什么一枚釘子扎的我好疼,但一床的釘子扎著卻一點也不疼?爸爸告訴我這是因為受力面積不一樣,所以感覺不一樣,我還是不明白,可我就是覺得這是一張神奇而具有魔力的床。正在我疑惑的時候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看見有一個玻璃鋼里裝著跟水一樣透明的液體,還不停的冒著白色的霧。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液氮,它的溫度很低,在零下170攝氏度,比北極熊生活的地方還要冷的多的多的多!這時工作人員拿出一根橡皮筋,把它放在液氮里,然后迅速拿出,橡皮筋變得跟小棍一樣硬,工作人員輕輕一掰就斷了。我張大了嘴巴,驚奇的問爸爸,怎么回事?只聽工作人員說這是改變了橡皮筋的物理特性。工作人員有拿出一個黃色的氣球,把它放在液氮的最底下,過了一會,氣球癟了,但氣還在沒有漏氣呀,這是怎么回事?然后工作人員有將氣球拿出來,氣球又慢慢的回復原型了。我又一次驚呆了,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因為熱漲冷縮的原理。可我覺得這就像是魔術表演。
看到今天這么多有趣的科學表演,我也想親手做做科學小實驗,爸爸說我需要多學科學知識才行。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三篇
星期天,科學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做一次有關鐵釘生銹的實驗。老師讓我們準備三個盤子和三根鐵釘,看看鐵釘生銹和哪些因素有關系。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三個不用的舊盤子和三根鐵釘做實驗。我在第一個盤子里放上一根釘子,標上號碼1;第二個盤子里放上鐵釘,倒了一下吃的菜油,標上號碼2;第三個盤子里放上鐵釘,再倒一些水,標上號碼3。準備工作做好了,剩下的就是耐心觀察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趕緊去看三個盤子,沒有什么變化。又等了兩天,好像還是沒有什么變化。真是急人!做這個實驗還真是需要耐心呢。可是按照老師說的3號盤子也應該有一點變化了呀?我拿了一根牙簽,輕輕地撥了一下第三個里的鐵釘,沾著水的地方好像有一點鐵銹的樣子。第四天,我又去看三個盤子,變化不是太大,又過了兩天,第三個盤子里的鐵釘生銹比較明顯了,另外兩個盤子里的鐵釘一點也沒有生銹。我有點著急了,怎么和科學書上說的不一樣呢?
帶著疑問,我到學校去問老師。“老師,按照科學書上說的,沒有加水的盤子里的鐵釘過幾天也會有一點生銹的,可是我做的實驗怎么一點變化都沒有呢?”老師問了我做實驗的經過,告訴我說,其實做這個實驗時,鐵釘的變化和空氣中的濕度也有關系。如果這段時間空氣比較干燥,放在空盤子里的鐵釘再過幾天也不會有什么變化的。做實驗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等來你意料中的結果。哦,原來是這樣啊!
通過做這個實驗,我不僅知道了鐵釘生銹和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有關系,還知道了做實驗有時還要根據其他條件的變化來看結果。科學實驗真有意思,以后有機會,我還會多做一些實驗。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四篇
今天,老師要帶我們做一個小實驗,叫摩擦起電。因為我們非常想知道在生活中為什么有時候和別人接觸時,手上會有靜電現象。所以我們今天要做一個小實驗來揭曉其中的奧秘。
首先我們要準備實驗用的材料,我們要準備小紙片和尺子。我們先要撕紙片,“加工”后的小紙片變得粉身碎骨,而且還把我累得手發酸。撕過后的小紙片形狀不一,大小也各不相同,大的像黃豆,小的像螞蟻,數量是數不勝數,重量也很輕。光有這些輕薄的小紙片還不行,我還找到了一件塑料物,那就是小尺子。
老師一聲令下,實驗開始了。首先要把塑料物尺子放在頭上摩擦大約50下,我摸了摸尺子,有些發熱,我便把尺子往小紙片旁邊靠了靠,奇跡發生了,尺子上吸了幾塊小紙片,這幾塊小紙片真調皮,看它好像把尺子當成了自己的媽媽,緊緊的抱住了尺子。我數了數,大概30秒后才掉了下來。我看見其他同學都沒有成功,心情很低落,我過去一看,原來是他們的紙片太大了,我想就是因為這個,才沒有成功吧。
最后,我明白了紙片能被吸起來是因為不導電的.尺子摩擦生熱后會有靜電現象,而產生靜電時就有吸引力,當吸引力大于小紙片時就能把小紙片吸起來。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五篇
今天從書上看到一個科學小實驗:燒不爛的紙船?我不太相信,決定親手來試一試。
按照書上的要求,:我準備好了打火機、蠟燭、小紙船、水等實驗用的器材。我先用打火機把蠟燭點燃,看著燃燒的火,我想:火怎么燒不爛紙船呢?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把裝水的紙船放在蠟燭上燒,便目不轉睛的盯著紙船,一分鐘,兩分鐘……紙船竟然沒有一點變化,這怎么可能呢?火竟然不能燃燒紙船?水也沒有漏下去,太不可思議了,一連串的問號浮現在腦海里。
我迫不及待的舉手問老師:“紙船為什么燒不爛?”老師笑呵呵的說:“因為紙船里的水分散了紙船的熱量,當水較多時,紙船就燒不爛。”我聽了老師的回答,伸手摸了摸水,果然,剛剛倒進去的冷水變成了溫水。
今天這個實驗驗證了書上說的的確沒有錯——紙船真的燒不爛呢!不過,是裝了水的紙船哦!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六篇
今天在智慧樹欄目里看到紅果果--綠泡泡主持的科學小實驗:吸管移水和有洞的瓶子也可以不漏水。感覺很好玩,馬上找來實驗需要的東西,開心地做起小實驗。
吸管移水:
準備:兩個玻璃杯(一個空杯子、一個杯子里盛半杯水)
和一根吸管。
怎樣把水移到另一個空杯子里呢?
先把吸管放入有水的杯子里,再用手指堵住吸管的一端。
然后把吸管移到空杯子的上方。
松手,水落入空杯子里。反復多次,水慢慢就會移到空杯子里啦。哈哈,好玩吧!
有洞的瓶子也可以不漏水:
有洞的瓶子不漏水,你聽說過嗎?怎樣讓有洞的瓶子不漏水呢?下面請看我的表演:
準備一個空塑料瓶,在瓶子下端的四周扎幾個小洞。
往瓶子里加水,因為有洞,會邊加邊漏,瓶子里的水還真不好加滿。
把瓶子舉起來,看,水從小洞里流出來啦。怎么能不讓水流出來呢?
我有個好辦法,把瓶蓋蓋上,有洞的瓶子就不流水了。
呵呵,神奇吧!
實驗做完了,記得要把桌子上的水擦干凈哦!
小原理:這兩個小實驗的原理是一樣的,因為堵住了口,空氣不能進去,所以水就流不出來啦。當松開口時,就會有空氣進來,所以水就流出來了。
做科學小實驗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喜歡小實驗!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七篇
今天在科學課上,科學老師說水有表面張力,表面張力可以支撐物體“浮”在水面上,我想做個實驗。
我準備好紙杯,回形針和水,開始做實驗了。首先把紙杯裝滿水,然后把回形針放在水面上,第一次我失敗了。回形針沉下去了,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但我并不灰心,我決定再試一次。
我再拿一個回形針,我吸取上次的教訓,我想:可能是我用的力度大了,把水的表面張力弄破了,所以回形針才會沉下去的。于是這次我把回形針放杯子邊緣,輕輕的把它推到水中,回形針它“浮”在水面上了,我成功了,心里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后來我又陸續地把其他回形針“浮”在水面上。
我們不僅要做實驗,還要發現其中的原理。這次實驗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八篇
今天上午,我在家里進行了一次小實驗。
實驗的材料很簡單:一本英語書、一本社會書。
拿著兩個材料干什么了呢?我們疑惑不解,他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于是連忙說出怎樣實驗:拿兩本頁數差不多的書,然后一本一頁的重疊。
聽完他對實驗的簡介,我們各自從書包里抽出這兩本書,按他的要求一頁一頁的重疊。大功告成,疊好了變成了一本厚厚的書接下來該怎么辦了呢?旋轉?從高處往低處扔?······一大團疑惑出現在我們腦海里。他接著說:“然后你把這兩本書分開結果會怎樣?”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而把這兩本書分開了,這很容易呀!可為什么周圍有好多人分不開來了呢?他面帶笑容不說出答案讓我們猜。我總是說不到點子上。
于是,他摩擦力多的容易分開,而摩擦力小的就很難分開,有時甚至分不開。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二十九篇
上周五下午的科學課上,朱老師帶我們做了一個好玩而又有趣的科學實驗。
朱老師先拿兩個氣球在一位同學的頭上依次摩擦,當他把兩個氣球放在桌上松手時,兩個氣球竟然吸在了一起,同學們看得目瞪口呆,更是百思不得其解,這兩個好好的氣球為什么可以吸在一起呢?教室里一片寂靜。
朱老師告訴我們,在任何一種物體上都有著正電荷和負電荷兩種電荷。據科學研究,在物體上正電荷和負電荷這兩種電荷的數量是相等的。當物體上兩種電荷數量不相等的時候就會產生靜電,而氣球互相吸引的這個現象就是摩擦后靜電所產生的。
為了讓我們更加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讓我們自己實驗。我照朱老師的樣子拿氣球在頭上摩擦,果然不出所料,氣球果然吸在了一起。
生活中,靜電的現象隨處可見,比如說:在穿衣服時、用手開門時……做科學實驗時,大家一定要小心一些,如果是做危險實驗時,一個失誤可能就會出大事,正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這節科學課上得很成功,同學們都非常專心,科學課上大家又明白了許多道理。同學們,讓我們探索科學、發現科學吧!
一年級科學小實驗作文 第三十篇
有趣的科學實驗
周日,我坐在家里十分無聊就突發奇想,做一個實驗。可是做什么呢?忽然想起小區以前門口有一個老伯伯用一種像蜂蜜,但又不是蜂蜜的粘稠液體做出各種各樣的糖給我們吃,那個液體是什么呢?我問了媽媽,媽媽說是白糖。
我十分驚訝,到底是不是白糖呢?我心里一直盤旋著這個問題。唉,心動不如行動,還是試一試吧。
需要的材料很簡單:一個金屬類的勺子、蠟燭、打火機、一些白糖。
我先把一根蠟燭,固定在桌子上(因為媽媽說要先把白糖加熱),再把鐵勺子,從糖盒里舀出一勺,加上適當的水,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等待它的變化。
過了幾分鐘,在鐵勺四周的白糖已變黑了,并冒出一股焦味,鐵勺中間的水開始沸騰,白糖開始溶化成糖水,我把鐵勺從蠟燭上拿下來,嘗一點,很甜,還是白糖的味道,顏色變成了水一般透明。
一會,糖水開始冒氣泡了,顏色從透明轉換成淡黃色,有些白糖還沒有徹底溶化,深積在鐵勺的底部。我又嘗了一下,雖然是甜的,但是仔細一嘗帶著一點微苦。
隨著時間的推移,鐵勺里糖水的顏色開始變深了,十分像做糖人的粘稠液體了。慢慢地,糖水上冒出一大汽泡,顏色變成了紅色,這時勺子里的糖水就像燒開了的水一般,一直往外冒,從勺子里滴到桌子上,不過就馬上凝固了,變得十分硬。
我的好奇心又一下子澎脹了,這糖水最后會和水一樣蒸發呢還是凝固不變呢?或者變成紅塘?
我將紅色的糖水繼續加熱。糖水變成深紅色,也更加粘稠。糖水不冒泡了,只是不斷地濃縮,讓我不禁想起一句話——濃縮才是精華。正當我出神之時,那糖水突然變黑了,我用手戳一下,發現十分堅硬,問了媽媽才知道是碳化了。
原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