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我學琵琶行作文(精選14篇)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一篇
自古以來,人們彈的琵琶都是四根弦。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卻見過兩根弦的琵琶。
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步行街閑逛。忽然從遠處傳來悠揚動聽的琴聲,盡管叫賣聲夾雜著各不相讓地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作為正在學彈琵琶的我,還是脫口而出:“這是琵琶的聲音!”順著琴聲發現前方路旁圍著一大群人。我擠進人群,果然是琵琶。彈奏地是電影《鐵道游擊隊》主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哎!怎么只有兩根弦?而且會彈奏出如此優美動聽的樂曲呢!”我感到很納悶。
這是一把破舊發黃的琵琶,只有二、三兩根弦。彈琵琶的賣藝老伯是個盲人,看上去約莫50來歲,穿的衣服雖然破舊,卻很干凈;身子骨雖然單薄,卻很精神。我頓時想起爸爸曾經講述的“瞎子阿丙”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阿丙”的影子,頓時對盲人老伯肅然起敬。我靜靜地站在那里看著聽著。心想:盲人老伯怎么會練就如此嫻熟的彈奏技巧,他看不見琴弦而琴也只有二、三兩根弦,一、四兩根弦為什么不裝上呢?許許多多的“為什么”在我腦海里出現了一串串問號。也許他并不瞎?也許他故弄玄虛?可這并不影響我對盲人老伯的敬重。畢竟這琴聲太美妙了。
身邊的人走了一撥,又來一撥,我卻始終不想走。我情不自禁地從口袋里掏出兩元零花錢悄悄地放進了老伯的錢罐里。
回來的路上,媽媽看我若有所思的樣子,問我在想什么?我說,盲人老伯使我深受感動,他的“二弦”琵琶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二篇
我從六歲半開始學習琵琶,至今也有兩年半的時間了。其實當初并非我自愿的,而是媽媽喜歡“蘇州評彈”的韻味,覺得只有琵琶這種樂器才能符合我的氣質,就這樣我就稀里糊涂地開始了我的琵琶生涯。
最初的一年,是媽媽在邊上陪伴我上課的,所以我彈得也是比較認真的,因為稍有偏差媽媽就能聽出個所以然來。由于我的`努力,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和我一起上課的另外一個同學則是每堂課幾乎都是在批評聲中渡過的。
可是好景不長,在剛剛結束的五級考級中,我雖然拿到了證書,可是等級僅僅是“合格”。也許對于別人來講,合格就是萬歲,而我卻被老師和家長狠狠地批評的一頓,老師責備我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媽媽也反復對我說:“干什么事都要有長性、有毅力,要有刻苦的精神,竟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
說實話,我還不太明白學這些對我有什么好處,只知道它占據了我大量玩耍的時間。我從內心是不想去練習的,可我又沒有合適的理由和勇氣和媽媽談判。只能告誡自己沒有辦法改變別人,那只能改變自己。所以從現在開始,還是安安心心地繼續努力,爭取駁回老師和家長對我的好感!加油!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三篇
我媽媽的朋友是教琵琶的老師,中班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她家里看別的姐姐學習琵琶。我還沒決定要不要學,媽媽就給我報名了。我只好去學。
一開始,我一點都不喜歡學習琵琶,我覺得學琵琶太難了。每一次彈琵琶之前都要用膠布把塑料指甲纏在右手的指頭上,太麻煩了。而且指頭一直被膠布包著,非常難受。彈一首曲子,每一個音都要找好久才能彈對。我好幾次向媽媽請求,“我能不能不學了?實在是太累了!”媽媽總是說:“不,學什么都要堅持。”
學琵琶十分辛苦。有時候彈一首曲子彈得手臂都酸了,手指都痛了,還是彈得亂七八糟的。尤其是背譜子的時候,不是背錯了,就是忘了,一般都要背一個星期才能背下來。
媽媽一直要求我每天認真練習,所以我的進步很大。原來,我彈什么曲子都斷斷續續的,現在,我可以熟練地演奏《陽春三月》、《渭水情》等曲目。獲得過校藝術節“三獨”比賽一等獎。
我現在覺得學琵琶也沒那么難了,也喜歡上學琵琶。每次彈琵琶的時候,我都陶醉在自己彈的樂曲中了,覺得很有成就感。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四篇
曾記紫薇郎,默對紫薇芳。紫薇郎不再,紫薇仍馨香。舊時紅塵女,門前紫陌忙。歲月卷紅塵,只余情凄傷。偶識寒江頭,月映水蒼茫。酒愁相雜糅,余音悲繞梁。
花開花落,光陰荏苒。不朽的被永遠傳唱,隨勢的經不起時間滌蕩。又讀《琵琶行》,又有所思所想。
樂天是幸運的,是勇敢的,敢于說不,也只落了個遠謫的下場。他何故悲?在高堂坐久,難以適應江湖的苦難吧?
他是個“無能為力”的人,見農夫苦辛,也只有“念此私自愧”了,做不了什么,也不知是不是不愿做,現在來到這江湖之中,是否感到了高堂的“自愧”呢?他辛苦為了他的理想,結果是悲涼,又有誰同情他?
忽然,遠處的琵琶訴說著一段不忍提起的往事,樂天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傾聽,落淚,賦詩,千古。
這段往事現今誰知曉?那琵琶?那江水?那月?只有詩,這詩,經千年咀嚼,早已成為固式,成為了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浮華褪盡,只留下蒼白的無奈與無用的悲傷,遠去的華輿卷起紅塵滾滾,又有誰來聽我傾盡悲腸?月影涼,心彷徨,物寒人傷,只有手中的琵琶還殘存自己的體溫,于是愴然一曲,引來千古傳唱。
千年之后,香魂重游,物是人非,訝然許久。重回故地,尋我的琵琶,卻發現這是已枉然。但那詩句,卻仍在,萬古流芳,我嗔怒,為何曲我之意卻可傳?為何我之真情卻不見?官官宦宦之遷升濁事,怎與我生而殘凄之事相提并論!香魂不平,樂天仍在感受所謂“同病”。
完全不同的境遇,卻被曲解為“同是天涯淪落人”。對樂天,是斗爭之敗,會有重來之時;對琵琶女,是命運之悲,但遠離繁靡之地豈不是解脫?雖是無奈,但誰又能說那商賈就一定“重利輕別離”呢?或許在遠方的他也在思念妻子,可是誰又知道呢?說他的不是,可能是那女子的牢騷,或許是樂天的揣度吧。
紫陌紅塵揚紫薇,本是無情卻有緣。誰知偶得《琵琶行》,引來千古誤感嘆!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五篇
你真的會胡語嗎?你真的沒有怨恨過嗎?試想曾經哪一個妙齡女子沒有因心中的種種委屈而怨恨過?想來你也應怨恨過這世間的不公,但你沒有像那些嬌弱與世俗的女子那樣,委曲求全地寄人籬下,以淚洗面。正因你骨子里的孤傲,已逝去幾千年的你仍會被世人談起、嘆起。
曾經那個天真爛漫的你懷著憧憬來到皇宮深處,但經歷過宮里的那段日子,爾虞我詐讓你厭倦,讓你度日如年。你心中對陪伴皇上的欲望也在隨著一天、一時、一分、一秒地消失。你無人去訴說這心中的難言之隱,而那也是你第一次將淚撥動了琴弦。
也是那時你心中生起了一懷豪情,想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將困于苦難的百姓救出來,讓他們過上和平沒有戰爭的日子。
你難道不想實現自己的欲望,陪伴在皇上左右,享受榮華富貴?你難道心甘情愿到遙遠的邊塞度過一生?
當你背負著國家和平的責任來到邊塞時,你才突然發現語言不通,但你沒有因而放棄,于是每天為練那繞舌的胡語,舌尖不知磨破了多少次。你的努力,你的堅持,皇天不負有心人,你可以單獨和邊塞的百姓講話了。你對他們像與親人那樣,換來的固然也是他們親人般待你。你教他們織布、紡棉。他們教你騎馬、射箭、沏奶茶。高興時,你用琵琶彈奏美妙的音符給他們聽。他們則高興地載歌載舞,簇擁你去他們家作客。是啊,完滿的人生不是臣服于別人,也不是成為欲望的奴隸。而你做到了,逝去千年的美人啊!你怎能不讓后人思念你呢?
猶抱琵琶半遮面,王昭君,你是如此嫵媚動人,為國遠赴邊塞的你是如此豪情,不知多少世人將你談起、嘆起。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六篇
我非常喜歡彈琵琶,因為琵琶是一種非常優美的藝術。彈琵琶時運用的彈、挑、剔、遮等手法,似乎真的能把人帶入音樂描述的情景中。
一次,我跟隨老師學琵琶。在學習名曲《十面埋伏》中兩軍決戰那一段時,我總是彈不好,不是這彈快了,就是那彈慢了;不是這少個“輪指”,就是那丟個“掃弦”。于是,老師一遍遍地耐心教我。最后,老師拿起了自己的琵琶,示范彈這一段給我聽。只聽“啪啪啪”幾聲掃弦,仿佛是幾只刀槍打在一起發出的聲音。只見老師越彈越激動,真如書上所講的,楚漢兩軍決戰之時,聲動天地,屋瓦似飛墜,仔細聆聽,有金鼓聲、劍弩聲、馬鳴聲、金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著始而奇,繼而恐,涕泣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老師表演時手上下翻飛,神情激動,完全沉浸在了樂曲中。
學習《春江花月夜》這首古曲時,我在彈“泛舟”這段時,沒有彈出強弱快慢的變化,老師也不斷給我做示范。老師那優美寧靜的旋律,在我面前展示出一副江南水鄉的景色,就像一副工筆畫,畫上是清麗淡雅的山水,慢慢引人入勝。
聽到這里,我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慢慢悠悠地彈了起來。音非常連貫,也有了快慢、強弱的對比。彈著彈著,我似乎也坐在了小船上,駕駛著小船劃向遠方。老師聽到這里,笑著摸了摸我的頭,笑呵呵地夸獎我:“真聰明,一學就會了,繼續努力哦!”
我現在已經開始學習琵琶九級的曲目了,從當初的被迫練琴,早變成了自主自愿的練琴。我現在練琴,已經能完全沉浸在音樂中,自我陶醉了。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七篇
夜微涼。一縷月光透過窗紗照射到地面上,冷冷的。
淚婆娑。月光下,女孩做著成堆的作業,心里卻憶著,昔日的好朋友,今日的冷眼相待。面對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她照單全收。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她盡收眼底,忍氣吞聲。有好多話,她想說,身邊卻沒人聽,有好多苦,她想訴,身邊卻沒人愿……滴答,滴答,書上驟然出現兩滴水珠,深吸一口氣,用雙手捂住眼眸,卻發覺更多熾熱滾燙的液體從指縫間溢出。
夢心安。琵琶聲,在這響起。交雜著潺潺的流水聲,閉上雙眼,靜靜聆聽。仿佛這兒的每一寸空氣都被這聲聲音符給熏陶了,微微醉。一曲終,卻還在回味。緩緩地睜開眼眸,看見溪流邊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朦朧,不真切。但我知道,是他,我的哥哥。漸漸走近,那雙眼眸是至純至純的黑色,好像黑水晶一般,在陽光下折射出淡淡光輝,清澈通透,絲毫沒有沾染的一絲塵世俗氣。他嘴角微微上揚,說道:“過來一起坐。”和哥哥在一起,總能讓我感到久違的溫暖。他手扶琵琶,我訴說著心中的苦,他總是那樣靜靜地聽我長篇大論,有時“噗嗤”的笑出聲來。終于把心中堆積的所有話全說出來了,頓時感到一陣輕松。看著哥哥那一看就令人心安的笑容,霎時,心一緊,眼淚劃過臉頰。哥哥急忙搭手為我失去淚痕,輕聲說道:“好啦,心里有什么委屈跟哥哥講,哥哥永遠在這起陪著你。”話畢,哥哥的指尖開始在弦上舞動。琵琶聲猶如藍天上隨心飄動的云絮,又好似攜帶著淡淡葉香的一縷清風,纖塵不染,云淡風輕。如此靈動秀逸的聲音卻再轉瞬間變得有些悲戚,哀怨。琵琶聲,還在這響起。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響叮咚叮咚。信手低眉敘彈,續續彈,彈盡心中無限事……“妹妹,每次在你最傷心時,我都不在你身邊,每每聽到你心中的委屈,我都覺得心中一陣漠涼。而且對你來說我不過是一場夢,是嗎?”“是或者不是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只知道你是哪個永遠會聽我說話,會對我笑,會一直陪著我的哥哥。”我不在乎這是不是一場夢。
琵琶聲,還在這響起。哥哥靈動的雙眼,一看就心安的笑容,永遠陪著我,不曾走遠。
夜微涼,淚婆娑,夢心安,永琵琶。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八篇
今天,陽光假日小隊圍繞“我是南京小主人”為主題的第二季活動,終于在期盼許久后拉開了帷幕。這次我們決定去南京天然的大氧吧—中山陵(琵琶湖畔),在湖邊的樹木上懸掛各種“保護樹木、珍愛家園”內容的宣傳掛件,用我們的實際行動提示身邊的大朋友、小朋友,樹木對我們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上午十點四十分,小隊全體人員準時到達了琵琶湖畔。冬日的琵琶湖畔顯得特別寧靜,冬日暖陽灑在湖面上,泛著星星點點的亮光。一陣風吹來,沒有了葉子的枝條,發出一陣陣沙沙的輕響,也使人有了一種傷心的感覺。可你再看看那枝條,新生的嫩芽早已孕育出來了,這毛茸茸不起眼的嫩芽,讓人相信不久的春天這里一定是生機盎然的景象。
“吱!”“吱!”“吱!”一陣歡快的鳥鳴聲提醒了我們,我們這次可是帶著任務來的喲。陽光假日小隊隊員們立即行動了起來。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昨晚和媽媽一起努力的“杰作”找到一棵茁壯的小樹苗,用一根紅色的絲帶把寫著“別扯我的秀發,我怕疼”的萌言掛件,掛在了高高的枝頭上。小隊里的幾位美女隊友,還用塑料膜給掛件封了塑,這樣的掛件防水防曬、可以更持久得掛在枝頭。活動中,美女隊友們不停提醒我們這些“大老粗”小心些、耐心些、專心些!唉!搞得我們這些“大老爺們”抖抖活活洋相百出啊!
一個、二個、三個……紅色的、藍色的、綠色的……全都掛上了枝頭,迎風飄揚、翩翩起舞。我們的心情也隨著這飛舞的掛件飛舞了起來,我們相擁而笑,為彼此送上祝福。陽光假日小隊第2季的活動在我們歡歌笑語中結束了,但“保護樹木、珍愛家園”將成為我們每一位隊員的終身信念,牢記心中,伴隨我們一生。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九篇
我很小的時候,心里就埋下了一顆種子,那就是長大后要成為一名“琵琶演奏家”。
我六歲時,就非常喜歡聽民樂。有一次,我無意間聽到了一首琵琶曲《彩云追月》,這首曲子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愛上了琵琶,也是這首曲子讓我跨入琵琶的殿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學琵琶,你幫我找個老師好不好?”媽媽說:“晨晨,學琵琶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你每天有時間練習嗎?愿意練嗎?手疼會放棄嗎?”我卻斬釘截鐵地說:“不管再苦再累我也不怕,我就是要學琵琶。”從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學好琵琶,要成為一名“琵琶演奏家”。
剛開始學琵琶時,很簡單,一學就懂。而且我輕輕松松就可以彈下來。可是到了二級以后,譜子變長了,指法也變難了,彈琴的手也會累,而且壓弦的指頭都腫了,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就不想學琵琶了。但是一想到我最終的信念,我還是會忘掉所有的痛苦,繼續堅持。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老師決定讓我參加一個演奏比賽,別提我有多開心了。于是,我回到家只要一有時間就抱起琵琶練習比賽曲目《茉莉花》。因為在家里練的時間久,所以一上臺我并不會因為緊張而忘掉譜子。我們在演奏的過程中,臺下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觀眾們都跟著我們的旋律擺起手來。最后,我們的節目獲得了“一等獎”,我高興的那一夜做夢都在傻笑。
林語堂曾說過:“夢想種子在地下,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才能尋找陽光。”我長大后一定要當一名琵琶演奏家,這才不辜負我的辛苦付出!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十篇
我的愛好有許多許多,比如讀書、畫畫、看電視……但是,我更喜歡彈琵琶。
從五歲開始,姥爺就教我彈琵琶。當然,在我小的時候也從來不懂得什么叫做琵琶。因為我才五歲,還太小,老爺說只能給我訂了一個小琵琶。一般來說,六歲以下的孩子可是很難教會的。為什么說很難教會呢?因為他們有些小孩子很小了就會坐不住,坐不住就很難教,所以,六歲以下的孩子很難教會。如果你想教會的話,必須要是一個很有耐心的老師,我的姥爺就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
記得剛開始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學琵琶感到很有興趣。你想,小孩子嗎,肯定是喜歡玩的,當然我也不列外。老爺就知道我很喜歡玩,就這樣給我上課。
就假設是第一天吧,老爺就用過家家的方式來和我一塊彈琵琶,這樣一來,我就對琵琶有了很大的興趣。
到了我九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我還是在家里寫作業,突然看見樹上有兩個字“琵琶”,我一看見那兩個字,馬上學習就分了神,好像是在做夢一樣來到了琵琶的住處,抱著琵琶就開始彈。過了一會兒,媽媽聽見有琴聲,就跑了過來,一看,還是我在彈琴,吃驚的問:“你怎么跑到跑這里來彈琵琶,不是在房間里學習嗎?”于是,我這才想起來,我是在學習,不是在彈琵琶,我這才回到了房間里。
其次之外,我的二個愛號就是畫畫。畫畫是我上了四年級才學習的。第一天去學習的時候,老師先讓我自己畫一幅風景畫。我畫完了之后,老師表揚了我還說我畫的很好,使我愛上了畫畫。
在星期六的一天早晨,我寫完作業之后就拿出筆和紙來畫畫,整整畫了一天之后,我才有去干別的事情。
怎么樣,我很厲害吧!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十一篇
陶彩繪持琵琶女俑,唐,高34cm,寬。
女俑梳雙螺髻,內穿襦衫,外披帔帛,下著及地長裙。站立,手持曲項琵琶演奏。
琵琶從西域傳來,其演奏技巧歷經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不斷普及、發展與提高,到了唐代達到頂峰。從廣義上說,唐代琵琶大致分為四類:第一類為秦漢子,或稱阮咸。日本正倉院所藏唐代的阮咸,為紫檀木質,外施螺鈿,紋飾精美,圓體修頸,四弦四軫,多柱,可視為典型代表。第二類為曲頸琵琶。頸短曲,轉折成直角或鈍角,近似瓢形,多為四弦四軫。第三類為五弦琵琶,也即古籍中所稱的五弦。其音箱形狀基本與曲頸琵琶相同,只是稍小于曲頸琵琶,五弦五軫。第四類介于秦漢子與曲頸琵琶之間,形體在圓與橢圓之間,音箱較大,頭部微向內卷收,四弦四軫。琵琶演奏多用撥,初唐時樂工裴神符開始以手彈,深得唐太宗喜歡,這種演奏方法被稱為琵琶。從現有的文獻、文物資料分析,手彈琵琶始自唐初,它是對傳統演奏方式的一種改進。這種演奏方式在當時并不普遍,只有技藝高的人才能掌握這種技巧,一般樂工仍沿襲傳統,這就是多見撥而少見手彈的緣故。唐代產生了一大批名揚天下的琵琶演奏家,如曹妙達、曹善才、曹綱、康昆侖、段善本等,他們多來自粟特地區的曹國、康國等地(今中亞地區),唐代詩人岑參“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之句生動地描寫出“胡人”對琵琶的喜愛,由此也可見外族文化對唐朝文化影響之深刻。
此俑手中未見拿撥的痕跡,當采用手彈之法,可見其技藝高超。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十二篇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曲有終而情無盡。當人生失意的白樂天遇到淪落天涯的琵琶女時,其心中之失意如同排山倒海一般滔滔不絕。記得晚唐落第秀才羅隱在《贈妓云英》中寫到:“我未出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可是,白樂天二十幾歲便揚名于朝野,琵琶女也曾“名屬教坊第一部”。當初的春風得意紅極一時成為今天的辛酸歷史;當初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成為今天的痛苦回憶,曾經的一切都已煙消云散,如同這如怨如訴的琵琶聲隨風飄逝。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當人生得意之時,每天渾渾噩噩地度過。而當失意之時,方能感受到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感受到度日如年。然而失意也未必都是一件壞事,經歷失意的人會成熟起來,會領悟到以前不能了解的東西,沒有失意,就不會有《琵琶行》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如果白居易始終平步青云,高高在上,又怎能理解琵琶女的不幸,又怎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
古往今來,文人騷客與xxx之間似乎有著一種說不清的默契。有人說:“才子輕薄,文人無行。”又哪知他們之間的不解之緣。白居易與琵琶女是失意知己,柳永與歌妓們是精神之交——太多太多的文人騷客都在紅塵的最底層找到了自己的紅顏知己。蘇小小的墓前留下多少詩文,柳如是和錢謙益的一段佳話,候方域與李香君的愛恨情緣——文人騷客為她們的命運感嘆、哭泣,同時也抒發著自己的失意、傷感。
也許相同的遭遇讓他們有相逢恨晚的感嘆,也許對人生的無可奈何讓他們走到一起,相互慰勉。
當初,鐘子期去世,俞伯牙斷琴以慰知音,現在,琵琶女遇到一個真心愛她的琴聲,同情她的白居易,是否也產生了那種得遇知音的心情?“感我此言良久立”,也許真的感到了。當她年輕貌美時,那些達官貴人愛的不是她的才藝,而是她的容貌,而在年老色衰之時,能遇到一個真正懂她的人,也可以得到安慰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夫復何求!
曲終情未了,言盡意無窮。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十三篇
世界上藝術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吹、拉、彈、唱、畫、寫、刻等等,但是我最情有獨鐘的,還是琵琶這個含有濃濃韻味的樂器,也是我最喜歡的興趣愛好。
琵琶是中國的傳統樂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既能演奏流暢活潑、雄壯激昂的武曲,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又能演奏婉轉文靜、抒情典雅的文曲,如《飛花點翠》《塞上曲》等。可以說它是表現力極豐富的一種樂器了。
一天,老師教了我一首曲子,調子和指法都非常麻煩。回到家,我彈了一遍又一遍,可還是覺得很生疏,不是按錯了弦,就是彈錯了音。不知過了多久,我抬頭一看,已經過了一個多鐘頭,可我還是一點進度都沒有。我心里想:怎么老是彈不好?難道是琴的問題嗎?我這樣想著,就學著老師的樣子握著那根固定弦的木棒,使勁兒一擰,只聽“咯嘣”一聲,那根可憐的弦就這樣失去了性命,可就在它斷的一剎那,利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復仇似的抽在了我的胳膊上,疼得我差點兒把桌都掀了。沒辦法,只好明天再換一條了。
第二天,我比其他的同學去得都要早。老師看見我的琴弦斷了,一猜便知道是我自己隨便擰了,說:"你的水平還達不到自己調音的程度,只有到了閉上眼睛就知道彈的是哪根弦,那才是真本事。”聽了老師的話,我快速架起了譜子,努力地練習著那首曲子,直到把它背的滾瓜爛熟。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從我練習琵琶的過程中,我總結出了一句話:萬事開頭難,只要肯用心。只有越努力,才會越幸運。
我學琵琶行作文 第十四篇
塞北狼煙久未起,匈奴歸順憑一人。
——題記
大漠的狂風夾帶著黃沙,飄蕩在塞北的荒野。放眼望去,遼闊大漠,杳無人煙。風過四野,留下嗚嗚的回聲。此時,一串駱駝隊從地平線走來,駝鈴叮咚的響聲,給無邊的大漠之旅,增加了無限惆悵。一陣琵琶弦聲傳來,打破了荒原的寧靜。月生于風聲交織在一起,演繹出了一曲耐人尋味的思鄉之歌。
你坐在駱駝背上,靈巧的手指浮動在琵琶弦上,雖是歡快之曲,可也飄出許多思鄉的惆悵。你回頭望了望愈加模糊的長安城,兩顆晶瑩的淚珠滾落在了黃沙中,瞬時不見了蹤影。你也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你狠一狠心,把頭扭了回來,吩咐隊伍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你從小熟讀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宮中生活是平淡如水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是你唯一的娛樂方式。你雖為宮女,卻一身心系國家安危。夜深人靜時,你的屋里總是飄出令人欲罷不能的斷腸琴聲。一日,你正在打掃庭院,忽聽外面歌舞升平,你好奇的跑了出去。看到匈奴使者抬著禮物前來歸降。你滿心歡喜,和幾個姐妹笑作一團。事后,皇上召數名宮女,問他們誰愿意與匈奴和親。眾位姐妹面露難色,你毅然站出,同意前去。
夜深了,你懷抱琵琶,踏上了征程。
駱駝隊平穩地前行著,黃沙打在琴上,發出了啪啪的聲響。你閉上眼睛,吟道:
路途漫漫向西去,琵琶聲中聞泣息。
我自臨到,何得再回長安去?
你的腮邊又滑過兩滴熱淚。這時,一名士兵從遠處跑來,說:“昭君姑娘,前面風大,請下馬行走。”你跳下馬背,向前走去。不遠處,匈奴的大旗正迎風飄揚。
- 上一篇:河馬會飛的作文想象(精選7篇)
- 下一篇:班級新鮮事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