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家風的作用800作文(精選5篇)
家風的作用800作文 第一篇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么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啟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在xxx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為“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后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著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為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抬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墻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四個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卻包含著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于現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營好,以家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是境界了。樂業,便是愛崗敬業。我現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余時間盡可能地了解多專業、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和冬至、春節,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揚!
家風的作用800作文 第二篇
家風是每個家庭潛移默化,自然傳承的習慣和守則。和小伙伴們一樣,我也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大家庭,家里每個成員都正直善良、和藹可親。爸爸告訴我,現代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是遵循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正能量的法則,只是提煉的角度各有不同。
我們的家風提煉的關鍵詞為:明德、律身、善事、濟遠。
明德是學習之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漸漸領悟了爺爺奶奶經常給她講解傳統文化小故事的內涵,也理解了外公外婆勤儉節儉的生活方式,知道了爸爸媽媽繁忙工作身影背后的努力進取。在這樣的氛圍里,她也嘗試著從自身、從小事去踐行這些道理。
律身是前進之基。律身在于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在上小學的這一年里,她已養成了規律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漸漸培養了不驕不躁、自我展示、團結友愛的心態。
善事是成功之源。做事,一要認真,二要堅持。
濟遠是理想之魂。她現在的理想就是長大了當個科學家,當個老師,當個……嘿嘿,太多了。
孩子也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比如,自己洗衣服,不僅能鍛煉自理能力,也可以理解媽媽照顧我們的辛苦。
爺爺對她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僅要學好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學好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那些知識需要親身去體驗,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用心去體會。有了這些經歷,才能明白天空是多么高遠,大海是多么遼闊,土地是多么芬芳,才能明白豐收的喜悅是離不開艱辛的勞作。因此,我們多次帶她跟著老師以及同學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浩瀚。
雖然她還沒完全理解我們的家風,仍需要師長以及父母把著邊兒我相信,等她長大了,一定會以實際行動充實我們的家風。
家風的作用800作文 第三篇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規范,是家庭風范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道德理論的體現。如果想要一個美好的家庭,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家訓,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
良好的家風是家庭留給每一個成員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之思,良好家風的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新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盡事,誠信待人,友善待人……這些,都能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家人,讓子女終生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我家也有家訓——本分做人,誠實守信。
良好的家訓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民風。古代就有好多誠實的人,孔子就是其中一個。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守信,正如它說過的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就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曾子殺豬這個故事就是講曾子是一個講誠信的人。故事主要講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于孩子要跟著去,妻子不答應便哭鬧不已,曾子的妻子許諾孩子回來后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子從市集上回來后,看見曾子捉豬來殺,連忙上前阻止道:“我不過和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以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妻子聽了,便讓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諾失信不殺豬,那么家里的豬保住了,卻在一個純潔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因此,我們不能欺騙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講信用的品質。
這些故事我看過許許多多,爸爸媽媽也常常告訴我要做個誠實的孩子。記得有一次英語考試,老師播放了聽力題的錄音,同學們都在認認真真聽,認認真真的答卷,教室里一片沙沙的寫字聲與電腦發出的聲音。很快,聽力播完了,該開始筆試題了,因為我的疏忽與不認真,一道題我沒聽清,碰巧我同桌聽清了,她也看出了我的憂慮,她碰碰我的桌子,意思是說想告訴我答案。我當然也想得到這道題的分數,但我一想,不能抄襲,所以我搖了搖頭,說我不需要,我又低下頭開始做筆試的題目。在此過程,她來問過我單詞的意思,但我還是搖搖頭,不告訴她。做好后,我走上了講臺,把試卷交給了老師。那次我有幸把那題蒙對了,而我同桌卻錯了,這讓我很高興,因為我贏得了那道題的分數,且沒有作弊,整張試卷的分數是真實的。通過這次考試,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要誠實守信,不能自欺欺人。
是啊!只有千千萬萬個家庭的風氣好,社會風氣才會好,只有千千萬萬個家庭和諧,才能實現全世界的和諧,家風正xxx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社風清才有社稷安。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千千萬萬個家庭學到好家訓,樹立好家風,用自己那微薄的力量帶動大家,讓所有微薄的力量結合在一起,讓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更和諧、更燦爛。
家風的作用800作文 第四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但念物力維艱。”這是一句人們常常掛在嘴的俗語,卻也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媽媽經常對我說,一個人要節儉,不能隨意浪費,雖然有些人很幸運,自己的父輩或再上一輩很有錢,但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富不過三代”。要是不注意節儉,盡管上一輩子再有錢,也總有一天會被花光的。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菜市場,媽媽總是東瞧瞧西逛逛,看到了自己的心儀的菜也不立刻買下來,而是去到別的賣菜攤上問一遍,不時的詢問價錢,討價還價,最終通過貨比三家,買下了物美價廉的菜......我終于忍不住的問媽媽一句:"媽,你看這的菜的價錢不就相差幾毛錢嗎?你又為何跑來跑去這么辛苦呢!大不了就多付一點嘛!"媽媽聽我這一句話,不緊不慢地對我講道:“我不是經常跟你說嗎,一個人要節儉,不要把不必要的錢浪費,就比如買一條魚,一家是10元一斤,另一家是11元一斤,你要買一條魚是3斤的話,你去10元一斤的那家買的話,這不就節省了3元嗎?如果到超市買東西,你要是少一角錢他也不會賣給你的!”
還記得那一次,我擰開水龍頭洗手,媽媽看見了上前制止我并教育到:“你怎么能這樣呢?”“怎么了......” 我委屈的說。“你洗手時水龍頭一直開著,這樣太浪費水了。在許多遠山區里,很多小朋友連喝的水都沒有,所以不論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節約用水!”媽媽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媽媽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孩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電視中演的那些缺水的災區吧!他們哪有你現在這么幸福呀!這時,媽媽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水龍頭擰緊吧,以后一定注意節約用水。”“好!”我大聲的應道。
在媽媽的影響下,我充分認識到節約就在我們舉手之間,平時的日積月累會慢慢變成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同時深深體會到父母以身作則,做好表率,這才是真正的家風家訓。
家風的作用800作文 第五篇
一說起家風,我就想起了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無規矩不成方圓;想起了姥姥小時候給我講的故事:孟母三遷、岳母刺字……老師也經常說,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長輩對后代的希望,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把孩子培養成人,無數家長甘愿當“牛”做“馬”,但是,真正讓自己的兒女成龍做鳳,光有無私的愛心還不夠,還需要用好家風培養好后代。想到這兒我頭腦中不禁涌現出爸爸媽媽教育我的一幅幅畫面。
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告訴我或老師。”!上小學了,媽媽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因為我記住了要與他人和諧相處,寬以待人的處事原則。
爸爸愛給我講:“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語文中學到的“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為了響應爸爸的教育,我現在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六點四十分從家里出發步行去學校,每天早上我都要走40分鐘,媽媽很是心疼我,總是提出“還是開車送你吧!”可每次我都會很堅定的說“不用,我能堅持。”是的,我真的一直在堅持,因為我喜歡那快速步行的感覺,況且這不僅提高了了我的身體素質,更增強了我堅韌的意志力。在前些天學校組織的冬季運動會中,我參加了3項比賽,其中200米跑步和鉛球全部拿了全校第一名。
現在,我已經讀五年級了,已經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的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媽媽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爸爸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我也一定會繼續傳承下去。
- 上一篇:小動物的新涼鞋作文(精選53篇)
- 下一篇:寫作文關門山風景(精選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