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精選10篇)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一篇
蘇武,有漢武帝派遣至匈奴是友好。不料,被匈奴扣押,并要求他背叛漢朝,臣服于匈奴的首領——單于。
蘇武嚴詞拒絕了匈奴的高官和俸祿,匈奴又把他關進一個了露天地穴里,并斷水斷糧。可蘇武仍沒屈服。最終,單于將蘇武流放到北海去放羊。臨行前,單于對蘇武說:“你若想回大漢,就待這些羊生了羊羔。”
蘇武到了北海,發現這些羊全是公羊,沒有一只母的。放眼望去,積雪皚皚,唯一能和蘇武作伴的只有一根代表大漢的使節和一小群羊。蘇武每天拿著這使節,一心想回到自己的國家。
蘇武渴時,就抓一把雪放到嘴里,用口腔的溫度將雪化成水,再一口一口地咽下去。餓了,就挖野松鼠的果子,搶老鼠的糧食,實在沒什么吃的就吃羊毛、吃皮襖。面對一個又一個困難蘇武對祖國的忠心絲毫沒有動搖。
夜,悄悄地來了。羊群安靜極了,月光慘白,無聲地講著蘇武的坎坷經歷。蘇武一個人生活在邊塞,望著遠方,輕嘆口氣,問自己:“什么時候,我能回去?”遠處忽然傳來笳聲,蘇武的心如千根針在扎,疼得他捂著胸口,含著胸。
一眨眼,北風又吹了起來。成群結隊的大雁飛過了漢朝的關塞。十多年過去了,使節上的飾物都掉光了,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都花白了,可他仍沒有屈服。有匈奴來勸他臣服于單于時,蘇武說:“任海干枯,石頭腐爛,我蘇武絕不背叛生我養我的漢朝。”
在家中,白發蒼蒼的老媽媽已年過七旬。眼也花了,腿腳也不靈便了,卻每天都站在門口盼著二字的歸來。妻子日日夜夜地守著洞房,盼著蘇武回家。身在北海的蘇武同樣惦記著老母親和妻子。想托人帶口信卻找不到人。晚上睡覺,身隔萬里的這一家人不知誰夢見了誰。
十九年就這么心酸地過去了。漢朝日漸強大,使匈奴心驚膽碎,敬著漢朝。蘇武也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與家人團聚,效忠于漢朝。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二篇
暮秋時節,凜冽的寒風將漫地枯葉吹的四處飛揚。嚴寒,籠罩了整個世界,寒冷中我讀懂了蘇武,明白了蘇武的心聲,明白了蘇武的忠誠,更加明白為何蘇武為后世千古傳頌。
時光回轉,公元前100年,漢武帝為了答謝匈奴單于的善意,命蘇武帶領使團出訪匈奴——一個荒涼蠻夷的國度。外交使臣做來并不易,因為“虞常事變”,蘇武等百余人被單于扣押,面對衛律名與利的誘惑,面對衛律的酷法嚴刑,有人屈服了,得到榮華富貴,而蘇武最終不肯向單于面北稱臣。
為此,他被流放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條件是特別無理—公羊生仔,蘇武才能獲釋歸漢。
茫茫北海,無邊無垠地凍天寒,人煙罕至,唯一和蘇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漢廷的旌節,刺骨的寒風吹遍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吹彎百草的腰,吹折樹木的枝。也惟有蘇武手持旌節活著,挺著,誓死不屈服。身上單薄的衣衫,飽經風雨的洗禮,支離破碎,僅能蔽體,已經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風似箭刺入骨子里。蘇武饑食野草,渴飲雪水,心中卻依然操守著諾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捍衛漢廷的威嚴。
悠悠19載,已是兩鬢斑白的蘇武,終于有了回國的機會。回到祖國的那一刻,他依舊手拄那件跟隨自己19年,卻又是色以褪盡的旌節,高拍頭顱,激動的流下幸福淚水。蘇武沒有司馬相如文章寫的華美,也沒有李廣馳騁沙場的英勇,但他卻默默的信守對祖國的諾言。北海牧羊的英雄氣節,足以令他萬古流芳……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蘇武的英雄氣節譜寫一曲“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正氣歌。蘇武的故事催我淚下,蘇武的氣節催我奮進。青山依舊,綠水依然,秋還是那樣寒。走在秋風中的我終于讀懂了何為“忠誠”,何為“英雄”。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三篇
茫茫北野,遼闊蒼穹,在望無邊際的朔北之野,你是否唱著雄渾的歌曲,在那片荒寥的硬土上行走?
你是否還在懷念著家鄉的日光,是否也在憂愁?你是否在星空下,伴著羊群的綿音安然入夢?在夢的漣漪中依洄,在深深的巷口,任黎明的疏雨敲打著院落的寒梅,落下一片片精致的鄉愁。清香倏爾來兮忽而逝。天亮了,陽光灑在你身上,灑在大地,灑在每一只慵懶的牧羊。
你睜開了雙眼,醒了。沒有星光,沒有深院,沒有雨夜沒有花香。有的只是眼前這望不盡的草野啊,回不去的夢。你沒有說什么,依舊持著使節,牧著雪白的羔羊,行走在這蒼茫的土地上。你沒有絕望,你知道,只要太陽還會升起,你就沒有理由倒下,新生的太陽就是你新生的理想。會回去的,你堅信。于是你驅趕著羊群,享受今天的陽光。
你的耳邊常伴有聒噪的聲音回響:歸順吧,你將擁有一切,蘇武,投降吧!然后你莞爾一笑,他們不明白,你到底還在堅守什么呢?你不語,依舊持著使節,縱使它早已破落。天空不定,霎兒雨霎兒風。你沒有家人為你“愁下眉頭,又上心頭。”也沒有妻子為你“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又何妨?一蓑煙雨任平生!
赤膽忠誠,說不盡你的錚錚鐵骨;堅韌不屈,道不出你的一片鐘情。
夢回大漢,你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愛得陶醉。你的明眸從不含半點淚水。你有著沸騰的熱血,足以把著草野化為灰燼;你有著堅定的威嚴,足以使那寂寥的山河破碎;你有著滿腔的熱情,足以把千萬年的冰雪融為淚水。而你,只是默默的行走,行走在這蒼茫的硬土上,驅趕著羊群,揮舞著脫落的使節,漸行漸遠。
你最終回到了家鄉,好久之后。
你的身影,一直映落在屬于你的土地上。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四篇
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也許,漢武帝執政期間就是一個出英雄的時代。李陵是,司馬遷是,蘇武也是。
李陵是位大漢名將,平時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國士之風;戰場上也有“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重創十萬敵騎,有令匈奴聞之色變的雄姿。卻終因矢盡糧絕,寡不敵眾,而被迫投降。
我想,在被降的瞬間,李陵會有不甘,也會有坦然。不甘就此認輸,不甘被人誤認為叛徒,也因竭力抗爭而平靜。也許他會希望所效忠的君主會懂他信任他,信他那顆愛國的忠心,降敵只是保全,無奈之舉,只是像當年勾踐臥薪嘗膽的隱忍,只是為了有朝一日,再報效漢朝,平定匈奴。也許他也知道以武帝的性格斷然不會容他。后來,也就有了劉徹將他的親屬或殺害或流放,李陵也由此斷了回漢的希望。
平時盡職盡責,危機時為國捐軀者實為英雄。
司馬遷是位文人,也曾對劉徹抱有幻想,異常勤奮的做太史令,成為一個御用工具,博得劉徹歡心。然而,在為李陵辯護后遭受宮刑的殘酷現實下,發生轉變。從一個書生走到了與帝王相依的封建體制的對立面。
君主可以摧殘我的肉身,但摧毀不了我的精神;可以奪去我的生命,卻打不倒我的精神。武帝少了一個太史令,歷史上卻多了一個有傲骨的文人,我想那根傲骨一直就在司馬遷的內心深處,即使沒有“李陵之禍”,在未來的某天,也有與李陵遭遇相似的人等著司馬遷去為其辯護,他遭受刑罰,創作出《史記》,緣于心中的那根傲骨。
有骨氣,有血性,有傲骨的人實為英雄。
蘇武是漢朝使節,出使匈奴,匈奴游說蘇武變節,但并不成功,于是他被派到“北海”直到公羊產仔時才能回中原,“北海”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那里即使在盛夏時分也有沁骨的涼意,更何況蘇武在那里呆了19年。
我想,蘇武在茫茫草原牧羊時,在夜里的夢中都會想到自己的中原;在他聽聞母親去世,妻離子散,在聽到胡地笳聲也會感到心酸,但他覺得這都是值得的,因為他想君主定會知道自己忠心效國,定會接自己回中原,也因其有執著的信念。
蘇武的忠與李陵的忠不同。
蘇武不投降,因為他是使節,會使國家受辱;
李陵投降,因為他是將領,他要找機會重新報效國家。
有執念,有夢想的人是英雄。
畢淑敏在《蘇武,在何處牧羊》的結尾寫到“我有一個愿望,貝加爾湖知道。”那便是貝加爾湖永恒,蘇武永恒。而我也有夢想,只愿每個英雄都被世人記住。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五篇
“加油,加油,加油……”我們的助威聲連綿起伏,響徹云霄。只見它黑白相間的毛發全豎了起來,四肢緊繃,一塊塊腱子肉小山似的鼓了起來,水汪汪的眼睛堅定的圓睜,忽然,它縱身一躍,從墻頭跳了出去。
要問它是誰?它就是身強力壯而又非常可愛的牧羊犬——帶帶。
它的毛雪白雪白的,還鑲嵌著幾處發亮的黑毛,非常漂亮。三角形的耳朵像雷達一樣靈敏,尖尖的嘴唇向外凸出,很是可愛。它身材魁梧,四肢修長而健壯,站起來和我差不多一般高,柔軟的尾巴時而似水,時而似鋼,它那閃著寒光的眼睛和一嘴的鋼牙讓人不寒而栗。但你別被它的外表嚇壞了,其實它特別可愛,也很溫柔。
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它正好和它的主人在樓下玩。一見到我,它就撲了上來,把我按倒在地,用它濕濕的舌頭舔我的臉,對我比對它主人還親呢。我從書包里拿出飛盤,一轉頭,發現它正用水汪汪的眼睛看著我,眼神中充滿了疑惑與好奇,好像在說:“你在干什么呀?是好玩的還是好吃的?”當我拿出來給它看時,它興奮地叫了起來,一蹦三尺高,接著又在我腳邊蹭來蹭去,好似在說:“太棒啦,我最喜歡玩飛盤了,我們快開始吧!”于是我使勁一扔,飛盤像一只黃色的鳥,箭一般地飛了出去。它用后腳一蹬狂奔而去,飛盤一下子往上飛,隨后又朝我飛過來。我一躲,飛盤一下子飛到了一面墻上。只見它縱身一躍跳到墻頭后叼住飛盤,然后一轉身又回到我們身邊。如此高難度的動作對它來說卻輕而易舉,我們不由得爆發出陣陣的喝彩聲。
你看,帶帶是這樣的可愛,看了我的介紹,你對牧羊犬有一點點了解了嗎?想跟它交朋友嗎?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六篇
孫老師在講解生字的時,讓學到了很多以前不太了解的.知識,比如:講“旄”時,出示“旄”“旗”,采用對比的學習法,同時告訴學生“”是個部首,讀 部,接著出示甲骨文和現代漢字對比(圖像旗在飄)“”部的字都與“旗”有關。
還有,在講“辱”時,老師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說出帶有“辱”字的成語,根據同學們說的這些詞,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合適更好地、更形象地了解詞義。向講解“匈奴”時,先讓學生找出與“匈奴”相同的詞“胡”,引導學生說出學過的帶有“胡”的詩句,這樣同學們不僅學了新知識,而且還復習了以前學的知識,從而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孫老師的這節課雖然結束了,但蘇武“留胡節不辱”的英雄氣節依然回蕩在心頭,他那種堅強不屈,忠貞不渝的精神終將震撼所有人。孫老師別具一格的教學設計,精湛的教學藝術,更讓我回味無窮。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同時,更要感謝張老師能提供這么優秀的教育資源,讓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新教師做在家里也可以給自己充電。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七篇
每次讀《蘇武牧羊》時,我心中都會涌起一股暖流,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讓我懂得要像愛媽媽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
漢武帝時,蘇武被任命為使節,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人不講信用,把蘇武囚禁起來,還不給他食物和水,蘇武又餓又渴,昏死過去。就在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冰涼的雪花飄在蘇武身上,蘇武被激醒了,蘇武手撫旄節,心想無論如何不能這樣死了。于是,他靠吃雪和身上御寒的氈毛活了下來。后來,狡猾的單于派人給了蘇武五十只小公羊,讓他去北海放羊,還說只要讓公羊生了小羊,就能回到漢朝。蘇武沒有屈服,每天拿著視若珍寶的旄節,在天寒地凍的北海牧羊,向往著能有一天回到祖國。
十多年過去了,在漢朝強大的軍事打擊下,匈奴和漢朝講和,經過許多人的努力,蘇武終于回到了祖國。當白發蒼蒼的蘇武手持光桿旄節出現在大家面前,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大家像迎接凱旋的大英雄一樣歡迎蘇武回來。
有人會問:“什么是豪放的英雄本色?”我想,像蘇武一樣,無論自己遭遇了什么,始終不忘精忠報國,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這就是豪放的英雄本色!
祖國就像母親一樣撫育著我們,如果沒有祖國的保護,我們怎么會有幸福安寧的生活呢?祖國像媽媽一樣愛我們,我們更應該像愛自己的媽媽一樣愛我們的祖國。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祖國都不愛,那他的生活就沒有了意義,在遇到困難時也會變得孤獨無助,就像大漠里的流沙,不用風吹,自己就會陷下去。
每個人都要在社會上立足一個“忠”字,讓我們做一個跟蘇武一樣的人吧,心里時刻裝著祖國,學好本領,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八篇
傍晚,一片片的云霞,把天空織成了一幅綺麗的奇景。
在著美麗的云霞之下,有一個孤獨的身影。衣衫襤樓的她在夕陽的照射下顯得更加憔悴。
她身后的羊群,一只只是那么的肥壯,那么的可愛,那么討人喜歡……跟她完全不同。遼闊無垠的大草原上,立著她瘦小的身影。她的眼神里,似乎充滿了哀傷。貧苦的她只能以放牧為生。她的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虔誠地禱告,是在祈禱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坎坎坷坷嗎?還是祈禱自己的羊能更肥、更壯?還是……
她仍然低著頭,她還年輕,向往著美好的未來;她還年輕,憧憬著過上幸福地生活;她還年輕,盼望著自己的生活更加快樂……
羊群還在無憂無濾地吃著草,它們似乎不知道什么是貧苦,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凄涼……它們“咩咩”地叫,表達了自己無限的愉快。這些可愛的小家伙逗得主人忘了憂愁,忘了悲傷。
一直在沉默的牧羊犬叫了起來,是在歌唱?呻吟?還是吟誦?我想它一定是在提醒主人該晚歸了吧。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們,給這片大草原添了一道獨有的風光……
晚霞慢慢消失了,但西天還飄著幾瓣“紅雨”,最后“紅雨”也消失了,天漸漸黑了。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九篇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喜歡讀書,我想大家也一定喜歡。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牧羊神豹》。
主人公我是個牧羊人,養育著一只名叫梵娌的牧羊犬,我用一雙膠鞋換了一只黑貓,梵娌不照顧它。我去詢問了老獵人,老獵人看了看,說這其實是一只黑豹。我一心想著要發財,就勉強讓梵娌照顧它,可一個星期后,情況變了,老梵娌像親生兒一樣照顧它,它也很愛老梵娌。
終于有一天,老梵娌死了,我給黑豹起名叫三點金,因為它全身烏黑,只有頭兩側有三點金魚,就起了這個名字。三點金咬翻了了新的牧羊犬,又給羊圈里邊撒尿。我有去問老獵人,他告訴我,黑豹把這當成了自己的領地。
它要充當牧羊犬,我不放心,就親自帶他去牧羊,它越來越像老梵娌,還對我搖著尾巴,但它的尾巴卻像個棍子,見了別人,還會叫。
它牧了幾天羊后,越來越負責,比得上三個平常的牧羊人,最后它和老梵娌一樣可以獨立牧羊了。同時我也出了名。有一天,少了一只羊。后來,每隔五天少一只,我發現,它把羊給了一只雌性金錢豹吃,我就把它放了。從那時起我就和一只叫青面龍的牧羊犬生活在一起,總會發現赤斑羚死在我門前。原來它吃了我四只羊,還了我四只赤斑羚,從此他就遠走高飛了。
蘇武牧羊感想作文800字 第十篇
黑夜里,總有一陣牧笛聲在伴著一片草坡,那是牧羊的孩子在吹著笛。
夜里的草坡很靜,只有小草被風吹動的聲音,孩子呆滯地望著星星與月亮。他知道月亮總融不進星星群里,雖然自己發散的月光,但也只照在別人身上,自己眼里除了那些小行星可以羨慕,其余的皆是一片黑暗與無盡的宇宙。
小孩數著小星星,嘴里念著:“一顆,兩顆,三顆……”。數著數著便靠在小石塊上睡去了。草坡上沒有別人,只有幾只小動物。牧羊的孩子從小就失去雙親,便成了個孤兒,誰也不想要撫養他,只能靠他自己一人養活自己。而牧羊的孩子很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去學堂,有時,他會丟下羊,便跑去學堂門外偷偷聽課,被那里的老師叫到:“這是誰家的孩子,我的課也敢來偷聽。”旁邊上課的孩子都會議論著,說道:“他是個野孩子,沒有爸爸媽媽,誰也不要他,他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呢……”牧羊的孩子總會委屈甚至傷心的低下頭去,然后便跑掉了。
每當這個時候,牧羊的孩子總會跑到草坡上大哭,然后望著天,天總是黑的,他感到的只有凄涼。
當牧羊的孩子一直都沒有放棄,他除了放羊外,還去割野草,再拿到集市上賣;幫紡織人家送緞子;他把人家孩子不要了的紙都集到一起,放在寶貴的盒子里。他去折下蘆葦的葉子編成小孩子的玩意到街上去賣;他還把母親留下的一小塊田地種上了菜,每當收成了就拿去賣;夏季的荷塘上總有他的聲音,他在抓青蛙和蛐蛐,然后采了荷花,青蛙和蛐蛐放在一個籃子里,給它們各編一個小筐簍,再把這些賣給那些孩子們,總有人來買。荷花交給有錢人家的管家,總能討個好價錢;秋季去野外采果子和野菜,在集市上這些是很熱銷的。就這樣,他攢下了好多錢。
終于,學堂上有了一個尤其刻苦的孩子,他省吃儉用,把錢都拿來讀書用,平日里就去做很多份工,終能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