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數學小故事作文400字(精選6篇)
數學小故事 作文400字 第一篇
在森林里,住著一個兔子家庭,家庭成員有:兔爸爸、兔媽媽、兔姐姐和兔弟弟。它們加起來的年齡是73歲。兔爸爸比兔媽媽大3歲,兔姐姐比兔弟弟大2歲,四年前家庭中所有成員的年齡和是58歲。現在家里每個成員各是多少歲?
思路:根據四年前的年齡和求出現在應有的年齡和,再與實際的年齡和比較。
1、根據四年前家庭所有成員的年和是58歲,可以求出到現在都增長4歲以后的年齡和是:58+4×4=74(歲)
2、現在實際的年齡和只有73歲,可知最小的兔弟弟現在只有3歲,兔姐姐比兔弟弟大2歲,兔姐姐是3+2=5(歲)
3、現在兔爸爸和兔媽媽的年齡是:73—3—5=65(歲),它們的年齡差是3歲,兔爸爸現在的年齡是:(65+3)÷2=34(歲),兔媽媽現在的年齡是:34—3=31(歲)。
同學們你們算對了嗎?
數學小故事 作文400字 第二篇
從三年級開始,我最喜歡的科目是數學,因為數學是多么的奇妙啊,而我對數學成績也是最在意的。
今天要發數學期中考試的成績你,心里真是好緊張啊。
中午,開始發數學試卷的時候,我的心里開始坎坷不安。數學試卷發到了我的桌子上的時候,我的心看是砰砰的跳,生怕考試考不好。我的心里開始糾結,最終我還是選擇翻開。“見正奇跡”的時候到了,我把試卷翻開來一看,我激動的心情頓時下降到極點。‘97’分離我想象中要考的‘100’分還差‘3’分。我想;因該是難一點的題目錯了。沒想到我一看竟然是簡單的畫圖題錯了。我的心情再一次失落到極點。我千算萬算都沒算到是畫圖題錯了。畫圖題是數學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沒想到我會從這而‘摔倒’。
我的心里再一次坎坷不安,因為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他們肯定會大發雷霆的,真想時間過的慢一點,讓我可以晚一點回家。可是時間好像跟我對著干一樣,光陰似箭般的‘流失’著。回到家,我吞吞吐吐的把考試成績告訴了爸爸媽媽,心里想;這次肯定會受到懲罰了。爸爸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思,不但沒有懲罰我,還安慰了我。這使我很快的從悲傷中走出來。從哪兒
摔倒,就從哪兒站起來。為了使我的數學成績提高,我訂了《數學報》和《天天練》。
我相信,只要我認真聽課。努力的學習,就一定會在下一次的數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數學小故事 作文400字 第三篇
數學是一門既簡單又復雜,但又有趣的功課。為什么說它復雜尼?那是因為一道題目有很多種解答的方法。比如:一個幾何圖形的陰影面積,可以用幾種方法來解答出來。為什么又說它簡單呢?那是因為它都有一定的規律,只要方法用對,一道題目很快就能算出來。那又為什么說它有趣尼,比如:有一道題目,小紅有20個蘋果每天吃4個,小華只有16個蘋果每天吃2個,問小紅和小華怎么才能同時吃完。數學就是這么有趣又復雜和簡單啊。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們來到超市里面到處都貼著折的標簽,什么是折,難道是什么東西只要元錢嗎,我這樣一想反正挺便宜的,我也買點我喜歡的東西吧。我來到賣玩具的貨架那里,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個玩具,是芭比娃娃我拿起就走。
我們去結賬了,我們來到結賬的地方,我拿出芭比娃娃給營業員阿姨掃描,只聽阿姨說打完折170元,我一聽這么多錢,我問了一下阿姨不都是元嗎,怎么這么多錢?阿姨微笑的對我說,是折,就是10元錢的東西只要元,啊,原來是這樣。我低下了頭,戀戀不舍的把東西放在了一邊,媽媽看我挺喜歡的,說只要你算出來原價是多少的,就買了送給你,我一聽心情立馬高興起來,我心里默算了起來,我是這樣算的,100塊只要85元兩百塊錢就是170元,我說原價200元,媽媽聽了高興的笑了,我拿著東西高興的回家了,原來數學到處都能用到。
數學小故事 作文400字 第四篇
前幾天和爸爸看電視,他看的是足球歐冠賽的直播。我看見他們是用“丟硬幣”的方式來決定誰先拿球。我覺得的這個方法很有意思,我就問爸爸:“他們一直都是用丟硬幣的方式來決定誰先全球的嗎?”爸爸說:“是的,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這時我突然想到,那是正面多還是反面多?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就說:“其實,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機率是一樣的。”說完給了我一枚硬幣,讓我自己去做實驗。
我覺得這非常有意識,在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小知識的存在啊。于是我就拿起硬幣丟了起來,丟著丟關我覺得這樣是不對的,于是我就拿起一個小本子,之后再丟硬幣,以一百次為基礎開始記錄。
一百次硬幣丟完了,我數了數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情況。正面出現53次,反面出現了47次。正面和反面的出現次數差不多。我認為可以近似看出硬幣的正面反面出現的機率為50%。
做完實驗后,我覺得這次的實驗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原來在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的知識存在,只有多認真思考,就一定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各種知識。
數學小故事 作文400字 第五篇
星期天,我和爸爸玩了一個有趣的數學游戲——“搶30”。
游戲開始前,我們首先了解了游戲的規則。這個游戲的規則是:參加游戲的人每人每次最多報三個數,至少報一個數,每人報的每個數不得與自己報過的或對方報過的重復,也不得跳過任何一個數,比如一方說“1”,對方可以說“2”、“2、3”或“2、3、4”。誰最先說到30,誰就是這個游戲的贏家。我心里想,這個游戲還不是小菜一碟?
游戲開始了,我想,先說一定能占便宜,掌握主動權。于是,我搶先說:“1”,爸爸說:“2”,我說:“3、4”,爸爸說:“5、6”…… 經過一番激戰,爸爸贏了。我不服氣,和爸爸開始了第二局比賽,結果我又輸了。我很沮喪。爸爸看出了我的不高興,對我說:“這個游戲不是隨便報數就可以贏的,這里面是有規律的,你自己動腦筋想想看。”爸爸又陪我來了幾局游戲。慢慢地,我發現了里面的規律,每四個數為一組,要想贏,就要進行推算,并且搶到關鍵的數。可以從后往前倒推,如:30→26→22……→2。也就是要先搶到2,然后是依次搶到6、10、14、18……,掌握了這個規律,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游戲結束了,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這個小游戲實際是反映了數學中的對策問題,很多數學游戲都是有學問的。”經過這個有趣的數學游戲,我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
數學小故事 作文400字 第六篇
雞兔同籠這個問題,就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搞笑的問題。書中就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就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方數,有35個頭;從下方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明白《孫子算經》中就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就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一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如果籠子里有一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采取直接的分析,而就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