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寫老師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寫(精選6篇)
寫老師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寫 第一篇
1.蒲公英
春,踩著田野上剛剛露頭的的小草姍姍而來,帶來溫暖,也帶來細細的雨。
被春雨洗過的大地嬌嫩青翠,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小草的芬芳,蒲公英金黃色的花兒便綻放在這雨后的土地上,低低的矮矮的,掛著雨后的露珠,被不是很高的小草遮掩著。但那金色的黃實在太誘人了,放眼便收入了蒲公英那樸實的身影,一朵,兩朵,星星點點地散落在綠色的草毯上,使雨后的春意更加盎然。
對蒲公英的認識和好感則來自童年的記憶。兒時,無憂的童趣常驅使我赤足在春的草毯上嬉戲,蒲公英那黃色的小花便是當時最愜意的玩具,那一片片被我撕下的黃色花瓣,曾啟蒙過我對數目最初的概念,更有趣的是等成熟的蒲公英花盤再度張開,里面的白色絨毛翻卷成一個球狀時,我會小心翼翼地把它摘下來,高高舉起,對著太陽用力一吹,于是無數張小傘飄向空中,借著風力在空中蕩漾,忽高忽低,時左時右,有時眼看著就要墜落到地面,而一陣微風吹過來,那小傘又晃晃悠悠地升起來,越飄越高,越飄越遠,漸漸的遠離視線,消失的無影無蹤。埋在童年心底的,是一個惆悵的疑問,那張遠去的小傘,會在什么地方停留?
許多年過去了,我也漸漸的長大成人,為了生計,為了養家糊口,就象當年那棵蒲公英的種子,在社會上飄蕩。有時工作做的很有成績,也很得領導賞識,于是加薪提職的夢幻常在眼前晃來晃去,而不知從哪刮來一陣風,轉眼間一切都煙消云散,我也就象蒲公英的種子晃晃悠悠的飄離老板的視線,消失得很遠。
我走過很多地方,在“一枕暗香聽擼聲,尋夢無痕到江南”的.水鄉,在綿延起伏的太行山山脈的峻嶺上,在大西北《絲綢之路》的荒涼路旁,我都見過蒲公英的身影。一陣風把她們吹到了東南西北,于是東南西北都有了她們的家,每當在異地見到蒲公英,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像是同命相憐,像是久別重逢,我不由得感謝起那陣風,是它讓我漂泊四方,是它讓我在他鄉遇到故知。
當年飄失的那張小傘至今未找到下落,不知是否就像如今的我依然還在茫然地飄蕩,飄蕩久了就要想到歸宿,真不知歸宿在何方。近日偶翻《本草綱目》見記載:“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作用”。
2.紫藤蘿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1]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也看不見藤蘿花了。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寫老師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寫 第二篇
有的人喜歡桂花,因為它很香;有的人喜歡桃樹,因為桃樹的樹枝婀娜多姿,好看極了,還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可大家曾注意過不起眼的小草嗎?小草雖然沒有桂花那樣香氣迷人,也沒有桃樹那樣有姿態,但是它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它甘愿用自己的身體裝扮世界,小草比牡丹更高貴,比荷花更高尚。
小草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只要有陽光和土壤的地方都有它的影子。小草的內心世界幾乎是封閉的,它從來不為外形的美丑而心煩。它所關心的是自己要設法活下去,為此必須和惡劣的環境博斗,以便長出堅韌的身軀,爭得陽光的照耀,得到更多的養分。
它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它們活一天就會奮斗一天,遭到踐踏挺直腰板,死過一茬再度復生,拼死掙扎,絕無怨言。
我愛小草,愛它的頑強,愛它的無私奉獻,更愛與它一樣頑強的中華兒女。
寫老師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寫 第三篇
你笑,甜美的梨渦,讓人迷醉;你哭,便如帶雨梨花,惹人愛憐,特別的你,定能綻放后收獲碩果。
做個一個梨花一般女子,擁有你的自己的笑,自己的哭。懂得自愛自憐,學會堅強勇敢。拂去自身浮華,回歸最本真的自己,一顰一笑,無疑不透露著你內心的純粹干凈。就算外面的世界再不堪,再混亂,你也要像梨花一樣,保持自己最高傲的姿態,不去做那黑暗潮水的弄潮兒。
做一個梨花一般的女子,對生活看輕看淡的同時也要樂觀地堅守。我們雖然不能脫離社會,做一個世外之人,但我們可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懂得放下,亦懂得再放下中堅守。
做一個梨花一般的女子,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傾國,不傾城,亦不卑不亢。我沒有過優的生活,我還需要為生活奮斗,我只是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女子,但我要梨渦淺笑,笑靨如花,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一個似梨花一般的女子,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一個梨花一般的女子,愛自己,珍惜自己,精心的裝扮自己,就算自己不美,也要讓自己干凈得體,落落大方。
做一個梨花一般的女子,溫暖如陽,干凈如水,過屬于自己的似水年華。
寫老師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寫 第四篇
我在小新星學校補習作文,教我作文的是一位很年輕的男老師,我們很喜歡他。
作文老師姓蘇,個字很矮。有兩彎粗粗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很英俊。蘇老師看到我們不懂的地方,會細心教導,這個作文班,是3至6年級,年齡差距很大。這一課老師教我們“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很快40分鐘過去了,我和其他5,6年級的同學都懂了,老師看著那幾個3年級同學,走過去問,他們懂不懂。那幾個同學直搖頭。于是老師用自己休息的時間給他們講解,直到他們懂了。
蘇老師不僅認真負責而且很受我們歡迎。
蘇老師教很多班,每一個學生都很喜歡他,他一從辦公室出來,很多同學就會圍過來,找老師聊天,放學了,我們都會說上一句“老師,再見。”
這就是我的作文老師。
寫老師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寫 第五篇
停電了,人們都打開了的電燈,來找要光明,卻都沒有看見蠟燭。過了一會兒,電燈也沒有電了,怎么才能照亮光明呢?這時候,就用著蠟燭了。人們紛紛點燃蠟燭,雖然只有一點點的火苗,卻為人類點亮了光明。當電來了的時候,再看看蠟燭,已經燒完,變成蠟了。
它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它為的就是可以為人類獲取一點點光明,或是給人類帶來一點點溫度,照亮屋子,溫暖心懷。可是卻犧牲了自己。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那一天晚上七點,我正在看書,忽然停電了,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媽媽立刻拿來了蠟燭,點燃了它,為我們照耀了光明。九點的時候,又來電了,這時,蠟燭也燒完了,我凝望著蠟燭。
弟弟說:“哥哥,你在看什么呢?”
“蠟燭呀,蠟燭為我們做出了貢獻,卻犧牲了自己,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學習它這種不求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對弟弟說。
在生活中,具有蠟燭品質的人有很多,清潔工就是。他們在馬路上掃地,從來沒有人注意過他,他也從來沒有停下過,一直在掃,為人民默默奉獻。
我長大一定要做一個擁有蠟燭和清潔工品質的人。做一個為國家、人民默默奉獻、不計名利的人。
寫老師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寫 第六篇
有一次,我在做作業時,家里突然停電了,我什么也看不見,黑漆漆的一片。我就想起蠟燭正放在電話邊上,我就摸黑走到了蠟燭的旁邊,點燃后,就開始做作業了。
不知何時,我看了一眼蠟燭,蠟燭的光黃黃的,火苗很旺,樣子好似一棵茂盛的圣誕樹。只見蠟燭正在一點一點地減少,而火光卻源源不斷地從那里釋放出來,照在我的身上,鋪灑在我的作業本上。
我想:能把作業寫工整,可歸功于蠟燭呀!沒有它,我也許沒法動筆呢!想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又向蠟燭看了看,只見蠟燭還散發著柔和的光,蠟油正一滴滴地從蠟口落下來,滴落在桌子上,而燭光卻照亮了整個房間,照亮了每一個角落。
就在這時,我突然想到蠟燭的精神——它沒有鉆石那樣華麗,也沒有陽光那么耀眼,可是,它有一顆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心。
這時,爸爸走過來,見我正在思考,又看見桌子前燃燒的蠟燭,一下子就明白了,語重心長地說:“蠟燭是平凡的,經常被我們忽視。可是,在我們真正需要它時,它卻不計較我們對它的忽視,為我們奉獻它的一絲光;人也要這樣,我們要做對他人、對國家有用的人,還要做一個默默奉獻的人。”
蠟燭雖然熄滅了,可是爸爸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