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濫竽充數讀后感(精選5篇)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 第一篇
一個人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須要是自己的真才實學。就像學習一樣,是絕不能華而不實,弄虛作假,去自己騙自己。我在一本書上偶然看到一則寓言——是《濫竽充數》,他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要我沒做事要認真,虛心,不可以不懂裝懂,比須有耐心,才可以學到本領的。
這則寓言講的是這么一件事情,在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竽,并且要300人同奏,他對每位樂師都有重賞。一天一個南郭先生聽到了這個消息,就來到這里給齊宣王演奏。其實這個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他只是混到這里來騙取銀兩的,后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泯王繼位,而他喜歡聽一個人單獨演奏的,這個南郭先生知道后,連夜逃走了。
濫竽充數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做人不能向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學而無術,經不起考驗,這種人始終會被社會淘汰,會被時代淘汰的。成為一個沒有用的人(二等廢物)。
正所謂眼王高山,腳踏實地的去做每一件事。我明白了到身邊明日的棟梁,要靠真才實學,絕不能有半點虛假,只要我們樹立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識的高峰。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 第二篇
《濫竽充數》是個成語故事,我們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在學習上,一定要有真實的態度,不可以濫竽充數。濫竽充數就是不懂的人裝做很懂的樣子,正如齊國的南郭先生。
戰國時期,齊宣王非常喜歡聽人吹竽(竽是一種樂器),他喜歡讓很多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他不會吹竽,但他聽說是很多人一起吹竽給齊宣王聽,于是他裝做是一位吹竽高手,報名參加吹竽。
每當齊宣王想聽吹竽時,南郭先生也混在吹竽者中,鼓起腮幫,按著竽眼兒,裝做一副認真吹奏的樣子。沒想到齊宣王和其他吹竽者居然沒有發現,齊宣王還給他和別人一樣的俸碌,并贊揚他吹的好聽。南郭先生心里得意洋洋,繼續投機取巧,每次都混在吹竽人中。
可不久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可他喜歡一個個地吹竽,南郭先生見此,只好無奈地逃離了。所以后人為了諷刺象南郭先生這樣沒有真本事的人,就有了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
我們平時也經常看到濫竽充數的例子,記得有一次早讀課,老師讓我們背誦應該已經會背的古詩,于是同學們便一起大聲背誦起來,背了一會,我發現平時大嗓門的幾個同學聲音很小,我還納悶他們今天怎么了,難道是集體生病了?老師打斷了我們的背誦,讓那幾個同學起立單獨
背誦,結果他們一個個張口結舌背不出來。老師搖著頭說道:“你們呀,真是一個個的小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呀。”他們羞愧地低下了頭。
同學們都應該知道濫竽充數是不好的,要認真學習,千萬不要做小南郭先生在學習上濫竽充數。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 第三篇
讀了《濫竽充數》以后,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要實事求是,不要做沒有真正本領,而混在行家里湊數的人。像孔子所說得那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乃為知之。”
寓言中,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為了索取報酬,居然去濫竽充數。不會總是不會,到了最后,還是被迫走出了皇宮的大院子。剛學這則寓言時,自己還以為是一個離自己很遙遠的一個故事。可琢磨起來。,這則寓言的寓意真是回味無窮,讓人深受啟發。在平常的生活中,向濫竽充數這樣的事情很多,例如:背課文時,有的同學不會被,嘴形對不上,聲音不敢出,糊里糊涂的亂背一氣,到頭來還是自欺欺人,自己騙自己;可有的'能倒背如流,背得滾瓜爛熟,自己心里也踏實,老師也放心。
這篇文章,引人入勝,使人觸感而發。我覺得一定要學好本領,不要想南郭先生濫竽充數。齊宣王對下屬不明察,不分好壞,使投機取巧的人鉆了空子,有機可乘。同時也告誡我們:學習任何技術技能,都容不得馬虎,只有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刻苦鉆研,掌握真本領。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 第四篇
翻開成語故事,我被書中《濫竽充數》深深吸引,它使我懂得了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
有一個叫濫竽充數的成語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人合奏吹竽,所以派人搜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只吹竽樂隊,并受到了優厚的待遇。有個叫南郭的人根本不會吹竽,但也混了進去。每次合奏吹竽的時候都只是做做樣子。齊宣王去世后,他兒子齊湣王偏喜歡聽樂師們單獨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聽說后十分害怕,趕緊溜走了。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濫竽充數這個成語的意思,它是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數,或是以次充好。同時,我也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弄虛作假,靠僥幸取勝。沒有真才實學,最終是站不住腳的。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在少年宮學英語時的情形。有一次,濫竽充數的故事再次上演,而我就是故事的主角。英語課學了新單詞,老師讓我們回家多讀讀,我也沒在意,只讀了一遍,心想到時候做做樣子就行了。上課了,老師先讓我們讀了一遍,我做著口型,裝成一副很熟練的樣子,其實我根本就沒讀出來音。終于讀完了,我長嘆一口氣,以為這樣就完了,沒想到,老師對我們讀得不太滿意,竟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讀。我的心一下子懸到了嗓子眼里,急得抓耳撓腮。輪到
我了,我沒讀幾句就吹不下去了,只得紅著臉老老實實說了實話。結果自然免不了挨老師的一陣數落,受同學們的一頓嘲笑。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濫竽充數是不行的。
我喜歡《濫竽充數》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或可笑或引人深思,但都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明白了事理。讓我懂得了: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 第五篇
《濫竽充數》這個故事講述了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南郭先生的人,他很聰明,可總是把聰明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當他聽說國君齊宣王喜歡聽許多人聚在一起吹竽,就用一些花言巧語混進了隊伍。其實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每次演奏的時候都裝模作樣吹了一番,還白拿薪水。就這樣混了一天又一天,后來實在混不下去了,就灰溜溜地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就是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混在人群中不會有被發現的一天。只要別人不發現他的真實水平,就可以一直混下去,但其實到最后一查就全部顯現出來了。沒有真才實學,只想著蒙混過關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班里就有一位像南郭先生一樣,喜歡蒙混過關的同學。上音樂課時,我們都像平時一樣唱著歌譜。突然,老師讓第五列的同學站起來一起演唱,我的同桌剛好也是在第五列。只見他站了起來,拿著音樂書搖頭晃腦地唱了起來,神情特別投入。在他周圍的人都只看到他的表情,聽不見他唱譜的聲音,以為他唱的很動聽。但我看出他的口型都沒有對上,只是胡亂地動嘴巴,根本就沒有唱出聲。老師發現后,讓他單獨站起來唱,發現他根本一竅不通,以前居然都是這樣蒙混過關的!就狠狠地懲罰了該同學。
所以,我們平時要好好把老師講的內容聽進去,不要總想著偷懶混日子。就像南郭先生,如果他用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去練習吹竽,一定也會有一定成就的。
- 上一篇:作文夏天的荷花池(精選17篇)
- 下一篇:從此我不在自私作文(精選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