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寫作文要注意幾點俄羅(精選5篇)
寫作文要注意幾點俄羅 第一篇
1.時間分配要合理,要有時間觀念,要留出充裕作文時間進行充足的思考。(確保5—8分鐘的審題時間)
2.題目擬立要費些心力,力爭新穎恰當,尤其不能缺漏文題。
3.開頭、結(jié)尾要盡量打草稿。開頭要做到先聲奪人,結(jié)尾要做到感人肺腑。開頭要引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制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jié)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fā)人深思;總結(jié)全文,照應(yīng)開頭;敘述結(jié)束,自然收尾;抒發(fā)情感,引起共鳴)。開頭結(jié)尾忌諱冗長、拖沓,廢話太多。
4.段落設(shè)置合理,全篇以6-8段為宜,每段盡量不要超過12行(180字),尤其是開頭,不宜篇幅過長,要迅速入題。
5.字跡要清晰,講究卷面整潔,盡量不涂改。成文后注意檢查錯別字,特別是題目、開頭和結(jié)尾處。
6.字數(shù)一定要滿800字,實在不足要靈活機智、技巧取勝(一句一行、“無病呻吟”等等)。
寫作文要注意幾點俄羅 第二篇
寫作文時應(yīng)注意的幾點 1.書寫要規(guī)范,字跡要清楚 作文時,要注意各種文體的書寫格式。
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大小寫及移行規(guī)則。字跡清楚,卷面整潔,會給人一種清爽悅目的感覺;以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2. 認真審題,正確理解提示語 作文時要認真審題。對有提示語的作文題目,必須緊扣提示,遵照出題人的要求,準確地表達內(nèi)容。
寫作時可以先打個草稿,至少要草擬一個提綱。把提綱發(fā)展成文章時,要注意內(nèi)容的完整和充實,注意不要為湊滿字數(shù)而重復(fù)寫一些可有可無的話。
3. 注意文章的思想性 作文要注意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健康。態(tài)度要明朗,贊成什么,貶斥什么,要清楚明白,不能含糊。
要能較準確地反映現(xiàn)實,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給人以啟示。 4. 力求語法正確無誤 作文時,一般應(yīng)使用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句子,不要寫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長句,復(fù)句和冗長 晦澀的句子,應(yīng)該使用自己熟悉的單詞、短語和句型。
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使用特別要注意準確無誤。寫作時無論采用哪一種時態(tài),必須上下兼顧;前后一致,不能隨意改變。
5.文章應(yīng)力求自然 要盡量輕松自然地寫文章,用詞造句要符合英語習慣,不能牽強附會。不要選用浮華虛飾的辭藻,也不要編造生硬,晦澀的句子。
文章應(yīng)力求通順流暢和自然。 6.文章結(jié)構(gòu)要完整合理 文章要盡可能做到首尾連貫,前后呼應(yīng)。
過渡要自然,段落要大體勻稱,不要畸長畸短,或畸輕畸重。 7.認真校核,仔細修改 作文難免有錯漏,或字句欠妥,對作文的校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
草稿寫完后,要通讀幾遍,仔細推敲,體會一下所寫的文章讀起來是否通順流暢,認真作一番修改。定稿的文章應(yīng)該是簡潔明白,上下連貫,文理通順,沒有錯誤。
寫作文要注意幾點俄羅 第三篇
一般,對于學生而言,他出出來的,大家大都會,不用擔心。
放輕松。就按以前寫作文那樣寫。
技巧,我覺得這些都很重要。注意注意吧。
技巧一:作文成績看字跡,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
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nèi)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技巧二:考試作文五六段,干凈整潔看卷面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八九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
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五六個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涂改得亂七八糟。
我的看法是,考試作文每段最好別超過5行,頂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
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上的疲勞,影響他的心理,分數(shù)就受影響。 技巧三:色彩對比也關(guān)鍵,建議用筆選擇黑 建議學生用不淺不深、筆畫不粗不細黑色中性筆寫作文。
這樣的作文寫出來,在視覺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分數(shù)上可能就會占便宜。寫作文的時候,建議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這樣,顯得卷面美觀。
技巧四:開頭結(jié)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jié)尾占兩行半,頂多不能超過三行半。
視覺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技巧五:動筆之前要擬題,漂亮標題如美女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題目不宜太長和太短。
擬題的辦法有2個,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擬題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師講述的類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長或考生,趕緊去翻閱最近一年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訂本,根據(jù)題材,選擇幾十個比較精彩的標題,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可能依葫蘆畫瓢地就能采用到。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豐富多彩出亮點 考試作文的開頭方法很多:六要素開頭法、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shè)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時候,腦子里會閃現(xiàn)出上述前七八個開頭方法。
結(jié)尾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結(jié)尾是總結(jié)全文。
如果是記敘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議論文,則要注意歸納。
無論如何,最好要扣準標題。怎么扣呢?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就在結(jié)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說一下,然后歸納全文觀點就是了。
技巧七:動筆之前不要慌,想了題目列提綱 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列提綱很關(guān)鍵。譬如,寫記敘文要設(shè)計好開頭結(jié)尾,同時要把你敘述的事情分成幾個層次,一個層次是一段,中間如果能設(shè)置好一個過渡句或過渡段更好。
列提綱的時候,一定要把開頭結(jié)尾寫詳細些,中間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話語或名言俗語、詩詞典故,要寫準。一個合格的學生,列提綱,大約5分鐘到8分鐘。
時間要掌握好,提綱就要簡練些。 技巧八:想好主題和文體,非驢非馬不可取 寫作文,要么是記敘文,要么是議論文。
一般來說,多是“總—分—總”結(jié)構(gòu)。記敘文的結(jié)尾要注意抒情和總結(jié)哲理,議論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結(jié)構(gòu),中間的3或4,是分層解題。
當然也可以靈活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但是注意,千萬別議論文說了那么多事例卻不歸納主題,記敘文忘記說事卻議論過多。
因此,寫考試作文,事先要想好了。 技巧九:適當克隆和“抄襲”,考前備料攢信息 考試前,建議考生翻閱大量的范文,積累一些考試作文的結(jié)構(gòu)。
可以把寫作的梗概和套路歸納出來,可以分別背個三五句。譬如,前年有奧運,去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還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等,都可以做考試作文的題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規(guī)范的方法,譬如別家的感人事跡,可以搬到自己家。這在考試的時候要靈活慎重運用。
技巧十:篇幅爭取要寫滿,多寫一點是一點 一般來說,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頂多寫到700字。
爭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給的卷面寫滿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試卷給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爭取寫到780字,留下最后一兩行。
寫作文要注意幾點俄羅 第四篇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并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并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并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jié),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寫作文要注意幾點俄羅 第五篇
我為什么要學書法作文
在我結(jié)識書法的十年里,我曾三次想過同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學書法?”每一次我都會想出答案,而每一次它又會被我拋棄。只是無論如何,現(xiàn)在我沒有為自己的付出感到后悔。
在我初識它的三年里,我討厭它。一個“橫”,換取了我三個月的努力和老師無奈的笑容;一個“風”,我用“100”這個數(shù)字為它的練習歷程畫上一個句號;一幅只有四個字的作品,我卻寫到深夜十二點還不成功。它沒有繪畫的靈活多變,沒有音樂的富有生趣。與它共處,看不見色彩的跳躍,聽不到旋律的飄揚,只有白紙上一筆一筆的刻板。
因此,、我第一次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學書法?
“是鍛煉耐心和毅力吧!”我對自己說。
蘭年后,我學習行書。行書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不似楷書那般規(guī)整,也不似草書那般適性任情。而初中的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卻又不能看透有些事情。我只是覺得煩躁。時間在毛筆畫出的墨跡上流走,硯臺里的墨水好像永遠也用不完。每晚兩個小時的練字,讓人沒有余力去應(yīng)付作業(yè)。三年前得出的答案因此被我拋棄。耐心和毅力有什么用?修身養(yǎng)性又有什么用?它們都比不上理科尖子的那一份靈感。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可人們常常都忘了后面的那一句:可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卻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縱然我在書法上有再多的天賦與靈感,可考卷上的分數(shù)不如其他人高,又怎么考上一中?我希望面對的不是一堆的宣紙,哪怕取代它們的是題海也無所謂。’
叛逆時期的我,第二次問,我為什么要學書法?
是為了傳承文化吧?我又給自己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