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計劃范文工作總結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報范文工作報告范文年終總結范文申請書范文通知書范文請假單范文活動策劃范文活動報道范文簡歷范文委托書范文授權書范文論文范文簡報范文志愿書
區域差異論文怎么寫范文6篇
區域差異論文怎么寫范文 第一篇
新疆區域經濟差異的組內差異的貢獻度的變化較為簡單,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變化態勢.從表3看到,新疆的組間貢獻率遠遠高于組內貢獻率;但組間貢獻率是遞減的,而組內貢獻率卻是遞增的.由此可見,全疆三大區經濟差異主要是由組間差距造成的,但組內差距在加大,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要完成縮小區域經濟差異的政策目標,不僅要縮小三大區之間差距,還必須注意縮小三大區域內部的經濟差距.
參考文獻
[1]閆仲勇,楊芮華.中國農村區域經濟差距及其收斂性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07,(6):12-18.
[2]李旸,陶向偉,劉旗.河南區域經濟差異的泰爾指數分析[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1):116-120.
[3]韓穎.河南省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比較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9,(5).
[4]韓春鮮,馬耀峰,羅輝.新疆區域經濟發展空間差異與演變機制分析[J].干旱區地理,2010,(5):449-455.
[5]徐合雷.新疆區域經濟差異的測度與分解[J].新疆農墾經濟,2009,(12):14-17.
[6]李松霞.新疆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分析及對策[J].科技和產業,2010,(7):9-11,22.
[7]張寧,衛海燕.基于泰爾指數的陜西省區域經濟差異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5):183-186.
[8]鮑輝.中國四大經濟區經濟差異分析—基于泰爾指數的分解分析[J].中國發展,2010,(8):77-80.
[9]閆仲勇,楊芮華,王麗紅.中國農村區域經濟增長的收斂性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6,11(1):105-108.
[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xxx.新疆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區域差異論文怎么寫范文 第二篇
河南省旅游經濟差異演化特征
總體差異特征由表1中三個反映旅游經濟總體差異的指標變動趨勢來分析,河南省旅游經濟差異變動程度雖然并不激烈,但是卻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即2003~2009年期間,區域旅游經濟總體差異趨于擴大;而2009年后,此種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區域差異開始減小,但2012開始有所反彈。上述分析是從總體上描述了河南省旅游經濟差異特征,為了更為具體地明晰總體差異的來源及其構成,并對區域差異的形成機制進行深入的因子剖析,下文進一步利用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對總 體差異進行結構和地區分解。
結構差異特征:G、Gd、Gf分別為旅游總收入、國內旅游收入、旅游外匯收入的基尼系數,Sd、Sf為國內旅游收入和旅游外匯收入在旅游總收入中的占比。Pd、Pf是國內旅游收入和旅游外匯收入基尼系數對總體的'貢獻率。(1)從各分項基尼貢獻率看,2003年以來,歷年國內旅游對總體差異的貢獻率都遠高于入境旅游,平均貢獻率高達到。可見,河南省旅游經濟差異主要是由國內旅游差異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旅游收入占總體旅游收入份額較大,其歷年平均份額高達98%。這也印證了入境旅游發展差異狀況難以真實反映出區域旅游整體差異狀況。(2)從各分項基尼系數數值看,歷年旅游外匯收入基尼系數都大于國內旅游收入基尼系數,定量說明了入境旅游差異程度大于國內旅游差異的現實。另一方面,從具體差異程度看,國內旅游收入基尼系數范圍在~,歷年均大于,表明國內旅游收入在空間上的分配不太合理,收入差距過大,國內旅游發展不太協調;而旅游外匯收入基尼系數范圍~之間,都高于,說明旅游外匯收入地區差異懸殊,入境旅游發展極不平衡。這也體現在旅游外匯收入集聚在入境旅游熱點地區上,旅游外匯收入排名前四的鄭州、洛陽、焦作、開封四個地區收入之和歷年占比高達。
地區差異特征利用泰爾指數可分解性,將河南省旅游經濟差異進行地區分解。給出了泰爾指數地區分解的結果,可以看出:1)從地帶內和地帶間比較看,旅游經濟的地帶內差異和地帶間差異程度相當,2003-2006年間,地帶內差異程度略高于地帶間差異,2007年以后,旅游經濟差異主要是由地帶內差異貢獻;2)從地帶內部差異構成看,中原城市群內部差異是地帶內部差異的主要原因。其中鄭州、開封、洛陽、焦作四個增長極與其他地市的差異導致了中原城市群內部差異,而豫北、豫西豫西南、黃淮三個地區內部差異程度不大,這種旅游經濟局部協調發展只是低水平的趨同,對促進區域旅游經濟協調發展意義不大。
河南省旅游經濟收斂特征檢驗
α收斂特征經過對2003-2012年間各市人均旅游收入對數標準差的計算,看出河南省旅游經濟整體表現出一定的發散趨勢,且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收斂特征:2003-2009年,α指數逐年上升,表現為明顯的發散跡象,區域旅游經濟差異持續擴大;2009-2012年,α指數有所下降,表現出一定的α收斂跡象,但旅游經濟差異程度仍高于2003年的初始水平。β收斂檢驗利用巴羅回歸方程檢驗了2003-2012期間河南省旅游經濟的β收斂性。在樣本檢驗的全時段內,河南省旅游經濟表現出微弱的發散性,但在統計意義上并不顯著。而2003-2009年,β值為正值且在統計意義顯著,具有明顯的發散性;2009-2012年,β值為且在統計意義上顯著,表明從2009年開始河南省旅游經濟開始出現絕對β收斂跡象。從經濟意義來解釋,2003-2009年,河南省旅游經濟落后地區增長速度低于發達地區,區域差異有擴大的趨勢;2009-2012年,雖然落后地區增長速度高于發達地區,區域差異有所縮小。這與α收斂檢驗結果也是一致的。
區域差異論文怎么寫范文 第三篇
由于新疆地域遼闊,各地州自然稟賦、社會環境和經濟基礎等差別很大,使新疆各地州區域農業經濟水平差異很大。而農業總產值增長、非農行業產值增長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是體現農業經濟增長的三個主要方面。區域經濟差異可以通過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兩類指標加以衡量。因此,選擇2000-2012年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屬縣(市)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和田地區和喀什地區共8個地州的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作為量度指標,通過比較其變異系數和標準差兩個相對差異指標的變化,來反映13年間新疆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標準差由2000年的,增加到2012年的,增長了倍,增速也逐年提高,而變異系數雖有小幅波動,但也一直穩定在34%左右,表明各地州農業經濟差異正逐年穩步擴大。比較2012年新疆南、北部10個地州的部份經濟指標。總體上北疆五地州的GDP為南疆五地州的倍,而南疆五地州農業生產總值比北疆高億元;人均GDP北疆普遍高于南疆,但位于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GDP高于北疆3個地州,人均GDP為10個地州中最高,說明造成新疆區域經濟差異的因素已由地域性向結構性轉化,地區經濟專業化分工進程加速。由于Ward法并未給出合并成幾類,根據表2給出的統計量可以看出,偽F統計量在歸為3類時較大,說明歸為3類較好;偽t2統計量在歸為1類、2類時較大,由于偽t2統計量越大,表明上一次歸類的效果好,也表明歸為3類較好,因此將南疆5個地州分為3種類型。結合聚類分析過程和樹形圖,可將南疆五地州的農業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分為以下3類:
1)非農經濟主導地區,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農業經濟穩定發展地區,包括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
3)農業經濟落后地區,包括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區。前4個主成分的特征值、相鄰兩個主成分特征值之差、每個特征值所解釋的方差貢獻率和累積比例。可見,主成分一、二的累積貢獻率已達,遠大于85%,已經能較好地概括原始變量,而主成分三、四的特征值小于1,說明其對原始變量的解釋力較弱。因此,選擇主成一、二作為分析變量。此時,兩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為,表明其包含了原22項指標信息的,已足夠反映原有指標的信息。表4為22個評價指標對應于前兩個主成分的特征向量(載荷量)對于前兩個主成分的因素載荷量的貢獻率。通過各主成份的載荷可對各主成份作出符合現實意義的解釋:主成分一(PCR1)包含了全部信息量的,在X5、X7-X11、X13-X16、X18、X19、X21與X22上有較高正載荷。可見,PCR1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區域農業生產規模、資本投入與經濟效益,體現的是區域農業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因此,稱PCR1為農業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因子。主成分二(PCR2)包含了全部信息的,在X1-X3與X20上有較高正載荷;在X4、X6、X12、X17上有較高負載荷。可見,PCR2反映的是區域農業勞動生產率與農業勞動力供給水平,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村人口及其結構、農業勞動的經濟收益和農業勞動力宏觀需求等。因此,稱PCR2為農業勞動力要素因子。在PCR2上喀什地區與和田地區的得分較高,分別為和,表明其在農業勞力要素方面具有較強優勢,兩地區少數民族人口、鄉村人口占地區總人口和農業從業人數比例高,反映出這兩個地區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而農業勞動力投入水平高,農業發展仍為粗放型,其農業經濟是建立在較高的資源和資本投入上;巴州在PCR2上的得分最低,其非農產業吸收和消耗了大量勞動力,使區域農業勞動力無法支持和滿足農業生產與發展的需求。因此,造成南疆地區農業經濟區域差異的因素可歸納為兩個主要方面,即農業綜合發展水平與農業勞動力要素。從南疆5地州農業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分情況來看,喀什地區農業經濟綜合競爭力在南疆5地州中居第一位,得分遠遠高于排名第二的阿克蘇地區,第三為和田地區。喀什地區農業經濟綜合競爭力最強,其人口達415萬,為南疆人口最多的地區,耕地面積達,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和發展基礎等方面的較強優勢,是喀什地區農業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較強優勢的主要因素;克州最弱,屬典型民族貧困地區,其人口較少且土地總面積中平原僅占10%、山地占90%,耕地面積、人均耕地面積僅,自然條件較差、耕地資源嚴重不足和勞動力素質偏低等,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見,近年來由于各類援疆政策和較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大了對南疆地州的援建力度,使得南疆地區的經濟獲得了好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喀什地區在建立經濟特區以后,對其周邊地州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輻射帶動作用,喀什地區已逐步成為南疆經濟中心,表現出了良好的經濟發展趨勢。
區域差異論文怎么寫范文 第四篇
表2反映了1998年到2012年間新疆泰爾指數值的變化情況.由表2可知,新疆區域經濟差異的總體變化呈現出波動態勢,并且這種態勢變化較為復雜.1998年新疆的經濟差異為,而到2012年則進一步上升為.就各個時期段來看,1998年—2001年間新疆泰爾指數由上升到,這說明在此期間內新疆的區域經濟差異是不斷擴大的;在經歷了2002年短暫下降之后,2003年—2006年之間又呈現出擴大態勢,泰爾指數由2003年的061628,增長到2006年的088176,2007年又下降為,在2008年的情況下穩步下降至2010年,到2012年時間段內又出現波動變化.但是,從總體來看新疆區域經濟差異呈現出不斷加劇的態勢.
區域差異論文怎么寫范文 第五篇
解題思路:本題是選取了黃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個典型區域做對比,比較農業開發的有利自然條件和環境問題.這兩個區域之所以典型,就在于它們分別代表了我國北方與南方兩大區域.這樣,題目就落實到南北方地理特征的比較上來了.與珠江三角洲(南方)相比,黃河三角洲(北方)未利用土地數量大、光照條件好等,但在開發過程中可能產生土壤鹽堿化、對黃河濕地的破壞、水資源短缺等生態環境問題.
筆者在教學“我國南、北方差異”這部分內容時,就用了類似比較法:用東北特產干白菜(圖5)與紹興特產霉干菜(圖6)做了一個制作流程上的比較:霉干菜需要腌制,而干白菜需要自然脫水晾干,這正是由于南北方的氣候差異所導致的制作方法不同.
總而言之,綜合區域特征,比較區域差異,是筆者在區域地理教學中嘗試的幾種方法.在深化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地理教師就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課改的精髓深入到實際的地理教學中去.
區域差異論文怎么寫范文 第六篇
庫茲涅茨比率及其分解
2000-2012年南疆地區農業人口比重大于其農業產值的地區個數始終保持不變,即m=4,南疆地區僅巴州農業人口比重小于其農業產值占全疆比重,其他4個地州人力資源生產效率相對較低。從庫茲涅茨比率分解值上來看,低收入人群人口比重變化趨勢明顯表現為相對穩定的兩個階段,即2000-2005年為第一階段,低收入人群人口比重基本維持在α=左右;2006年以后為第二階段,α一直維持在左右(圖4),表明低收入人群人口比重在2005年以后有所下降,其收入比重有所提高,使2005年以后k開始下降。而k與β的變化曲線高度相似,均表現為3個階段,即2000-2005年的穩定上升階段,2006-2009年的逐步下降階段,2010年以后的快速上升期。在2000-2005年期間,高收入人群收入比重明顯上升,使得k也隨之上升;在2005-2009年期間,高收入人群收入的比重開始下降,低收入人群比重下降且趨于平穩,使得k也隨之下降;2010年以后,高收入人群收入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低收入人群比重基本沒有變化,這種高度同步現象,表明高收入人群收入比重對k的影響趨于增強。可見,農業人口中的高、低收入人群及其收入比重的差異逐漸提高,加劇了南疆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地區間的農業區域經濟差異增大。綜上分析表明,南疆地區農業經濟差異正在增大,而南疆地區低收入人口及其收入所占比重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影響較小,高收入人群人口及收入比重的變化是影響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波動的主導因素,特別是2009年以后,進入高收入人群及其收入比重的迅速加大,導致不平衡性急劇上升。南疆五地州中除巴州外,其余4個地州的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也是造成農業經濟區域差異的重要因素。
區域農業經濟差異的預測
9698,大于,表明2013-2020年間的區域農業經濟差異將會延續2005-2012年的發展趨勢,區域農業經濟差異增大的可能性很高。區域經濟差異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理論,區域經濟發展初期,一般采取傾斜發展戰略,伴隨著區域經濟絕對差異(庫茲涅茨比率k)的增大,經濟增長速度會相應的提高,當差異達到合理值(k0)時,增長速度達到最大(v0)。如果k繼續擴大,區域經濟對差異的耐受力減弱,出現各種經濟社會矛盾,增長速度也會開始回落,這時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調控措施,增長速度會繼續下降,隨著各種矛盾的積累及爆發,就會對區域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甚至導致區域經濟停滯。以庫茲涅茨比率(k)作為度量區域經濟差異的指標,以農業經濟增長速度(v),利用SAS統計分析軟件可得非線性回歸方程為:v=(8)對公式(8)求一階導得:v'=(9)令v'=0,得:k0=,v0=,而2012年的庫茲涅茨比率k為,大于k0,表明南疆區域農業經濟差異已經超過警戒水平,農業經濟對區域差異的耐受力減弱,并已開始對南疆農業經濟的穩定持續增長產生負影響。
- 上一篇:應用類作文高考滿分范文(精選23篇)
- 下一篇:防止技術依賴的英語范文(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