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計劃范文工作總結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報范文工作報告范文年終總結范文申請書范文通知書范文請假單范文活動策劃范文活動報道范文簡歷范文委托書范文授權書范文論文范文簡報范文志愿書
無菌器械實訓報告范文(精選6篇)
無菌器械實訓報告范文 第一篇
無菌操作技術及其重要性
楊昆霖1 鄭濤1 張雷1 張哲1 李杰2
1.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08級一班學生 2.北京大學醫學部微生物學系副教授
【摘要】 目的:建立無菌觀念,認識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學習并掌握基本的無菌操作方法。方法:對暴露于空氣中不同時間長短的瓊脂培養基進行培養并觀察;對不洗的手和洗過手但擦干與沒擦干的手在培養基上按手印并對培養基進行培養;運用無菌接種技術接種并培養大腸埃希氏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運用紫外光線照射培養中的細菌并觀察被照射部分的菌落生長情況。結果:暴露在空氣中的培養基上生長出了菌落,且菌落的數量隨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增長而增加;洗手組和不洗手組均出現了數量不等的菌落;紫外線照射下的培養基上沒有菌落生長或菌落少于非照射組。
【關鍵詞】 無菌操作;接種;培養;重要性
盡管我們的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細菌的蹤影,但在空氣中,人體皮膚表層和深層,細菌卻是無處不在。而在實驗研究中,保證實驗用具和試驗用微生物不被雜菌污染顯得尤為重要。生活中或是實驗中,人們常常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洗液清洗、紫外殺菌等)來達到減少細菌或是滅菌的狀態。本實驗通過細菌培養的方法驗證空氣和人的皮膚存在大量細菌,運用紫外光照射培養基驗證紫外線滅菌作用。
無菌器械實訓報告范文 第二篇
實驗十二 微生物實驗操作基礎——滅菌及無菌操作
一、目的要求 學習滅菌的方式方法,區別幾種滅菌方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掌握實驗室無菌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體會無菌操作技術在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知識介紹
滅菌技術sterilization
為什么要滅菌?(雜菌污染的后果)
1.營養基質或產物被消耗損失;
2.抑制生產菌的生長;
3.抑制產物的生物合成;
4.雜菌繁殖導致培養液性質(如pH)改變,造成生物反應異常。
滅菌原理與方法
滅菌(sterilization)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去除物料或設備中所有微生物的技術或 工藝過程。滅菌方法有化學物質滅菌、輻射滅菌、過濾介質除菌和熱滅菌等。
(一)、化學物質滅菌
通過改變微生物細胞膜的滲透性,或者損傷細胞膜,影響微生物細胞的正常代謝。
不適合于培養基的滅菌,只適合于局部空間或某些器械的消毒。
1.無機酸、堿及鹽類
酸堿的殺菌能力主要由其電離度而定,電離出得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越高,殺菌力越強。
鹽溶液的殺菌力與其濃度成正比。
(腌咸菜可以保藏很長時間而不染菌)
2.重金屬鹽
殺菌原理是重金屬鹽使細胞中蛋白質失活。
無菌器械實訓報告范文 第三篇
實驗2、實驗準備與無菌操作規范
【實驗目的】 1.掌握細胞培養的基本概念
2.了解細胞培養的基本條件
3. 掌握清洗和消毒的基本方法
4. 學習細胞培養使用液的配制及準備方法
【實驗原理】 1.體外培養(in vitro culture) 的基本概念
將活體結構成分(甚至個體)從體內或其寄生體內取出,放在類似于體內生存環境的體外環境中,讓其生長和發育的方法。按照體外培養的結構成分,可將體外培養人為地分為:組織培養(tissue culture)、器官培養(organ culture)、細胞培養(cell culture)
(1)器官培養(Organ Culture) 培養的是器官的原基、器官的一部分或整個器官,使之在體外生存、生長和保持一定功能的方法。
(2)組織培養(Tissue Culture)是指從生物體內取出活的組織(多指組織塊)在模擬體內生理環境下,使之 生存和生長并維持其結構和功能的方法。
(3)細胞培養(Cell Culture)是指將活細胞(尤其是分散的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的方法。
2. 組織細胞培養的優點
能夠長時間觀察細胞的生命活動
容易控制實驗條件,有利于生物學研究
無菌器械實訓報告范文 第四篇
實驗室無菌操作規章制度
潔凈區內器械消毒滅菌要求
無菌區外的器械清潔消毒
1)配平天平:每周至少消毒1次,表面用蘸84消毒液的無塵紙擦拭,再用75%醫用酒精擦拭。
2)臺式冷凍離心機內腔及適配器:每日操作結束時用75%醫用酒精對離心機內腔以及適配器內外表面進行充分消毒,并整齊擺放于實驗臺晾干備用。
3)光學顯微鏡及倒置顯微鏡:每周對顯微鏡至少清潔消毒1次,用無塵紙擦拭顯微鏡臺面及外表面,用鏡紙蘸95%乙醇擦拭鏡頭和目鏡。
4)疫苗箱洗滌消毒:對于用過的疫苗箱應每天用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過夜,再用自來水沖洗表面,無塵紙擦拭箱內表面。
無菌操作區內的器械清潔消毒
1)手動移液器消毒:手動移液器表面應每周用75%醫用酒精清潔消毒,將手動移液器吸頭取下,更換過濾膜后再裝上吸頭;將手動移液器放于試驗臺充電,充電并消毒后放回無菌操作臺原位,使用前還應開啟無菌臺內紫外消毒30min。
2)剪刀、鑷子、止血鉗及不銹鋼器械:不銹鋼器械每處理一份標本都應更換,使用過的器械應用戊二醛浸泡2h,此后用自來水沖洗至少20遍,再用去離子水沖洗3遍,用紗布擦干后經包布包裹放入干凈的消毒盒中,貼上滅菌標簽并標記日期,采用濕熱滅菌121℃/30min,滅過的器械放潔凈儲物箱備用。
無菌器械實訓報告范文 第五篇
無菌操作基本技術
1.在開始實驗前要制定好實驗計劃和操作程序。有關數據的計算要事先做好。根據實驗要求,準備各種所需器材和物品、清點無誤后將其放于操作場所(培養室、超凈臺)內,然后開始消毒,以避免往返拿取造成污染機率增大。
超凈工作臺臺面每次實驗前用75%酒精擦拭,按照頂板→側壁→器械→擋風玻璃→操作臺面的順序對超凈臺內部進行徹底的消毒。然后開啟超凈臺和無菌培養室的紫外燈照射30min,關閉紫外,啟動風機運轉15分鐘后,方可開始實驗操作。在工作臺面消毒時切勿將培養細胞和培養用液同時照射紫外線。
2. 無菌操作工作區域應保持清潔及寬敞,必要物品,例如試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暫時放置,其它實驗用品用完即應移出,以利于氣流流通。實驗用品以75 % 酒精擦拭后放入無菌操作臺內。實驗操作應在臺面中央的無菌區域,勿在邊緣之非無菌區域操作。
3. 小心取用無菌實驗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觸吸管尖端或容器瓶口,亦不要在開口容器的正上方操作。容器打開后,以手夾住瓶蓋并握住瓶身,傾斜約45°角取用。
4. 操作人員應注意自身安全,須穿戴實驗衣及手套后才進行實驗。對于來自人類或是病毒感染之細胞株應特別小心操作,并選擇適當等級的無菌操作臺。操作過程中,應避免引起氣溶膠的產生,小心毒性藥品,例如DMSO,并避免尖銳針頭的傷害等。
無菌器械實訓報告范文 第六篇
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 細菌的純種分離、培養 接種技術及菌落形態的觀察
姓名:張世凡
學號:201330480123
課程名稱:環境工程微生物實驗
一、實驗目的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滌與滅菌前的準備工作。
2、了解微生物培養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制、分裝培養基的方法。
3、學習各類物品的包裝、配制、滅菌技術。
4、從環境中分離、培養微生物,掌握一些常用微生物和純化微生物的方法。
5、學會幾種接種技術。
6、平板菌落計數。
7、抗Cu菌的篩選。
8、觀察實驗分離出來的幾種細菌的個體形態及與其相應的菌落的形態特征。
9、通過觀察和比較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及霉菌的菌落形態,達到初步鑒別微生物的能力。
二、實驗原理
1、培養基原理:培養基是微生物生長的基質,是按照微生物營養、生長繁殖的需要,有碳、氫‘氧、氮、磷、硫、鉀、鈣、鈉、鎂、鐵、等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體積分數配制而成。調整適合的pH,經高溫滅菌后以備培養微生物之用。 由于微生物的種類及代謝類型的多樣性,因而培養基放入種類也多,他們的配方及配制法也有所差異,但一般的配置過程大致相同。
本實驗采用肉湯蛋白胨培養基、查氏培養基(篩選霉菌)、高氏1號淀粉瓊脂培養基(篩選放線菌)。
- 上一篇:兒童救助中心管理方案范文(精選14篇)
- 下一篇:不可逾越的紅線范文(精選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