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計劃范文工作總結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報范文工作報告范文年終總結范文申請書范文通知書范文請假單范文活動策劃范文活動報道范文簡歷范文委托書范文授權書范文論文范文簡報范文志愿書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精選15篇)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一篇
說到家風,首先想到的便是母親。
1994年10月1日,正值xxx成立45周年,我出生在燕子鄉(xiāng)桃山村的一個農村家庭,小名兒喚作“國慶”。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雖沒有明令家風家訓,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使我成長為一個正直、善良且上進的人,尤其是母親的教誨。
家境清貧的我,兒時似乎總處在物質的匱乏中。那個背著破書包、留著男孩頭、身著不合身且破舊衣服的我,也時常望著別人手里的零食和新書包發(fā)呆,回過神來只能低頭繼續(xù)啃著手里的土豆。母親總告訴我:“不該拿的千萬不能拿,貧窮不是喪失骨氣的理由!”彼時年幼的我還尚不能領會其中的道理。
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鄰居家的姐姐不知從哪里淘來了一盒彩筆,在我面前喜滋滋地展示,我看著這五顏六色的新鮮玩意,羨慕極了,恨不能馬上將其據(jù)為己有。果然,趁姐姐不留神,我偷偷順走了兩只帶回家,還不知深淺地在母親跟前炫耀我新得的玩意。母親見狀,和善的面容頓時嚴肅起來,生氣地質問我為什么要偷拿姐姐的東西,從前交待我的話怎么就全然不記得!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小臉漲的通紅,卻是半個字也回答不上來,母親氣不打一處來,拎著我去了鄰居姐姐家,我視若珍寶的彩筆也被送還到了姐姐手里,一向高傲的母親點頭哈腰和人說著對不起,就好像彩筆是她自己偷的一般。直到最后,母親也沒有打我,也沒人叫我“下賤胚子”,但我自己卻羞愧難當,連同著對母親的愧疚。從那以后,我再沒拿過不該拿的東西,腦海里總記得母親那卑微的姿態(tài),也才真正領會了母親的話。
后來的我,輾轉求學,回家的次數(shù)漸少,母親的話卻一刻也不敢忘記。
2016年12月30日,三峽大學水電樓521,我如期轉為一名正式黨員,無比的莊嚴且激動,第一時間打電話回家報喜。母親在電話那頭咯咯地笑,夸贊我說:“我的小國慶出息了,要繼續(xù)發(fā)揚作為xxx員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優(yōu)良作風哦!”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我重復道。的確,母親教導我不該拿的不能拿,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從前條件那么艱苦,紅軍同志們尚能恪守住這項底線,今天的我們衣食無憂,更應該將這項紀律貫徹到底啊!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母親給了我如此多的精神財富,雖不是什么感天動地的大道理,卻無時無刻不在教我成為一個人格完整的個人。我一定會牢記于心,繼續(xù)發(fā)揚和傳承!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二篇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住在農村,爸爸媽媽常跟我說:人窮志不窮,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要拾金不昧。我那時并不明白那句話,直到八歲那時候,樂樂才讓我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
覺得八歲那年,樂樂和我一起到花都湖騎自行車。樂樂和我正騎在中途的時候,我忽然看見了一個很漂亮的錢包。和樂樂說:樂樂,快看!有一個很漂亮的錢包被別人給丟在地上了,我們得發(fā)財了!我們把它撿回家吧!樂樂聽了,十分生氣,說:我們不能把這個錢包撿回去,如果我們把這個錢包撿回去的話,那這個錢包的主人一定會十分著急的。我們還是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好嗎?我聽了,感到羞愧萬分。于是,我和樂樂說:樂樂,那我們現(xiàn)在就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樂樂聽了,心情就變好了,馬上一邊拿著那個漂亮的錢包,一邊拉著我到失領處哪里了。
我和樂樂一起騎著自行車,有說有笑的。騎了差不多七分鐘,我和樂樂就到了失領處。到了失領處的時候,樂樂就把錢包交給了失領處的阿姨,阿姨見了,對我和樂樂說:你們真是兩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呀!我和樂樂聽了,甜甜地笑了。
不久,那個錢包的主人來到了失領處,那個阿姨告訴她:看,坐在那兒的兩個孩子。您的錢包就是她們找回來的。錢包的主人知道了,對我們連連道謝。我們連聲說:不用謝!于是,我和樂樂就一起繼續(xù)騎自行車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誠實。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三篇
XX出生在農村,祖祖輩輩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家庭一直處在貧困線,從小他就感受物質的匱乏和生活的貧困,雖然缺衣少食,但他卻感到精神很富足,平時家里的長輩雖然工作勞累,生活辛苦卻從不叫苦叫累,相反總是很樂觀,并時常教育他要自立自強,要在苦中作樂,明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小時候,他經常會見到爺爺、爸爸在勞作之余不忘看書看報,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他們偶爾還能蹦出一兩句名人名言來勸導他用心學習,比如,在他不愿意看書學習時便引用古人云:“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的名言來,還不忘加上知書才能明理,學習就能升華的感悟。家人經常講述講述古人雖窮但不甘平庸,通過用心努力讀書從而改變命運的勵志故事,使他深受鼓舞,常常以此作為自己的榜樣努力學習,并一步步成長為一名人民法官。
近年來,XX共審結民事案件800多件,刑事案件300多件,所辦結的案件中無一錯案,更無因違法審判或其他原因導致上訪的情況發(fā)生。因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今年榮獲梧州市優(yōu)秀xxx員稱號。
勤儉立家,清廉做事。他的妻子也是公職人員,雖然他們的收入不多,除了要贍養(yǎng)父母,供兒子讀書,還要幫助身體殘疾的哥哥一家,但他都是默默撐起這個家,不向組織叫苦,更不會向當事人伸手,從來沒有向案件當事人要過一分錢,不管時在書記員崗位上,還是后來走上審判崗位以后,難免會遇到一些當事人或朋友通過電話或到辦公室來了解相關案件情況,或請吃請喝,甚至要以禮相送,每次他都是婉言謝絕,他時刻銘記違法違紀的事一定不能做,做到堅守廉潔底線,不越紅線。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法院干警,他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濛江人民法庭全體干警嚴格依法辦案,積極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共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四篇
姥爺18歲投身軍營,曾征戰(zhàn)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作為一名老黨員,他對于中國xxx有深厚的感情,退伍轉業(yè)到地方政府后,選擇從事黨政工作,他熱愛崗位和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連續(xù)多年榮獲“市勞動模范”、“市十佳公仆”等榮譽稱號。
我上大學臨走時,姥爺叮囑我照顧好自己,并親手寫了四句話,為我未來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勤奮努力有前程,
遇事三思方可行,
處人看準要寬容,
以德為先譜人生。
這四句話始終作為我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直至今日仍牢記心底。
環(huán)保站每周都舉行垃圾分類活動,大家不怕臟不怕累,最大限度地進行資源回收,避免可回收物真的淪為垃圾污染環(huán)境,以實際行動保護環(huán)境。有朋友問,這么大的一間商鋪不出租賺錢,只做環(huán)保站可惜了呀,我媽媽回答:“掙錢也是為了幸福生活,做好事直接收獲幸福和快樂!一步到位啦!”
媽媽就像我的燈塔,跟著她走,服務社會,奉獻大愛,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五篇
我們要注重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
記得小時候,家就是溫馨的港灣,是父母親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的背影;是母親洗衣做飯、操持家務的賢惠。家,就是父親有力的臂膀,是母親溫暖的懷抱,是父母無微不至的細心呵護。日子過得雖然清貧,卻充滿溫馨和幸福。
后來,我離開了父母去讀書。家就成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牽掛。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時常會想起父母為了我的學費和生活費風里來、雨里去,整日奔波忙碌的身影。
那個時候父親打工,常有人說那些沒有用的東西完全可以自己賣掉補貼家用啊,父親總是一笑置之,他說:“那些都是公家的,哪怕一個都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怎么能心安理得?!备赣H依然勤勤懇懇的工作,只拿自己該得的那微薄的工資。父親是那樣的樸實,這質樸的品質也一直影響著我。那時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點工作,好減輕家里的負擔。
畢業(yè)以后,我開始找工作,而父母親卻一天比一天老了,頭發(fā)漸漸白了,臉上的皺紋也多了。剛工作的那幾年,我白天上班,晚上自學,生活過得忙碌而充實。
再后來,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當上了母親。這時我才深切地體會到:“當家才知鹽米貴,養(yǎng)兒才懂父母恩啊?!焙⒆映錾郧埃揖鸵龊脙煞矫娴臏蕚洌阂皇俏镔|準備:準備好她的吃穿用品;另一方面就是思想準備:學習一些嬰幼兒喂養(yǎng)方面的知識,以免孩子出生以后自己手忙腳亂,不能做好一個母親。
孩子出生以來,她就成了家庭的中心。我每天忙完工作以后,大部分的時間就是照顧孩子:關心她的飲食睡眠、關心她的表情變化、關心她的一舉一動??梢哉f,孩子的一聲咳嗽、一次啼哭都會牽動我的心。
春去秋來,寒暑更替,一轉眼孩子已經小學。這些年的日子,有艱辛、有快樂、有擔心、有欣慰。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進步,我的感覺是“累并快樂著”。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要給我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認真做事,踏實做人,做自己該做的,得自己應得的,經營好自己的生活,經營好自己的小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興則政風興,政風興才能國家強?,F(xiàn)實告訴我們,家風的優(yōu)劣已經影響到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區(qū)域,直接關系著社會的進步與否,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樹立什么樣的家風,與財富無關,與地位無關,但與個人的素養(yǎng)、品質和夢想有關。
“家風”乃一切文明所共同珍視、追求的最重要的社會價值目標之一。
自為人妻、為人母,我對家的體會和感悟比以前多了一些:我覺得,一個家庭,不僅僅是男女平等、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的長相廝守;不僅僅是尊老愛幼、鄰里團結、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家,意味著責任、奉獻、寬容和理解。要讓家庭幸福之花常開,需要每一位成員為她培土,施肥、澆水;要讓家庭幸福之花常開,需要陽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潤。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應當是一個和諧的家庭、勤勞的家庭、學習的家庭、環(huán)保型的家庭。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六篇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僅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僅有在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xiàn)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guī)拙洌骸昂⒆?,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教師?!?/p>
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fā)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很多,在學校要和教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教師、同學發(fā)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此刻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眱H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huán)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此刻,我已經快步入初中了,早已養(yǎng)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jié)儉、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十分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向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yōu)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完美,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家就存在著: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樂于助人、寬容。
我們家尊老愛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上次在公交車,我坐在座位上,慢慢變得擁擠起來。在彩虹橋這站,上了一位老人,大約有七十多歲,我便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老人。
但老人說:“不用了,你坐吧?!蔽矣昧撕芏噢k法說服這位老奶奶,她才肯坐下,老人還夸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呢!”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不管在家里還是外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讓著我們,而我們也要聽他們的話,所以,尊老愛幼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記得有一次,在春光市場的時候,有兩位阿姨買了一袋西瓜拿不動正犯難的時候,就把我叫去了,于是我叫了兩個小伙伴幫阿姨把西瓜一個一個弄到了車上。事后爸爸說:“你有勇氣去幫忙她們,就代表你有著一顆樂于助人的心,你今日好棒啊!”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有一顆善良、幫忙他人的心,用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那就是金子般的心。
每個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多一份愛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尊敬、謙讓、團結。世界將會變得更完美!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七篇
印象中我與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并不是很長,早年間父親在外務工,逢年過節(jié)才回家;后來我外出讀書,讀的是寄宿制學校;再后來父親因車禍驟然離世,那時候我還不滿18歲。這一世,父親與我就像鐘表上的時針與分針,難得能團聚一次,但父親留給我的,卻是我一生用之不盡的財富。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跟著父親去山上采藥。老家在秦嶺腳下的小山村,每年八九月份,正是五味子成熟的季節(jié)。在深山密林中,七纏八繞的枝蔓上掛滿了瑪瑙一般玲瓏的五味子,一嘟嚕一嘟嚕地在樹梢間搖曳著,十分誘人。大人們采摘下來曬干賣給收藥材的商販,小孩子則大多是垂涎于它的美味。
印象中一般是起個大早,帶著饃饃和水,背著繩子口袋,拿著鐮刀斧子,父親就帶著我上山了。小時候總是對大山充滿了好奇,剛出發(fā)的時候從來都是蹦蹦跳跳地前進,不管父親在后面囑咐多少次“慢點,好好走路”,我也無動于衷。漸漸地,太陽慢慢升起,林間的鳴蟬愈發(fā)聒噪,我喪失了新鮮感,不再去關心林間竄出來的野雞野兔,手中的螞蚱不知什么時候也丟在了路邊,看著前方父親越來越遠的背影,開始撒嬌耍賴不想走了。這個時候,父親總是停下腳步等我,然后拉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走不動了吧?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來,像我這樣,慢下來,一步一步保持勻速,走久了也不覺得累……”
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聽得進去,大抵是沒有,要不然父親也不會說那么多次。只是后來我一直記得這句話,在我小學六年級剛轉學去縣城讀書功課跟不上的時候,在我一個人去南方讀大學極度不適應的時候,在我大四臨近畢業(yè)對找工作茫然無措的時候,我曾不止一次地想起這句話――“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它很通俗,卻很有用。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
父親不再外出務工后,經村民大會選舉,擔任了村里的會計兼村民小組長。小時候,我總以為擁有這樣的“職務”很風光,后來才明白,母親為什么老是因為這個跟父親吵架拌嘴,這些所謂的“職務”,在那個時候很多人根本都看不上,用母親的話說“你領的那點補貼都不夠給你換鞋的,踏踏實實務農多好?!备赣H總是微笑著不做聲,村里有事依然隨叫隨到。
有一次,又有村民過來找父親調解糾紛,父親還沒出聲,母親就不樂意了,“你做的是村民小組長,又不是他們家的家長,什么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你管”,我不知道母親的話是說給父親,還是說給來求助的村民,只是記得兩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最終父親還是去了,一如往常。后來我從母親陸陸續(xù)續(xù)的抱怨聲中慢慢了解了原委,來求助的這個村民(說起來我應該叫大哥),家里情況不好,又沒有兄弟姐妹幫襯,自己太老實,經常被別人欺負,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一有事就來找我父親。這次找他麻煩的是村里有名的混混,仗著在外面結交了一些狐朋狗友,在村里一貫是橫行霸道,好多人敢怒不敢言。母親不想讓父親出頭,也是怕對方耍混給家里惹上麻煩。
后來我問過父親,為什么明知道不好管,還要去管。初中學歷的父親難得地縐了一句“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見我不太懂,又解釋說“既然做了小組長,這件事就得管。”我沒有再問下去,但心中隱隱知道了什么叫做責任,什么叫做擔當。后來我讀大學選擇法學專業(yè),再后來到檢察院、紀委監(jiān)委工作,很大程度也跟父親的言傳身教有關。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父親做村干部的時候,在家里專門找了個柜子存放村里的物品,不用的時候都是上鎖的,偶爾在他工作的時候,我才能看到里面的東西,大約是一些賬簿、筆記本還有錢款。這些東西他從來都不給我們碰,每次工作完,父親總是歸置的整整齊齊,然后放入一個專門的大皮包里。
記得我上初三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在整理完他的辦公物品后,很鄭重地叫我到跟前,嚴肅地跟我說:“兒子,以后萬一爸爸有什么事情,你一定要幫我把這個公文包完整地交到村委,交給你趙叔叔(指當時的村長)”,我鄭重地點了點頭說“我會的”,望著父親欣慰的表情,我總覺得哪里有點不對勁?!罢f什么混賬話,要交也是你自己去交”,當母親的怒吼從隔壁傳來的時候,我才明白過來,這話不吉利。父親聽出了母親的意思,他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兒子,這些都是村里的資料,在我手里每一筆賬目都寫得清清楚楚、每一筆錢款都用的明明白白,我希望交接出去的時候,依然是清楚明白?!蔽衣牰耍猜犚姼舯谀赣H縫紉機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時至今日,我都會想,如果能再選一次,我一定不會去接父親的話。誰都沒有想到,父親一語成讖,因為車禍,永遠留在了他41歲那一年。我在父親下葬后的第二天就把他的公文包送到了村委,交到了村長手中,并且看著村干部一筆一筆地把賬目核算清楚,把父親保管的錢款和票據(jù)交接到新人手里。隨后,我把那個空置了的公文包燒給了父親,告訴他我一直記得他參與競選時的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告訴他村委和鄉(xiāng)親們都很認可他生前的作為,告訴他此件事已了,可以安息了。
我很難說清楚父親給我留下了什么,他好像什么都沒留下,又好像留下了所有他能給予我的最美好的東西。就是在父親去世的第二年,在那個漫天凄風冷雨的秋季,我默默地收拾起行囊,踏上了南下求學的火車,從此一直沿著父親期望的方向堅定地走去……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八篇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自己是檢察干警,丈夫鄒經明是公務員,女兒研究生在讀。
我在恩施市人民檢察院工作,一干就是25年。我始終踐行“心中無群眾,不配做檢察”的誓言,所辦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法律文書規(guī)范無差錯。之前,我辦理的一起房屋糾紛抗訴案還成為全省的精品案例,選入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例選》。同時,自覺遵守檢察人員紀律,遵守各項廉潔自律規(guī)定,給自己“約法三章”:有關案件的酒場一概不去,有關案件的禮品一概不收,有關案件的說情一概不聽。我曾先后被州人民檢察院表彰為“先進檢察官”,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恩施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范”榮譽稱號、被恩施州委政法委表彰為“恩施州十佳政法干警”、被湖北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被湖北省檢察院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先進個人”并榮立二等功一次。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這是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我們傳給女兒最寶貴的財富。2017年,我患病住院治療期間,鄒經明精心護理、陪護,女兒大學臨近畢業(yè),準備論文答辯時還堅持每天與我通話,鼓勵我戰(zhàn)勝病魔。女兒大學畢業(yè)后的假期,從她爸爸手中接過照顧我的任務,陪我完成了6次化療。現(xiàn)在,我的身體已逐漸康復。
對國忠誠,敬畏事業(yè),熱愛家庭,我將始終堅持樹廉潔家風,并將這一家風傳承下去。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九篇
xxx元帥經常告誡家人,一個革命者想的應該是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因為地位不同了、身份變了,要求額外的照顧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
在生活中,xxx常常通過一些身體力行的細節(jié)來教育子女。1947年7月,xxx從莫斯科治病回到哈爾濱,全家被安排住在市區(qū)一處很寬敞的獨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處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住。
一次,xxx到時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政治部主任xxx家去,見他家住的是一處二層小樓,就跟他說:“跟你們搭個鄰居怎么樣?你家住樓上,我們住樓下。歡迎嗎?”xxx起初還以為是句玩笑話。但沒過兩天,xxx一家卻真的搬來住了。xxx對家人說:“住的房子大小,看來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們是黨的干部,要時時想到生活在基層的人民大眾,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樓越來越高。”xxx還說:“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適的生活,講究吃穿,貪圖享受,就要變壞的?!?/p>
1963年12月16日,xxx在彌留之際囑咐愛人:“我死以后,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樓的房子去,不要特殊?!彼€交代子女說:“我沒有遺產留給你們,沒有什么可以分給你們的。爸爸就留一句話:堅信共產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干革命?!眡xx沒有什么遺產留給子女,但是給子女甚至全黨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xxx:“苛待”自己最親愛的人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對人民只有奉獻的義務,沒有索取的權利?!边@是xxx一貫奉行的原則。在他的一生中,無論身居何位,他從不為自己和家屬謀私利,甚至為了避嫌而“苛待”自己最親愛的人。
新中國成立后,擔任領導職務的xxx因公配有汽車上下班,但他從不允許子女“沾光”。有一次,兒子張虹生趁父親上班前爬上車,賴著不下來,以為這樣能讓自己坐一次向往已久的小汽車。誰知父親一點也不妥協(xié),他干脆走著去上班,讓汽車停在原地。小虹生只好乖乖地下車。
上世紀50年代,知識青年開始上山下鄉(xiāng)。xxx動員剛從中學畢業(yè)的兒子響應xxx號召,到天津茶淀農場鍛煉。兩年后,張虹生獲準回到北京考大學。因離校時間已久,張虹生對外語沒有把握,希望擔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父親給直接分管的外交學院打個招呼。xxx一口回絕:“你有本事上就上,沒本事就別上。”最后,張虹生憑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北京師范學院。
1962年,xxx再次送兒子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由于條件艱苦,到新疆沒多久,張虹生患上肝炎,并發(fā)展成慢性病。他向父母要求回京治療,xxx卻給他回信:“你有什么資格來北京看病?新疆那么多職工得了肝炎,都是在新疆治,肝炎完全可以在當?shù)刂??!眡xx告誡兒子不要搞特殊化,要他在新疆一邊勞動一邊治療。
張虹生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5年,在那里結婚生女,直到xxx去世兩個月后,才憑“落實政策”調回祖籍江蘇,在南京的曉莊農場落戶。1979年,中組部開出調函讓張虹生到北京工作。xxx夫人劉英直接把調函退給中組部:“干部子弟為什么都要回北京?”張虹生尊重了母親的意見。同年,張虹生調入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一直到2001年退休。
故事講完了?!凹绎L”的重要意義,就不再多說了。您自己的學習、思考、實踐、感悟,才最最重要!
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十篇
自古忠賢傳家久,從來家風似清風。在中華民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中,家風,不僅承載了一代代中國人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翼和勸勉,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一個溫暖的詞語,一句真情的話語,一個宗族的勵志故事都凝結在了家風傳承的點點滴滴中。
我的爺爺是一位離休干部,建國前老黨員,曾經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揮灑過青春和熱血,93歲的時候,兩袖清風的老人離開了我們。
清正廉潔、敬業(yè)奉獻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以爺爺為參照系一以貫之的家風要求。在爺爺根深蒂固的思想深處,公權是絕對不能私用的,所以雖然爺爺在縣城是德高望重的領導,但是我的三個姑姑都是農民,二姑想走出農村,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請求自己的父親在縣城給她找個工作,結果爺爺把她安排在了煤廠拉煤,每天灰頭土臉,比種地還要辛勞。我的父親退休前是水泥廠的工人,爺爺掛在嘴邊的話是,領導的兒子就是要比別人覺悟高,所以父親被分配到了水泥廠最臟最累的生產車間,經常晝夜加班,終因勞累過度在一個加班的夜晚發(fā)生了意外,疲憊的身軀在機器的劇烈撞擊下,瞬間扭曲變形,經過醫(yī)生的全力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卻落下終身殘疾,那一年我父親十八歲。以后的歲月里,爺爺每談及此事說到傷心處也會流淚,但這淚水里只有對兒子的心疼和虧欠卻沒有絲毫后悔當初的決定。我的叔叔中專畢業(yè)后,走上了從政的道路,扎根基層30年,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一直克勤克儉,為人稱贊。逢年過節(jié)別人想盡各種辦法送給他的紅包,他一一裝進信封寄給送禮者。妹妹大學畢業(yè)想找個好工作,叔叔語氣堅定地說憑自己的本事,走后門,我無能為力。
很多人不能理解爺爺和叔叔的做法,但作為后輩的我非常理解和認同。都說我的爺爺會過日子,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可是為什么村里修路,爺爺拿出了10萬元的畢生積蓄;都說我的父親憨直,可為什么小學都沒畢業(yè)的他,卻能把廠里的賬目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說我的叔叔不近人情,可為什么他退休多年,老百姓還能如數(shù)家珍般地記著他的好。那是因為良好的家風傳承從未間斷,理想信念的開關從未松懈。
每年的清明在我們家都會有一項非常莊重的活動,那就是一家人陪著我爺爺去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拜謁革命烈士,為烈士掃墓,這樣固定的程序年年如此,一直到他住進醫(yī)院。革命烈士紀念塔的聯(lián)名碑上有爺爺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的名字。多少次面對那密密麻麻62576位烈士的英明,爺爺老淚縱橫,那段歷史和歲月已深深印刻在他老人家思想和記憶深處。從革命烈士紀念堂出來,爺爺總會教導我們牢記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常懷感恩之心,常念律己之道,常思崗位之責。
清正廉潔、敬業(yè)奉獻的家風也促使我們這一輩人,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憑借自身的努力有了體面的工作,成為科級干部的我更是牢記爺爺和父輩的諄諄教導。如今我也會給我的孩子們講我爺爺?shù)墓适?。清正廉潔、敬業(yè)奉獻的家風薪火相傳,如燈塔永不熄滅。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十一篇
寶寶:媽媽,你給我買個新書包吧!
媽媽:為什么?你的書包不是今年才買的嗎?
寶寶:你看,這里面的襯布都破了個大口子!
媽媽:哦,那你先換上其他書包,明天我給你縫縫!
寶寶:我不要,縫個補丁多難看啊!而且班里同學每學期都會買漂亮的新書包,我這個書包還是上學期的呢!
媽媽:寶寶,我一直反復跟你們說,到學校是跟別人比學習、比素質的,而不是比吃比穿比物質!你看看你這個書包,只是里面爛了一點,縫一縫一點兒都看不出來,洗干凈和新的一樣!
你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比媽媽小時候好多了,小時候,我們穿的都是手工織的毛衣毛褲,袖子和褲腿短了,姥姥就給我接一截,一條毛褲縫縫補補能穿好幾年!衣服有很多都是表姐穿舊的,一般要等到過年才能買一身新衣服。你們不知道,小時候買一件新衣服,我能激動半個月!姥姥家里窮,小時候吃過很多苦,所以她教育我從小要勤儉節(jié)約,雖然我們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也不能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啊!
貝貝:媽媽,比起你小時候,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可真是幸福多了!
媽媽:我小時候生活條件已經改善很多了,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國家很貧窮,特別是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好多人都因為沒有糧食而活活餓死!xxx姥小時候,一大家子就靠太姥爺一人的工資養(yǎng)活,一袋紅薯,就是一家人一個月的口糧。每到過年,能吃上兩天白面饅頭,都是一種奢望!這些都是太姥爺和姥姥講給我聽的,他們反復給我講,就是告訴我要憶苦思甜!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們家的家訓,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對了,我們的家訓,你們還能背下來嗎?
寶寶:我會背!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貝貝: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寶寶:清白做人,浩然立于天地;
貝貝:干凈做事,但求無愧于心;
寶寶:與人為善,做到嚴己寬人;
貝貝:誠信守法,方為立世之本;
寶寶貝貝:尊老愛幼,傳承優(yōu)良家風;團結和睦,共建幸福家庭!
媽媽:背的真不錯,希望你們把家訓記在腦子里,刻在骨子里,體現(xiàn)在一言一行里!
寶寶:媽媽,我知道了,我也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我現(xiàn)在就去換書包,明天你給我縫縫吧!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十二篇
最近,有記者滿大街地隨時采訪——你們的家風是什么。于是幾乎所有被訪者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而且都很正派很正統(tǒng)很“拿得出手”。
私下里,我就問我們家的老先生,“你說咱家的家風是什呢?”。老先生想了半天,僅僅說出一條極其普通的“老實做人,實在干事”。是的,我們家的確沒有明文的規(guī)定“家風”條例,但是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是很嚴格地要求自己,多做好事,不做壞事。不招災不惹禍,認認真真地把黨交給的唯一一件事做好,平平靜靜地吟唱著自己鍋碗瓢盆交響曲。我可以驕傲的大聲說,我們一生中從來沒有犯過錯誤,更沒有埃過批評?;剡^頭來想想,雖然沒有波瀾壯闊,沒有大紅大紫,但是默默無聞也是一種人生格局吧,不是很好嘛!
可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可沒含糊。用孩子自己的話說,他們能有今日,都是爸媽嚴格要求的結果。我們對孩子們常說的就是“別人不能做的事,你一定能做;別人吃不了的苦,你一定要吃”。所以我的孩子的性格都很堅強,越是挑戰(zhàn)越是興奮。這不是家風,充其量也就算是“家教”吧。
看到有人把“吃飯不要吧嗒嘴,坐下不要二郎腿”也放在家訓里,覺得很有點意思。要是這樣說來,我們家也有很多用“三字經”來要求的做法呢,只不過那都是“隨時隨地”“信手拈來”的東西。比如尊老愛幼。我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了好吃的東西首先給長輩,然后他們才可以分享。至于家訓,我們更沒有明文規(guī)定。我覺得“潛移默化”滲透得更深,“隨時隨地”更容易接受。
說到這里突然想以幾十年前的一個小事。有一次我坐火車出門,在餐車上遇到了我的一個學生。閑聊幾句有關孩子教育的話題。我這個老師一張嘴就是跟人家說“要好好教育孩子,讓孩子好好讀書”之類。那個學生一句話就把我噎住了。她說:老師,你看我不是很好么?雖然只有初中文化,在餐車上工作,不比別人掙得少啊!當時我就無語了。是啊,說什么呢?一人有一人的想法,一家有一家的活法。我活該被噎。回來后自己解嘲,“龍生龍,鳳生鳳”吧!都去做官,誰當老百姓?都擠進城去做城市人,誰來種地?所以有五光十色的人,就有五光十色的景;有五光十色的景,世界才更美麗!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十三篇
唐家正在副局長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論資歷、論能力他早該扶正了,和他一起提拔的大多早已做了局長。一些朋友也勸他“跑一跑”,可他僅是笑呵呵地答應著,沒有任何行動。這次調整干部,他憑借過硬的工作能力,終于被提拔為局長。
趁著星期天,兩個月沒回老家的唐家正決定帶著妻子和兒子回去一趟。為了表示孝心,他還特意買了一條軟云煙和兩瓶汾酒。
唐家正的老家在農村,是個離縣城較遠的小山村。唐家正每次回家,看著有些破舊但干凈整潔的小院,都會有一股暖流從心底油然而生。長時間的分離,一家人見面格外親熱。唐家正看著父母臉上的笑容和他們還算健康的身子骨,感覺心安了好多。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妻子起身進了廚房,幫母親做飯。兒子專心地看起了電視。光他們爺兒倆的時候,唐家正注意到父親的神色漸漸地凝重起來,手里捻著他剛才遞的香煙久久沒有點燃。看到父親這個樣子,唐家正的心驟然緊張起來,他從小就怵父親,這種心結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父親雖是一個農民,但身上與生俱來一種剛正之氣。父親的為人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他剛正不阿的工作特性與父親的這種秉性有很大關系。
過了一會兒,父親開口說話了:“家正,你現(xiàn)在當局長了,按老話說是掌了印把子了。我和你媽都為你高興,可今天爹要給你潑點冷水,咱可千萬不能干違法亂紀的事啊!”
父親的話讓唐家正一頭霧水,他本能地反問了一句:“爹,我怎么違法亂紀了?”
父親舉起手中的香煙,說:“你現(xiàn)在都抽上這么好的煙了?你一個月多少工資,抽得起這樣的煙嗎?要是公務應酬,那是工作需要,爹不反對。要是公私不分,那不是違法亂紀又是什么?你給我?guī)У暮脽熀镁票硎镜氖莾鹤訉献拥囊黄囊?。要是你自己花錢買的,爹接受。要是占公家便宜,爹還能心安理得地吃喝下去嗎?還有,你在門口停放的小汽車,今天你回來看我和你媽,肯定不是辦公務,這不是以權謀私又是什么?”
父親的話像鞭子一樣猛烈地抽打著唐家正的心,他對父親說:“煙和酒是我買來孝敬您的。用單位的車不算什么,現(xiàn)在大家都這樣……”
“人家行,你不行,這是家風!”沒等他把話說完,父親就打斷了他的話,“別人怎么做爹管不了,可咱們老唐家這樣做絕對不行!咱們老唐家祖祖輩輩靠勤儉過日子,對別人寬,對自己嚴,識大體,講正理,從沒出過一個讓人戳脊梁骨的子弟。咱家雖沒出過什么大官,可活得本分、實在。你爹我在村上管了一輩子事,別的沒落下就落了個好名聲……”
在回縣城的路上,唐家正的腦海里不時地浮現(xiàn)著父親那語重心長的教誨:“公與私是相對的,根本沒法兼顧,要講公就不能為私,要謀私就肯定要損公。你是掌印把子的人,大家都在看著你,你只有不貪不占,處事公道,大家才會尊重你,你說話才管用……我和你媽都老了,沒有什么大的期盼,就盼著你們平平安安,希望你把咱們老唐家的良好家風傳下去……”
想著想著,唐家正的心漸漸敞亮起來,前面的路也變得寬闊平坦了許多,他的目光更加堅定了……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十四篇
在我家客廳的墻上貼有一塊金屬牌,上面有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光榮之家!這是屬于我們全家的光榮,而這一份光榮源自我的爺爺,一個老兵的榮耀!而我家的家風也要從這里說起!
從我記事起,我老爸最喜歡在看電視時給我看軍人的畫面,并總是對我說:“寶貝,你看,解放軍叔叔多么威武精神!你長大后也要像他們一樣哦!”“你看穿上軍裝是多么的英姿颯爽,多么光榮啊!”而我那時候總是對爸爸的這番話不屑一顧,常常和老爸爭搶著電視要去看動畫片!
慢慢地,我長大了,懂事了,有一天我突然注意到我家客廳墻上那個寫著“光榮之家”的金屬牌。出于好奇,我就問爺爺:“為什么我們客廳墻上會有這樣的金屬牌呢?”爺爺拉著我的小手,笑著對我說:“拓毛崽,你真想知道嗎?”我鬧騰著說:“爺爺快說!爺爺快說!”爺爺拉著我的小手語重心長地說:“這塊金屬牌只有到當過兵,扛過槍,保衛(wèi)過祖國的家庭才能擁有!擁有‘光榮之家’這個稱號的家庭一定會感到無比驕傲,無比自豪!”
爺爺講到這里,我對解放軍有了加倍的好感,于是我接著問:“爺爺,那我老爸到當過兵嗎?”“沒有!”爺爺說完后沉默了一會兒,接著對我說到,“大孫子,雖然你老爸未能圓他的軍人夢,可是他一直有一顆參軍報國的心。你知道嗎?你老爸從上初中開始就對軍事特別著迷,那時爺爺給他的零花錢很少,他經常舍不得吃早飯,把錢省下來買軍事雜志看,你爸那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去當海軍,他特別想報考大連海軍艦艇學院??墒菆罂架娦σ暳σ筇貏e嚴,你老爸就是因為視力不過關,跟自己的夢想擦肩而過!當時你老爸還哭了好幾天,而這也成為了他最大的遺憾呢!”
聽爺爺講到這里,我似乎明白了老爸平時對我嚴格要求的良苦用心了,有時我勾著背在看書時,老爸啪的一下就把我的背拍一巴掌,還時刻囑咐我要愛惜自己的眼睛!平時常常引導我看軍事節(jié)目,原來是想讓我去部隊,肩負起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恍然大悟的我拉著爺爺?shù)氖?,鄭重地和爺爺說:“爺爺,你真是我們家的驕傲!長大了我也要去當兵,去保家衛(wèi)國,我要將我們這個‘光榮之家’的稱號傳承下去,讓這個精神鎧甲永遠熠熠發(fā)光!”
老黨員清廉家風故事范文 第十五篇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不少故鄉(xiāng)親友給身為總理的xxx寫信,要求進京做事,在新政府里謀得一官半職。xxx十分反感這種任人唯親的腐朽作風,認為新社會不能搞舊社會的裙帶關系。為此,他專門召集身邊親友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并定下了著名的“十條家規(guī)”:一、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二、來者一律住xxx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許請客送禮;六、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七、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八、生活要艱苦樸素;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侄兒周爾輝的父親是烈士,xxx將其接到北京撫養(yǎng)。當時北京辦有干部子弟學校,是專門培養(yǎng)烈士、高級干部子女的。但xxx沒有讓周爾輝上這樣的學校,而是讓他到普通的二十六中學住校學習,還特意囑咐無論是領導談話、填寫表格,還是同學交往,千萬不要說出與他的這層關系。后來,周爾輝在北京鋼鐵學院任教,1961年結婚,學院領導幫助他解決了夫妻分居的難題,把他愛人從江蘇淮安調到學院子弟小學任教。xxx知道后批評道:“這幾年遭受自然災害,中央調整國民經濟,北京市大量壓縮人口,xxx也正在下放、壓縮人員,你們?yōu)槭裁锤闾厥饣?,不帶頭執(zhí)行?”xxx也從一邊給侄兒、侄媳做工作:“伯伯是抓壓縮城市人口工作的,他要帶頭執(zhí)行這項政策。”在xxx夫婦的耐心說服下,侄兒、侄媳一起調回了淮安工作。xxx說過,我自己沒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這一條路。
- 上一篇:論文范文參考1700字(精選9篇)
- 下一篇:中考范文中的好詞好句(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