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ōng míng
字?jǐn)?shù):2字詞語
通名的意思:
(一)、說出自己的姓名(舊戲曲、小說描寫武將交戰(zhàn)時(shí)多用):來將通名!(二)、通用的名稱。
(三)、指某些專有名詞中反映類別屬性的部分(區(qū)別于“專名”),如“淮河”這個(gè)專有名詞中“河”是通名。
通名的解釋:
(一)、古代稱戶籍。
《商君書·徠民》:“民上無通名,下無田宅。” 宋 梅堯臣 《送少卿知宣州》詩:“州民還最喜,門下舊通名。”
(二)、通報(bào)姓名。
《漢書·雋不疑傳》“﹝ 不疑 ﹞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唐 顏師古 注:“上謁,若今通名也。” 宋 蘇舜欽 《舟至崔橋士人張生抱琴攜酒見訪》詩:“有士不相識(shí),通名叩余舟。” 錢鍾書 《圍城》六:“通名之后, 方鴻漸 倒窘起來。”
(三)、總稱。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三首俱爛,不可識(shí)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四)、通用的名稱。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然則露版古今通名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記·晉乘》:“蓋‘春秋’為記事之通名,乘則一國之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