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n fàn
字?jǐn)?shù):2字詞語
干犯的意思:
觸犯;侵犯:干犯國法。干犯的解釋:
(一)、冒犯;觸犯;干擾。
《后漢書·史弼傳》:“干犯至戚,罪不容誅。”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先是京城惡少及屠沽商販,多繫名諸軍干犯府縣法令,有罪即逃入軍中。”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劉中丞書》:“不軌之民,干犯國法。” 郭沫若 《一只手》:“這在形式上已經(jīng)把工人團(tuán)結(jié)了起來,假使他們再有一種精神結(jié)合,就給一堆石塊砌成了一座保壘,那是不可干犯的。”
(二)、舊時(shí)刑律用語。指與罪案有牽連的人。
《元典章·刑部五·檢驗(yàn)》:“今省部定到尸形格式於內(nèi),於是開寫正犯、干犯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