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àn zhì
字?jǐn)?shù):2字詞語
斷治的意思:
判決處治。唐 韓愈《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銘》:“公一斷治不收聲,事常出名上。”宋 王安石《贈(zèng)光祿少卿趙君墓志銘》:“斷治出己,當(dāng)于民心。”宋 周密《齊東野語·方巨山爭體統(tǒng)》:“押綱軍卒,驕悍繹騷,市民橫遭其禍者甚眾,巨山 大不能堪,遂擒數(shù)輩斷治之。”《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且捉 秀秀 入府后花園去,把 崔寧 解去 臨安府 斷治。”斷治的解釋:
(一)、判決處治。
唐 韓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銘》:“公一斷治不收聲,事常出名上。” 宋 王安石 《贈(zèng)光祿少卿趙君墓志銘》:“斷治出己,當(dāng)于民心。”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方巨山爭體統(tǒng)》:“押綱軍卒,驕悍繹騷,市民橫遭其禍者甚眾, 巨山 大不能堪,遂擒數(shù)輩斷治之。”《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且捉 秀秀 入府后花園去,把 崔寧 解去 臨安府 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