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ǎo rán
字數:2字詞語
愀然的意思:
形容神色變得嚴肅或不愉快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艾言聞,愀然不樂。——《三國演義》愀然的解釋:
(一)、容色改變貌。
《禮記·哀公問》:“ 孔子 愀然作色而對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鄭玄 注:“愀然,變動貌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愀然,變色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唯 王丞相 愀然變色曰:‘當共勠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 楚 囚相對。’” 張抗抗 《北極光》:“她抓起另一張紙片來看,臉上愀然作色了。”
(二)、憂愁貌。
《荀子·富國》:“故 墨 術誠行,則天下尚儉而彌貧……愀然憂戚,非樂而日不和。”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之一:“每時入芻藳,歲課田租,愀然疚懷,如憐赤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五·沉文端公》:“從弟某私語公曰:‘兄位宰相,蒙恩存問,而羣從子姪,濟濟如此,可謂盛矣!’公愀然久之,曰:‘弟以為盛,吾方憂其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