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ǎo míng
字數:2字詞語
杳冥的意思:
極高或極遠以致看不清的地方。杳冥的解釋:
(一)、指天空,高遠之處。
戰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鳳凰上擊九千里,絶云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唐 魏樸 《和皮日休悼鶴》:“直欲裁詩問杳冥,豈教靈化亦浮生。” 清 卓爾堪 《雪竇》詩:“拾級凌千仞,身疑入杳冥。”
(二)、陰暗貌。
《文選·張衡<西京賦>》:“奇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霧杳冥。” 呂延濟 注:“杳冥,陰暗貌。” 三國 魏 曹丕 《感物賦》:“瞻玄云之蓊鬱,仰沉陰之杳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天臺山日記》:“下一嶺,叢山杳冥中,得村家。”
(三)、猶渺茫。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膠水》:“北眺巨海,杳冥無際,天際兩分,白黑方別,所謂溟海者也。”《陳書·高祖紀上》:“惟昔上古,厥初生民……杳冥慌忽,故靡得而詳焉。”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一折:“暗想那 織女 ……阻隔銀河信杳冥,經年度歲成孤零。”
(四)、謂奧秘莫測。
南朝 梁 沉約 《佛記序》:“事涉杳冥,取驗無所,亦皆靡載,同之闕疑。”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一》:“﹝ 晁伯 ﹞嘗作《昭靈夫人祠詩》云:‘殺翁分我一盃羹,龍種由來事杳冥。’” 明 唐順之 《常州新建關侯祠記》:“神人之情不相遠,未可以為杳冥而遇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