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ū tóu
字?jǐn)?shù):2字詞語(yǔ)
撲頭的意思:
(一)、即幞頭。古代的一種頭巾。(二)、迎頭。
撲頭的解釋:
(一)、即幞頭。古代的一種頭巾。
《宣和遺事》前集:“卻去 宣德門(mén) 直上有三四個(gè)貴官,金捻線撲頭,舒角紫羅窄袖袍,簇花羅。” 明 無(wú)名氏 《云間雜志》卷下:“ 諸午泉 得一峰石,高二丈,儼若人形,撲頭大袖,名為待漏石。”參見(jiàn)“ 幞頭 ”。
(二)、迎頭。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可早漫地漫天,更撲頭撲面,雪擁就浪千堆,雪裁成花六出,雪壓得柳三眠。” 茅盾 《子夜》一:“同時(shí)就有一股異常濃郁使人窒息的甜香,撲頭壓住了 吳老太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