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ài píng dào
字數:3字詞語
太平道的意思:
早期道教流派之一。東漢末,農民起義領袖張角創立。太平是“極大公平”之意。參見〔黃巾起義〕太平道的解釋:
(一)、漢 末道教派別之一。
東漢 靈帝 熹平 間, 巨鹿 人 張角 創立后,與弟 張寶 、 張梁 同在 河北 一帶傳道。道徒手執九節杖畫符誦咒,給人治病,十馀年間,在 青 、 徐 、 幽 、 冀 、 荊 、 揚 、 兗 、 豫 八州發展信徒數十萬。 張角 分信徒為三十六方(部),“大方”萬馀人,“小方”六七千人,設將帥統率。又收買一些宦官作內應,預定于 東漢 靈帝 中平 元年(甲子年)三月五日京內外同時起義。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因內奸 唐周 告密,起義被迫提早。起義者頭纏黃巾,故稱“黃巾軍”。后遭政府軍和地主武裝鎮壓而失敗,但太平道仍在民間秘密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