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wáng
字數:2字詞語
三王的意思:
1.指 夏、商、周 三代之君。(1)夏禹、商湯、周武王。《穀梁傳·隱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范寧 注:“三王,謂 夏、殷、周 也。夏后 有 鈞臺 之享,商湯 有 景亳 之命,周武 有 盟津 之會。”(2)夏禹、商湯、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趙岐 注:“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 是也。”(3)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湯 復於 湯丘,文王 幽於 羑里,武王 羈於王門;越王 棲於 會稽,秦穆公 敗於 崤塞,齊桓公 遇賊,晉文公 出走,故三王資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2.指 周 之 太王、王季、文王。《國語·周語下》:“以太蔟之下宮,布令於 商,昭顯文德,底 紂 之多罪,故謂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韋昭 注:“三王,太王、王季、文王 也。”,3.王 姓三名人之合稱。(1)漢 之 王奉光、王商、王鳳。《漢書·王商史丹等傳贊》:“自 宣、元、成、哀 外戚興者,許、史、三 王、丁、傅 之家,皆重侯累將。”顏師古 注:“三王,謂 邛成侯 及 商、鳳 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 的封爵。(2)漢 之 王尊、王章、王駿。《漢書·王吉傳》:“先是京兆有 趙廣漢、張敞、王尊、王章,至 駿 皆有能名,故京師稱曰:‘前有 趙、張,后有三 王。’”晉 潘岳《西征賦》:“趙 張 三 王 之尹京,定國 釋之 之聽理。”(3)唐 之 王珣、王玙、王瑨。《新唐書·王珣傳》:“﹝ 王方翼 ﹞子 珣,字 伯玉,與兄 璵、弟 瑨 以文學稱,時號‘三王’。”(4)唐 之 王勃、王緒、王仲舒。唐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及得三 王 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清 錢謙益《寄侯豫章督學江西》詩:“勵俗蒸嘗先兩廟,採風詞翰繼三 王。”清 趙翼《陔馀叢考·四三王》:“唐 滕王閣 有三 王、則 王勃 作序,王緒 作賦,王仲舒 作修閣記也。”
三王的來源出處:
暫無來源。
三王造句:
暫無相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