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shì
字?jǐn)?shù):2字詞語
三士的意思:
1.指 春秋 晉 之 狐偃、趙衰、賈佗。《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晉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宋 馬永易《實(shí)賓錄·三士》:“晉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謂 狐偃、趙衰、賈佗。”,2.指古之 許由、巢父、池主 三隱者。《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三國 魏 曹植《許由巢父池主贊》:“堯 禪 許由,巢父 是恥。穢其圂聽,臨河洗耳。池主 是讓,以水為濁。嗟此三士,清足厲俗。”,3.指 春秋 齊 之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勇而無禮,晏子 認(rèn)為將危害國家,準(zhǔn)備除掉他們,請 景公 賜三人二桃,論功而食。三人相爭不下,皆不食桃,自剄死。事見《晏子春秋·諫下二四》。三國 蜀 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元 張可久《慶東原·次馬致遠(yuǎn)先輩韻》曲:“殺三士,因二桃,不如 五柳 莊前臥。”
三士的來源出處:
暫無來源。
三士造句:
暫無相關(guān)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