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àng dīng
字數:2字詞語
上丁的意思:
1.農歷每月上旬的丁日。《禮記·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又“﹝季秋之月﹞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鄭玄 注:“為將饗帝也。春夏重舞,秋冬重吹也。”孔穎達 疏:“其習舞吹必用丁者,取其丁壯成就之義,欲使學者藝業成故也。”自 唐 以后,歷代王朝規定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之日為祭祀 孔子 的日子。唐 劉禹錫《奏記丞相府論學事》:“今四海郡縣咸以春、秋上丁有事 孔子 廟,其禮不應于古,且非 孔子 意也。”《清史稿·選舉二》:“太后、皇上萬壽節,至圣先師 孔子 誕日,春、秋上丁釋奠,為慶祝日。”,2.壯丁。《南齊書·柳世隆傳》:“﹝ 沉攸之 ﹞仍蹙迫羣 蠻,騷擾山谷,揚聲討伐,盡戶上丁。”
上丁的來源出處:
暫無來源。
上丁造句:
暫無相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