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ú shì
字數:2字詞語
伏事的意思:
1.隱秘的事情。《戰國策·趙策四》:“樓緩 將使,伏事辭行。”吳師道 補正:“‘伏事’句,隱祕之事也。”,2.指在朝廷或官員屬下任職。《文選·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誰謂伏事淺,契濶踰三年。”李善 注:“《周禮·大司徒》:‘頒職事,十有二曰服事。’鄭司農 曰:‘服事,謂為公家服事也。’‘服’與‘伏’同,古字通。”南朝 宋 鮑照《謝上除啟》:“臣伏事日淺,蒙荷已豐。”宋 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安中令大度》:“劉某 曰:‘某伏事歲久,受恩亦多,忽見近日作為,某憂懼及禍,不忍遽辭訣。某今日乞 令公 與罪名殺之,以荅從來受恩。’”,3.指侍候,服侍。元 關漢卿《謝天香》第三折:“我伏事的都入羅幃,我恰才舒舖蓋似孤鬼。”清 李漁《奈何天·形變》:“你在這里伏事我,今日這個澡,比不得往常。”,4.指屈膝事人。《資治通鑒·唐昭宗大順元年》:“克用 囚之,既而使人誘之,欲以為 河東 副使,揆 曰:‘吾天子大臣,兵敗而死,分也,豈能伏事鎮使邪!’”,5.指用暴力對付、整治人。胡適《<水滸續集>兩種序》:“兩個伏事一個,扯著耳朵,把鴆酒灌下。”參見“伏侍”。
伏事的來源出處:
暫無來源。
伏事造句:
暫無相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