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ūn zhōng shān
字數:3字詞語
孫中山的意思:
(1866—1925)中國近代革命先行者,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號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早年在香港開始革命活動。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次年廣州起義失敗后,到歐、美各地宣傳革命。1905年在日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提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即三民主義學說。以《民報》為陣地,與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保皇派進行激烈論戰,并多次領導反清武裝起義。武昌起義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不久政權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篡奪。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1924年在廣州召開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改組中國國民黨,建立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有《孫中山全集》。
孫中山的來源出處:
暫無來源。
孫中山造句:
暫無相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