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 fā
字數(shù):2字詞語
激發(fā)的意思:
(一)、激勵使奮起:帝國主義的封鎖激發(fā)了中國人奮發(fā)圖強的精神。(二)、使原子、電子等的能量由較低的狀態(tài)變?yōu)槟芰枯^高的狀態(tài)。
激發(fā)的解釋:
(一)、猶言矯揉造作。
《漢書·王莽傳上》:“敢為激發(fā)之行,處之不慙恧。”
(二)、譏刺。
《后漢書·侯霸傳》:“嘗因朝會,聞帝讀 隗囂 、 公孫述 相與書, 歆 曰:‘亡國之君皆有才, 桀 紂 亦有才。’帝大怒,以為激發(fā)。”
(三)、刺激引發(fā)。
《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 威明 欲避第仕涂,故激發(fā)我耳。吾當為朝廷愛才,何能申此子計邪!” 宋 司馬光 《乞王陶只除舊職札子》:“ 奎 素有質(zhì)直之名,萬一因此激發(fā),舉動更有過當。” 老舍 《駱駝祥子》二十:“有人要跟他賽車,不論是怎樣的逗弄激發(fā),他低著頭一聲也不出,依舊不快不慢的跑著。”
(四)、激動奮發(fā)。
唐 劉禹錫 《明贄論》:“言未足以動聽,故必激發(fā)以取異。” 元 楊梓 《敬德不伏老》第三折:“想著那老將軍果然無病,老夫略施小計,使他登時激發(fā),就領兵交戰(zhàn)去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段氏》:“觀其慷慨激發(fā),吁!亦杰矣哉!” 郁達夫 《采石磯》一:“每逢興致激發(fā)的時候,不論講得講不得的話,都漲紅了臉,放大了喉嚨,抑留不住的直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