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 zhì
字?jǐn)?shù):2字詞語(yǔ)
地志的意思:
記載國(guó)或區(qū)域的地形、氣候、居民、政治、物產(chǎn)、交通等的變遷的書。地志的解釋:
(一)、見(jiàn)“ 地志 ”。
(二)、亦作“ 地誌 ”。專記地理情況的書。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余視《山海經(jīng)》及《禹貢》、《爾雅》、《説文》、地志,雖曰悉備,各有所不載者,作略説。”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辯證二》:“今 東海縣 乃 漢 之 贛榆 ,自屬 瑯琊郡 ,非古之 東海 也…… 延年 ( 石延年 )不講地誌,但見(jiàn)今謂之 東海縣 ,遂以二 疏 名之,極為乖誤。” 孫犁 《關(guān)于兒童文學(xué)》:“有時(shí)教子弟念 金 元 的歷史,念邊疆的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