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ng tiáo
字?jǐn)?shù):2字詞語
封條的意思:
封閉門戶或器物時(shí)粘貼的紙條,上面注明封閉日期并蓋有印章。封條的解釋:
(一)、粘貼在門戶或器物上的字條,表示封閉、封存或沒收,以防私自開啟和動(dòng)用。
《平妖傳》第七回:“把佛堂前門鎖斷,貼下兩層封條。”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附記編行堂集事》:“觀察詢所藏何物。僧曰:‘自 康熙 年間至今,本寺更一住持,即加一封條,所藏何物實(shí)未悉。’” 陳祖芬 《祖國高于一切》:“家被無理查封了。家具、地毯、車庫,一切都貼上了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