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ng guó
字?jǐn)?shù):2字詞語
行國的意思:
(一)、周游于國中。《詩·魏風(fēng)·園有桃》:“心之憂矣,聊以行國。”鄭玄 箋:“聊出行於國中,觀民事以寫憂。”隋 王通《文中子·禮樂》:“陳 守令勸吏息役,董常 聞之曰:‘吾知夫子行國矣,未嘗虛行也。’”(二)、游牧的國家。《史記·大宛列傳》:“烏孫 在 大宛 東北可二千里,行國。”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不土著。”《漢書·西域傳上·西夜國》:“西夜 與 胡 異,其種類 羌氐 行國,隨畜逐水草往來。”《資治通鑒·漢武帝元狩元年》:“烏孫、康居、奄蔡、大月氏,皆行國,隨畜牧,與 匈奴 同俗。”胡三省 注:“隨畜牧逐水草而居,無城郭常處,故曰行國。”清 魏源《圣武記》卷五:“似游牧非游牧,似城郭非城郭,介居國、行國之間,是俗一異。”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二章第六節(jié):“自 秦、漢 時(shí)起,中國 基本上是統(tǒng)一富強(qiáng)的大國,境外鄰國特別是北方的行國(游牧人的國家稱行國),即使強(qiáng)盛一時(shí)也都遠(yuǎn)遠(yuǎn)不是 中國 的敵手。”
行國的解釋:
(一)、周游于國中。
《詩·魏風(fēng)·園有桃》:“心之憂矣,聊以行國。” 鄭玄 箋:“聊出行於國中,觀民事以寫憂。” 隋 王通 《文中子·禮樂》:“ 陳 守令勸吏息役, 董常 聞之曰:‘吾知夫子行國矣,未嘗虛行也。’”
(二)、游牧的國家。
《史記·大宛列傳》:“ 烏孫 在 大宛 東北可二千里,行國。”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不土著。”《漢書·西域傳上·西夜國》:“ 西夜 與 胡 異,其種類 羌氐 行國,隨畜逐水草往來。”《資治通鑒·漢武帝元狩元年》:“ 烏孫 、 康居 、 奄蔡 、 大月氏 ,皆行國,隨畜牧,與 匈奴 同俗。” 胡三省 注:“隨畜牧逐水草而居,無城郭常處,故曰行國。”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似游牧非游牧,似城郭非城郭,介居國、行國之間,是俗一異。” 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二章第六節(jié):“自 秦 、 漢 時(shí)起, 中國 基本上是統(tǒng)一富強(qiáng)的大國,境外鄰國特別是北方的行國(游牧人的國家稱行國),即使強(qiáng)盛一時(shí)也都遠(yuǎn)遠(yuǎn)不是 中國 的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