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àng guó
字數:2字詞語
相國的意思:
古代官名。春秋戰國時為百官之長。后為對宰相的尊稱。相國的解釋:
(一)、古官名。
春秋 戰國 時,除 楚國 外,各國都設相,稱為相國、相邦或丞相,為百官之長。 秦 及 漢 初,其位尊于丞相。后為宰相的尊稱。《戰國策·東周策》:“ 昭獻 在 陽翟 , 周 君將令相國往,相國將不欲。”《漢書·百官公卿表下》:“ 高帝 元年, 沛 相 蕭何 為丞相。九年,丞相 何 遷為相國。”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師保輔相·相國》:“亦 秦 置官, 始皇帝 立,尊 呂不韋 為相國。 漢 初 蕭何 亦為之,今人以呼宰輔也。” 清 孫枝蔚 《西湖》詩:“相國能行樂,居人自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