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g jūn
字數:2字詞語
將軍的意思:
(一)、將(jiàng)級軍官。(二)、泛指高級將領。
(三)、大黃的舊稱。
(四)、將
(五)、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為難:他當眾將了我一軍,要我表演舞蹈。
將軍的解釋:
(一)、官名。
《墨子·非攻中》:“昔者 晉 有六將軍。” 孫詒讓 間詁:“六將軍,即六卿為軍將者也。 春秋 時通稱軍將為將軍?!?/p>
(二)、 戰國 時始為武將名。
漢 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稱大將軍、車騎將軍、前將軍、后將軍、左將軍、右將軍等;臨時出征的統帥有別加稱號者,如樓船將軍、材官將軍等。 魏 晉 南北朝 時,將軍有各種不同的職權和地位,如中軍將軍、龍驤將軍等,多為臨時設置而有實權;如驍騎將軍、游擊將軍等,則僅為稱號。 唐 十六衛、羽林、龍武、神武、神策等軍,均于大將軍下設將軍之官。 宋 、 元 、 明 多以將軍為武散官。 明 代的總兵官有掛印帶將軍號的。此外, 宋 、 元 、 明 亦稱殿廷武士為將軍。 清 代的將軍有三種:一為宗室爵號之一,如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二為駐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長官,專由 滿 族人充任。內地各省將軍(如 江寧 、 廣州 、 成都 等將軍),掌駐防軍事及旗籍民事;在邊疆地區(如 黑龍江 、 吉林 、 伊犁 ),將軍即為全區的最高軍事和行政長官。三為臨時出征的統帥,如揚威將軍、靖逆將軍等。 太平天囯 朝內官職,丞相最高,以次為檢點、指揮、將軍。
(三)、泛指高級將領,或對軍官之尊稱。
《史記·項羽本紀》:“臣與將軍戮力而攻 秦 ,將軍戰 河 北,臣戰 河 南?!薄逗鬂h書·齊武王縯傳》:“諸將軍幸欲尊立宗室,其德甚厚。”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武吟》:“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p>
(四)、象棋術語。又稱“照將”,簡稱“將”。亦用以比喻給人出難題。
毛澤東 《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我看,這個整改又要來一個鳴放高潮。把大字報一貼,你為什么不改?將一軍。這個將軍很有作用?!?/p>
(五)、中藥石硫黃,大黃的別名。分別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部、草部。
(六)、復姓。見《通志·氏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