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ù cān
字?jǐn)?shù):2字詞語
素餐的意思:
沒有魚肉等,只有瓜果、蔬菜等的飯食吃素不勞而食,多指無功受祿尸位素餐素餐的解釋:
(一)、亦作“ 素飡 ”。無功受祿,不勞而食。
《詩·魏風(fēng)·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毛 傳:“素,空也。” 陳奐 傳疏:“今俗以徒食為白餐。餐,猶食也。 趙岐 注《孟子·盡心篇》云:‘無功而食,謂之素餐。’” 漢 桓寬 《鹽鐵論·鹽鐵箴石》:“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飡,無以更責(zé)雪恥矣。”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干時率皆素飡偷容,掩德蔽賢,忌有功而危之,疾清白而排之。” 唐 劉禹錫 《代謝平章事表》:“上分旰食之憂,下塞素餐之責(zé)。”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官實素飡,民則菜色。” 清 趙翼 《服闋后親友多勸赴官作詩志意》:“敢憑野笠驕文繡,恐食官倉又素餐。”
(二)、蔬食。
唐 韓偓 《騰騰》詩:“烏帽素餐兼施藥,前身多恐是醫(yī)僧。” 明 王錂 《尋親記·局騙》:“千愁萬恨都撇漾,未知素餐淡飯在何方,那些個酒解愁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