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ú xū
字?jǐn)?shù):2字詞語
浮虛的意思:
(一)、華而不實(shí)。《三國(guó)志·魏志·王肅傳》“亦歷注經(jīng)傳,頗傳於世”裴松之 注引 三國(guó) 魏 魚豢《魏略》:“是以志學(xué)之士,遂復(fù)陵遲;而末求浮虛者,各競(jìng)逐也。”《舊唐書·薛登傳》:“不以指實(shí)為本,而以浮虛為貴。”宋 陸游《上殿札子》之二:“浮虛失實(shí),華藻害道。”(二)、空虛。清 劉大櫆《祭左和中文》:“親交歘以遒盡兮,夫乃知人世之浮虛。”
(三)、指 魏 晉 清談的虛無玄理。《世說新語·輕詆》“桓公 入 洛”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晉陽秋》:“﹝ 王夷甫 ﹞將為 石勒 所殺,謂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虛,不至於此。’”《晉書·裴頠傳》:“何晏、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口談浮虛,不遵禮法,尸祿耽寵,仕不事事。”《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年》:“晉 有 王衍 為三公,祖尚浮虛,致中原板蕩。”
(四)、中醫(yī)名詞。指虛腫。《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陽明所至為浮虛。”王冰 注:“浮虛:薄腫,按之復(fù)起也。”
浮虛的解釋:
(一)、華而不實(shí)。
《三國(guó)志·魏志·王肅傳》“亦歷注經(jīng)傳,頗傳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guó) 魏 魚豢 《魏略》:“是以志學(xué)之士,遂復(fù)陵遲;而末求浮虛者,各競(jìng)逐也。”《舊唐書·薛登傳》:“不以指實(shí)為本,而以浮虛為貴。”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二:“浮虛失實(shí),華藻害道。”
(二)、空虛。
清 劉大櫆 《祭左和中文》:“親交歘以遒盡兮,夫乃知人世之浮虛。”
(三)、指 魏 晉 清談的虛無玄理。
《世說新語·輕詆》“ 桓公 入 洛 ”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王夷甫 ﹞將為 石勒 所殺,謂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虛,不至於此。’”《晉書·裴頠傳》:“ 何晏 、 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口談浮虛,不遵禮法,尸祿耽寵,仕不事事。”《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年》:“ 晉 有 王衍 為三公,祖尚浮虛,致中原板蕩。”
(四)、中醫(yī)名詞。指虛腫。
《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陽明所至為浮虛。” 王冰 注:“浮虛:薄腫,按之復(fù)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