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ài pú
字數:2字詞語
外仆的意思:
(1).古代官名。掌管國君和大臣臨時止宿、停留處所等事務。《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子產 相 鄭伯 以如 楚 ,不為壇。外僕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適四國,未嘗不為壇;自是至今,亦皆循之。今子草舍,無乃不可乎?’” 杜預 注:“外僕,掌次舍者。” 楊伯峻 注:“外僕,官名,職主為壇及舍者。”(2).借指掌管留止住次的人員。 唐 王維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于韋氏逍遙谷宴集序》:“于是外僕告次,獸人獻鮮。”外仆的解釋:
(一)、古代官名。掌管國君和大臣臨時止宿、停留處所等事務。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子產 相 鄭伯 以如 楚 ,不為壇。外僕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適四國,未嘗不為壇;自是至今,亦皆循之。今子草舍,無乃不可乎?’” 杜預 注:“外僕,掌次舍者。” 楊伯峻 注:“外僕,官名,職主為壇及舍者。”
(二)、借指掌管留止住次的人員。
唐 王維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于韋氏逍遙谷宴集序》:“于是外僕告次,獸人獻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