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àn xíng
字?jǐn)?shù):2字詞語
案行的意思:
(一)、謂按次序排列成行。(二)、巡視。
案行的解釋:
(一)、謂按次序排列成行。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車案行,騎就隊。” 李周翰 注:“言車騎各案次第以為行。”
(二)、巡視。
《漢書·蓋寬饒傳》:“ 寬饒 初拜為司馬……冠大冠,帶長劍,躬案行士卒廬室,視其飲食居處。”《三國志·魏志·陳矯傳》:“車駕嘗卒至尚書門, 矯 跪問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書耳。’”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 賈黃中 ﹞嘗知 金陵 ,一日案行府寺,覩一隙舍扃鐍甚嚴(yán),公怪之,因發(fā)鑰,得寶貨數(shù)十巨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