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ūn fú
字?jǐn)?shù):2字詞語(yǔ)
袀服的意思:
同一的服裝。謂著相同的戎裝。語(yǔ)出《左傳·僖公五年》:“均服振振。”陸德明 釋文:“均,如字,同也。字書作袀,音同。”《文選·左思〈吳都賦〉》:“六軍袀服。”劉逵 注引《左氏傳》曰:“袀服振振。”《呂氏春秋·悔過(guò)》:“今袀服回建,左不軾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高誘 注:“袀,同也。兵服上下無(wú)別,故曰袀服。”陳奇猷 校釋:“蓋與敵作戰(zhàn),使敵人分辨不出何者為將帥,何者為士卒,將帥與士卒服同一之戎服,故曰袀服。”一說(shuō),為黑色戎服。《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左氏傳》晉獻(xiàn)公 時(shí)童謡曰:‘丙子之晨,龍尾伏辰,袀服振振,取 虢 之?dāng)纭!鳖亷煿?注:“袀服,黑衣。”后用以泛指戎裝,軍服。唐 劉禹錫《原力》:“斯誠(chéng)力矣,上之不過(guò)夸 胡 人而戲角抵,次之不過(guò)倅期門而振袀服。”袀服的解釋:
(一)、同一的服裝。謂著相同的戎裝。語(yǔ)出《左傳·僖公五年》:“均服振振。” 陸德明 釋文:“均,如字,同也。字書作袀,音同。”《文選·左思〈吳都賦〉》:“六軍袀服。” 劉逵 注引《左氏傳》曰:“袀服振振。”《呂氏春秋·悔過(guò)》:“今袀服回建,左不軾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 高誘 注:“袀,同也。兵服上下無(wú)別,故曰袀服。” 陳奇猷 校釋:“蓋與敵作戰(zhàn),使敵人分辨不出何者為將帥,何者為士卒,將帥與士卒服同一之戎服,故曰袀服。”一說(shuō),為黑色戎服。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左氏傳》 晉獻(xiàn)公 時(shí)童謡曰:‘丙子之晨,龍尾伏辰,袀服振振,取 虢 之?dāng)纭!?顏師古 注:“袀服,黑衣。”后用以泛指戎裝,軍服。 唐 劉禹錫 《原力》:“斯誠(chéng)力矣,上之不過(guò)夸 胡 人而戲角抵,次之不過(guò)倅期門而振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