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shí
字數:2字詞語
名實的意思:
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指辭、概念(或名稱)和事實、實在。名實關系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古代各派哲學家的注意,墨、名、儒、法各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名實觀,形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名實之爭。名實的解釋:
(一)、名稱與實質、實際。
《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實,按實而定名。名實相生,反相為情。”《后漢書·王充王符等傳論》:“貴清靜者,以席上為腐議;束名實者,以柱下為誕辭。”《梁書·武帝紀下》:“朝四而暮三,眾狙皆喜,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 梁啟超 《中國史之命名》:“我同胞茍深察名實,亦未始非喚起精神之一法門也。”
(二)、名譽與事功。
《孟子·告子下》:“先名實者,為人也;后名實者,自為也。” 朱熹 集注:“名,聲譽也;實,事功也。”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眾美備具,名實相當,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明 陸深 《傳疑錄》:“ 山濤 為 晉 吏部尚書,最有名實。”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吏曹案資署官,猶懼不給,何暇考察名實,區別臧否者乎?”
(三)、猶名與利。
《晏子春秋·問上一》:“倍仁義而貪名實者,不能威當世而服天下者,此其道也。”《淮南子·精神訓》:“ 鄭 之神巫相 壺子林 ,見其徵…… 壺子 持以天壤,名實不入,機發於踵。” 高誘 注:“名,爵號之名;實,幣帛貨財之實。”《史記·張儀列傳》:“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 司馬貞 索隱:“名謂傳其德也,實謂土地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