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án mù
字?jǐn)?shù):2字詞語
楠木的意思:
(一)、常綠喬木,葉子橢圓形或長披針形,表面光滑,背面有軟毛,花小,綠色,漿果藍(lán)黑色。木材是貴重的建筑材料,也可供造船用。生長在貴州、四川等地。(二)、這種植物的木材。
楠木的解釋:
(一)、楠樹。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楠》:“楠木生南方,而 黔 蜀 諸山尤多……巨者數(shù)十圍,氣甚芬芳,為梁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二·楠木棺》:“ 楚 粵 間有楠木,生深山窮谷,不知其歲也。”
(二)、指楠樹的木材。
《警世通言·宋小官團(tuán)圓破氈笠》:“就是這隻船本,也值幾百金,渾身是香楠木打造的。”《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匡超人 舉眼看見中間御書匾額‘中朝柱石’四個字,兩邊楠木椅子。”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窗前有楠木書案,紫檀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