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ǒ zǐ gǔ
字數:3字詞語
鎖子骨的意思:
(一)、亦作“鏁子骨”。見“鎖骨”。(二)、相傳唐大歷時,延州一婦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禮焚香、圍繞贊嘆于其墓,謂彼即鎖骨菩薩。“眾人即開墓,視遍身之骨,鉤結皆如鎖狀,果如僧言。州人異之,為設大齋,起塔焉。”見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延州婦人》。因指得道之人聯結如鎖狀的骨節。
鎖子骨的解釋:
(一)、亦作“鏁子骨”。見“ 鎖骨 ”。
(二)、相傳 唐 大歷 時, 延州 一婦人死,有西域胡僧敬禮焚香、圍繞贊嘆于其墓,謂彼即鎖骨菩薩。“眾人即開墓,視遍身之骨,鉤結皆如鎖狀,果如僧言。州人異之,為設大齋,起塔焉。”見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延州婦人》。因指得道之人聯結如鎖狀的骨節。
唐 李繁 《鄴侯外傳》:“ 李泌 辟穀,身輕,能行屏風上。每導引,骨節珊然有聲,謂之鎖子骨。”一本作“鏁子骨”。 宋 黃庭堅 《戲答陳季長寄黃州山中連理枝》詩之二:“ 金沙 灘頭鎖子骨,不妨隨俗蹔嬋娟。” 清 趙翼 《石女歌》:“偏有金剛不壞身,幻出嬋娟鎖子骨。”亦省作“ 鎖骨 ”。 唐 張讀 《宣室志》卷七:“夫鎖骨連絡如蔓,故動搖肢體,則有清越之聲,固其然也。昔聞佛氏書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薩之身有鎖骨。” 宋 蘇軾 《書黁公詩后》詩:“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