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ì xué
字數:2字詞語
四學的意思:
(一)、指 周 分設于四郊的學校。《禮記·祭義》:“天子設四學。”鄭玄 注:“四學,謂 周 四郊之虞庠也。”一說指 周、殷、夏、虞 四代之學。孔穎達 疏:“天子設四學者,謂設四代之學,周 學也,殷 學也,夏 學也,虞 學也。”(二)、指 南朝 宋 設立的儒、玄(道)、史、文四學館。《宋書·隱逸傳·雷次宗》:“元嘉 十五年,徵 次宗 至京師,開館於 雞籠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餘人,會稽 朱膺之、潁川 庾蔚之,并以儒學監總諸生。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藝術,使 丹陽 尹 何尚之 立玄學,太子率更令 何承天 立史學,司徒參軍 謝元 立文學。凡四學并建。”南朝 梁 沉約《為皇太子謝表》:“不閑三善之訓,未習四學之儀。”
四學的解釋:
(一)、指 周 分設于四郊的學校。
《禮記·祭義》:“天子設四學。” 鄭玄 注:“四學,謂 周 四郊之虞庠也。”一說指 周 、 殷 、 夏 、 虞 四代之學。 孔穎達 疏:“天子設四學者,謂設四代之學, 周 學也, 殷 學也, 夏 學也, 虞 學也。”
(二)、指 南朝 宋 設立的儒、玄(道)、史、文四學館。
《宋書·隱逸傳·雷次宗》:“ 元嘉 十五年,徵 次宗 至京師,開館於 雞籠山 ,聚徒教授,置生百餘人, 會稽 朱膺之 、 潁川 庾蔚之 ,并以儒學監總諸生。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藝術,使 丹陽 尹 何尚之 立玄學,太子率更令 何承天 立史學,司徒參軍 謝元 立文學。凡四學并建。” 南朝 梁 沉約 《為皇太子謝表》:“不閑三善之訓,未習四學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