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i chén
字?jǐn)?shù):2字詞語
臺臣的意思:
諫官,此特指元朝行御史臺的長官。臺臣的解釋:
(一)、指宰輔重臣。
唐 玄宗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xué)士賜宴得珍字詩》:“集賢招袞職,論道命臺臣。”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是以臺臣庶官文武之列抗疏於內(nèi),方伯藩守億兆之眾同詞於外。”
(二)、古時(shí)御史臺的官員。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今臺臣爭之不勝,則諸閹所畏者誰歟!”《元史·張起巖傳》:“臺臣按劾百官,論列朝政,職使然也。” 明 李東陽 《送張修撰養(yǎng)正擢僉都御史北巡》詩:“共道臺臣出中祕,不比御史尚書郎。”
(三)、泛指臺閣大臣。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詳文贅說》:“在大部臺臣,豈非為軍國籌至當(dāng)計(jì)深遠(yuǎn)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