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éng chéng
字?jǐn)?shù):2字詞語
棖棖的意思:
(一)、傳說中取人內(nèi)臟的惡鬼。《南史·梁紀(jì)上·武帝》:“夏六月,都下訛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舊唐書·太宗紀(jì)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訛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遞相驚悚。”《新唐書·五行志二》:“貞觀 十七年七月,民訛言官遣棖棖殺人,以祭天狗。云其來也,身衣狗皮、鐵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二)、象聲詞。唐 李賀《秦王飲酒》詩:“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唐 王叡《祠漁山神女歌》之二:“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溼青莎肉飼鴉。”清 陳維崧《望江南·寄東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舊游》詞:“幾縷椒鷄閒説餅,半甖花露靜焚香。弦索夜棖棖。”清 黃景仁《獻(xiàn)縣汪丞坐中觀技》詩:“下有一髯撾畫鼓,棖棖節(jié)應(yīng)竿頭舞。”
棖棖的解釋:
(一)、傳說中取人內(nèi)臟的惡鬼。
《南史·梁紀(jì)上·武帝》:“夏六月,都下訛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舊唐書·太宗紀(jì)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訛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遞相驚悚。”《新唐書·五行志二》:“ 貞觀 十七年七月,民訛言官遣棖棖殺人,以祭天狗。云其來也,身衣狗皮、鐵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
(二)、象聲詞。
唐 李賀 《秦王飲酒》詩:“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唐 王叡 《祠漁山神女歌》之二:“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溼青莎肉飼鴉。” 清 陳維崧 《望江南·寄東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舊游》詞:“幾縷椒鷄閒説餅,半甖花露靜焚香。弦索夜棖棖。” 清 黃景仁 《獻(xiàn)縣汪丞坐中觀技》詩:“下有一髯撾畫鼓,棖棖節(jié)應(yīng)竿頭舞。”
相關(guān)漢字: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