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ǔ zú
字數(shù):2字詞語
五族的意思:
(一)、指族誅本人、兩弟及兩妻家。《漢書·酷吏傳·王溫舒》:“光祿勛 徐自為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溫舒 罪至同時而五族乎!’”顏師古 注:“溫舒 與弟同三旅,而兩妻家各一,故為五也。”(二)、謂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內(nèi)的親族。《后漢書·黨錮傳序》:“而今黨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訓之文,有謬經(jīng)常之法。”《資治通鑒·晉紀安帝隆安元年》:“收殺 觚 者 高霸 程同,皆夷五族。”胡三省 注:“五族,謂五服內(nèi)親也。”
(三)、辛亥革命后曾稱 漢、滿、蒙、回、藏 五個民族為“五族”。
五族的解釋:
(一)、指族誅本人、兩弟及兩妻家。
《漢書·酷吏傳·王溫舒》:“光祿勛 徐自為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溫舒 罪至同時而五族乎!’” 顏師古 注:“ 溫舒 與弟同三旅,而兩妻家各一,故為五也。”
(二)、謂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內(nèi)的親族。
《后漢書·黨錮傳序》:“而今黨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訓之文,有謬經(jīng)常之法。”《資治通鑒·晉紀安帝隆安元年》:“收殺 觚 者 高霸 程同 ,皆夷五族。” 胡三省 注:“五族,謂五服內(nèi)親也。”
(三)、辛亥革命后曾稱 漢 、 滿 、 蒙 、 回 、 藏 五個民族為“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