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o zhēng
字數:2字詞語
殽烝的意思:
亦作“殽脀”。指將煮熟牲體節解,連肉帶骨放在俎上,以享賓客。《儀禮·特牲饋食禮》:“眾賓及眾兄弟、內賓宗婦、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左傳·宣公十六年》:“晉侯 使 士會 平王室,定王 享之,原襄公 相禮,殽烝。”杜預 注:“烝,升也,升殽於俎。”宋 趙與時《賓退錄》卷七:“‘享有體薦,宴有折俎’……折俎謂體解節折,升之於俎,物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亦謂之殽烝。”殽烝的解釋:
(一)、亦作“ 殽脀 ”。指將煮熟牲體節解,連肉帶骨放在俎上,以享賓客。
《儀禮·特牲饋食禮》:“眾賓及眾兄弟、內賓宗婦、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左傳·宣公十六年》:“ 晉侯 使 士會 平王室, 定王 享之, 原襄公 相禮,殽烝。” 杜預 注:“烝,升也,升殽於俎。”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七:“‘享有體薦,宴有折俎’……折俎謂體解節折,升之於俎,物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亦謂之殽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