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uī xī
字?jǐn)?shù):2字詞語
蟕蠵的意思:
亦作“蟕蛦”。一種大龜。晉 孫綽《望海賦》:“瑇瑁熠爍以泳游,蟕蠵煥爛以映漲。”《南齊書·張融傳》:“蟕蠵瑁蛑,綺貝繡螺。”唐 劉恂《嶺表錄異》卷下:“蟕蠵者,俗謂之茲夷,乃山龜之巨者。人立其背上,可負(fù)而行。產(chǎn) 潮 循 山中,鄉(xiāng)人採之,取殻以貨。”唐 李商隱《碧瓦》詩:“吳 市蟕蛦甲,巴 賨翡翠翹。”一本作“蠀蛦”。朱鶴齡 箋注:“蟕蛦,大龜。其甲即瑇瑁之類,故 吳 市有之。”參閱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一·蠵龜》。蟕蠵的解釋:
(一)、亦作“ 蟕蛦 ”。一種大龜。
晉 孫綽 《望海賦》:“瑇瑁熠爍以泳游,蟕蠵煥爛以映漲。”《南齊書·張融傳》:“蟕蠵瑁蛑,綺貝繡螺。”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蟕蠵者,俗謂之茲夷,乃山龜之巨者。人立其背上,可負(fù)而行。產(chǎn) 潮 循 山中,鄉(xiāng)人採之,取殻以貨。” 唐 李商隱 《碧瓦》詩:“ 吳 市蟕蛦甲, 巴 賨翡翠翹。”一本作“ 蠀蛦 ”。 朱鶴齡 箋注:“蟕蛦,大龜。其甲即瑇瑁之類,故 吳 市有之。”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一·蠵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