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 xué
字數:2字詞語
理學的意思:
也叫道學。宋明時期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由二程(程顥、程頤)創(chuàng)立,經朱熹繼承發(fā)揮,形成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稱為程朱學派。由陸九淵創(chuàng)立,經明代王守仁加以繼承發(fā)揮,形成主觀唯心主義體系,稱為陸王學派。理學是先秦以后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fā)展,也吸收了老莊、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成為宋元明清的官方哲學。理學的解釋:
(一)、 宋 明 儒家 周敦頤 、 邵雍 、 張載 、 程顥 、 程頤 、 朱熹 、 陸九淵 、 王守仁 等的哲學思想。
宋 儒致力闡釋義理,兼談性命,認定“理”先天地而存在。 明 儒則斷言“心”是宇宙萬物的根源。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理度議謚》:“ 理宗 未祔,議諡……遂擬曰‘理’。蓋以圣性崇尚理學,而天下道理最大,於是人無間言。” 元 劉將孫 《題閣皂山<凌云集>》:“近世 周益公 之辭藻, 朱文公 之理學, 楊誠齋 之風節(jié),與人交皆不數數,獨為 閣皁 筆墨,先后輝映,其纏綿傾倒如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下官 程頤 ,別號 伊川 ……自慚理學名儒。”
(二)、教學上理科的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