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ōng dé
字?jǐn)?shù):2字詞語(yǔ)
兇德的意思:
違背仁德的惡行。《書(shū)·盤(pán)庚下》:“古我先王,將多于前功,適于山,用降我兇德,嘉績(jī)于朕邦。”孔 傳:“下去兇惡之德,立善功於我國(guó)。”《左傳·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為吉德;盜賊、藏姦為兇德。”《孝經(jīng)·圣治》:“故不愛(ài)其親而愛(ài)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wú)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邢昺 疏:“兇謂悖其德禮也者,悖猶逆也,言逆其德禮則為兇也。”南朝 梁 何遜《行經(jīng)孫氏陵》詩(shī):“成功舉已棄,兇德愎而違。”清 唐甄《潛書(shū)·居室》:“上德者少,兇德者少,中德者恒多。中德者,道之善則善,道之不善則不善,唯兇德不移。”兇德的解釋:
(一)、違背仁德的惡行。
《書(shū)·盤(pán)庚下》:“古我先王,將多于前功,適于山,用降我兇德,嘉績(jī)于朕邦。” 孔 傳:“下去兇惡之德,立善功於我國(guó)。”《左傳·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為吉德;盜賊、藏姦為兇德。”《孝經(jīng)·圣治》:“故不愛(ài)其親而愛(ài)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wú)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 邢昺 疏:“兇謂悖其德禮也者,悖猶逆也,言逆其德禮則為兇也。” 南朝 梁 何遜 《行經(jīng)孫氏陵》詩(shī):“成功舉已棄,兇德愎而違。” 清 唐甄 《潛書(shū)·居室》:“上德者少,兇德者少,中德者恒多。中德者,道之善則善,道之不善則不善,唯兇德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