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óu fāng
字數:2字詞語
游方的意思:
(一)、云游四方:游方僧。游方和尚。(二)、苗族男女青年的社交方式,多在節日或農閑時進行。通常是男女對歌,相邀談話,互贈信物等。
游方的解釋:
(一)、游于方內。指在塵世之中。語出《莊子·大宗師》:“ 孔子 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 丘 ,游方之內者也。’” 成玄英 疏:“方,區域也。彼之二人……游心寰宇之外。” 晉 陶潛 《桃花源》詩:“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二)、指僧人為修行問道或化緣而云游四方。
唐 無可 《禪林寺》詩:“終斷游方念,爐香繼此焚。”《西游記》第七四回:“想是跟你師父游方,到處兒學些法術。” 郭沫若 《橄欖·三詩人之死》:“是中午時分,一位游方和尚到我們門前來化緣。”
(三)、泛指到處逛蕩。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知縣道:‘胡説!既是同宿,豈有不知情的?況且你們這些游方光棍,有甚么做不出來!’”
(四)、苗語音譯。
黔 東南 苗 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一種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場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與外寨男子參加。男女整裝相聚,通常是兩男兩女對歌;雙方屬意后,分別相邀談唱,若有意成婚,則互贈禮品作為信物。《苗族民間故事選·天上人間》:“一天,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豬菜,見路邊有兩棵楓香樹,樹身苗條,枝葉繁茂,活像兩個小伙子,撐著傘兒站在那里游方唱歌。”
(五)、游覽;云游。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序》:“今尋圖訪蹟者,極聆川域之説;而涉土游方者,寡能達其津照。” 唐 獨孤及 《唐故虢州宏農縣令天水趙府君墓志》:“解龜后,貧無餘資,因游方 河 朔。” 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游方有志,躡屩忘疲。”
(六)、謂僧人云游四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二·竺僧朗》:“ 竺僧朗 ,京兆人,少而游方,問道 長安 。” 唐 于武陵 《訪道者不遇》詩:“及戶無行跡,游方應未歸。”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河南 少林寺 拳法,天下所無,其僧游方者皆敵數十人。”
(七)、謂醫生流動行醫。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初集·某駕長》:“ 海昌 有游方之醫 王 姓者,奔走江湖間,獲利頗豐。” 王西彥 《古屋》第二部二:“從最初發現她的病癥的時候起,作父母的便以全心靈的力量灌注在這步入老年后得來的獨生孩子的身上,千方百計的尋求診治,祈神、許佛、醫生、游方郎中、針手、草藥,甚至素來不敢信任的新式醫院也訪問過了好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