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èng mén
字數:2字詞語
孟門的意思:
(一)、古山名。在今 河南 輝縣 西。春秋 時為 晉國 要隘。《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 遂伐 晉,取 朝歌,為二隊,入 孟門,登 太行。”杜預 注:“孟門,晉 隘道。”《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殷紂 之國,左 孟門,右 太行。”唐 長孫佐輔《對鏡吟》:“開簾覽鏡悲難語,對面相看 孟門 阻。”(二)、古山名。在 陜西 宜川 東北、山西 吉縣 西,綿亙 黃河 兩岸,又稱 龍門 上口。《山海經·北山經》:“孟門 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郭璞 注引《尸子》:“龍門 未闢,呂梁 未鑿,河 出於 孟門 之上。”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孟門,即 龍門 之上口也。實謂 黃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
孟門的解釋:
(一)、古山名。在今 河南 輝縣 西。
春秋 時為 晉國 要隘。《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齊侯 遂伐 晉 ,取 朝歌 ,為二隊,入 孟門 ,登 太行 。” 杜預 注:“ 孟門 , 晉 隘道。”《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殷紂 之國,左 孟門 ,右 太行 。” 唐 長孫佐輔 《對鏡吟》:“開簾覽鏡悲難語,對面相看 孟門 阻。”
(二)、古山名。在 陜西 宜川 東北、 山西 吉縣 西,綿亙 黃河 兩岸,又稱 龍門 上口。
《山海經·北山經》:“ 孟門 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郭璞 注引《尸子》:“ 龍門 未闢, 呂梁 未鑿, 河 出於 孟門 之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孟門 ,即 龍門 之上口也。實謂 黃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